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全国人大代表吴仁彪:发展低空经济,条件好的地方可先发展,不要各地一起交学费

0
分享至



▲全国人大代表吴仁彪。受访者供图

2025年全国两会已拉开大幕,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向记者表示,他今年仍将聚焦推进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进一步关注更具体的议题。

吴仁彪曾主持国家首个通航领域重点项目“通用航空综合运行支持系统”,研究成果应邀参加“十二五”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系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航分会原协调负责人,2008年以来,他长期为通航和无人机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吴仁彪认为目前各地发展低空经济的热情空前高涨,但要防止“现在一哄而上,将来一哄而下,满地鸡毛”的现象发生。在他看来,发展低空经济要因时因地制宜,“条件好的地方可以先发展,不要全国各地一起交学费”,他进一步解释,所谓“条件好”是指有技术、有人才、有资金。

吴仁彪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低空经济概念早在2010年就由中国民航大学科研团队提出,本身为通用航空(简称通航)产业的代名词,“所谓‘通用’就是‘大家都用’,通航本身就包括无人机和航空体育运动,‘低空经济’与‘通航产业’的关系就如同‘银发经济’与‘养老产业’的关系。”

早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出台了《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十三五”规划将通航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计划到2020年底产值到1万亿。各部委随后采取行动推进落实:国家空管委先后批准5省开展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准设立了26个城市作为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试点;中国民航局把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两翼齐飞”作为总体工作思路,先在7个地区开展通航(无人机)专项试点工作,后又批准设立了17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和3个实验基地。

但吴仁彪指出,截至2023年底,通航产值才5000亿,背后原因较为复杂,“缺乏顶层设计,各部门协同不够是主要原因”。2024年年底,国家发改委成立低空经济司,吴仁彪建议在此基础上,在国家层面成立更高级别的军民协商议事机构,尽快完成《空域管理条例》的立法和《民用航空法》的修法工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且要加强这两部法律之间的协同性”。

另外,针对上一轮“通航热”时期建设的通航或航空产业园,吴仁彪认为可以优先盘活其中部分优质存量资源,地方政府需严控引进国内已有技术优势的通航和无人机产品生产线,牢记“发展低空经济为了谁”的问题。

红星新闻记者周炜皓

编辑潘莉 责编 魏孔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红星新闻 incentive-icons
红星新闻
成都传媒集团旗下的新媒体平台
177769文章数 13283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