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政策取向更侧重稳增长 信贷投放更重结构优化

0
分享至

从银行经营的维度来看,2025年,政策总基调应会更积极,逆周期政策在中美博弈的压力下将会逐步加码,政策取向更加侧重稳增长、扩内需。伴随稳增长效果的显现,实体部门融资需求有望提振,预计2025年全年信贷走势总体稳健,信贷投放更重结构。

本刊特约 文颐/文

从银行经营的维度来看,2025年,政策总基调应会更积极,逆周期政策在中美博弈的压力下将会逐步加码,政策取向更加侧重稳增长、扩内需。预计央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政策取向,中央财政仍有较大的举债空间。

在规模上,2025年,在政府债驱动下社融增速有望触底回升,信贷增速预计小幅下行。随着稳地产政策的继续加码,房地产降幅有望收窄,金融数据挤水分的影响消除,地方政府隐形债务置换将拖累信贷增速,但伴随稳增长效果的显现,实体部门融资需求有望提振,预计2025年全年信贷走势总体稳健,节奏上会更加平稳,增速略有下行至7.6%左右,信贷投放更重结构而非总量。在息差上,预计利率传导机制将更加畅通,息差仍会继续下行,但下行压力小于2024年。

关注财政政策的力度和方向

回顾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数次实施货币政策调整,先后2次降准、3次降息,特别是9月下旬以来,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全力推动实现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在防空转、稳汇率的背景下,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保持中性略偏紧,DR007持续在逆回购利率上方运行。信贷、社融增速持续回落,M1持续创新低,其中有金融数据挤水分、暂停银行“手工补息”等因素的影响,但核心因素仍是需求不足,宽信用仍待加码。

展望2025年,央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政策取向,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业和居民综合融资成本,结构性货币政策也将持续发挥精准导向作用,重点加强对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平稳发展。积极推动货币政策框架改革,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传导,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作用,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效能。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4年12月9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此次为2008年后再次重新提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央行四次有区别地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直持续至2010年,2011年才逐步退出。1998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表述包括了“适度从紧”、“稳健”、“稳中从 紧”、“从紧”和“适度宽松”,“稳健”基调,“适度宽松”或意味着2025年货币政策将更加积极。预计2025年有50-75BP的降准空间,30-40BP降息空间,旨在稳增长、稳地产、稳物价、配合化债等。

在央行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的背景下,在财政政策方面,中央财政有较大的举债空间。自2024年9月24日国新办发布会以来,宽货币、宽财政政策密集出台,财政部已就地方化债、国有大行注资、支持房地产市场等方面积极表态,并提到“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12万亿元化债计划已经由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包括新增6万亿元地方债务限额置换隐债、合计安排4万亿元新增地方专项债用于化债,以及按照原合同偿还2029年及以后到期的2万亿元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

展望2025年,预计中央加杠杆,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关注财政政策的力度和方向。杠杆率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当前居民、企业部门杠杆率已处高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承压,而中央负债率低于其他世界主要经济体,具备加杠杆的空间。中央财政发力彰显了中国应对内外部复杂局势的政策决心,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下,中国处于经济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增长仍面临诸多挑战,扩内需、稳经济、防风险均需要加强逆周期调节,预计2025年中央财政仍将积极发力,释放新一轮稳增长的重要信号,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约3.8%,专项债和特别国债规模进一步扩张。财政支出有望优化结构,从投资为主转向投资与消费并重,持续关注财政政策的力度和方向。

信贷结构优化升级

2025年,在政府债的驱动下,社融增速有望触底回升,信贷增速预计小幅下行。对社融而言,2024年12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85万亿元,同比多增9181亿元;12月末社融存量规模为408.34万亿元,同比增速为8%,前值为7.8%。

从结构上看,社融口径下,2024年12月新增贷款8402亿元,同比少增2690亿元,信贷投放继续同比大幅少增,对社会融资形成明显拖累;政府债券净融资为17566亿元,同比多增8242亿元,政府债券融资仍处于高位。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的背景下,预计未来社融中政府债占比进一步上升,社融增速有望触底回升,预计2025年社融增速约为 8.8%。

对于贷款,2024年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900亿元,同比少增1800 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降至7.61%,较上月下滑0.09个百分点。2024年以来贷款面临三个方面的拖累:一是房地产下行导致居民信用扩张放缓,二是经济承压、企业投资意愿持续偏弱,三是治理“手工补息”等资金空转等措施造成金融数据“挤水分”。尽管信贷规模增速小幅回落,信贷投放更重结构优化,信贷淡化“规模情节”更加凸显。

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设《专栏1》专门论述“信贷增长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强调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趋于弱化。央行表示,过去靠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债务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续,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在加快推进,信贷需求较前些年会出现“换挡”,信贷结构也在优化升级。

当前,信贷增长已由供给约束转化为需求约束,当贷款投放超过实体经济真实有效的融资需求时,不仅会使得低效企业长期占用信贷资源、难以出清和优胜劣汰,低价恶性竞争拖累经营高效企业,也容易带来企业资金空转套利问题。

展望2025年,稳地产政策加码,房地产降幅有望收窄,金融数据挤水分影响消除,地方政府隐形债务置换将拖累信贷增速,但伴随稳增长效果显现,实体部门融资需求有望提振,预计2025年全年信贷走势总体稳健,节奏上会更加平稳,增速略有下行至7.6%左右,信贷投放更重结构而非总量,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下,“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有望维持较高增速。

从银行板块内部来看,2024年银行板块间规模扩张呈现明显的分化态势,其中,国有大行、城商行规模扩张速度显著强于其他板块,而对零售、小微需求依赖度较高的股份制银行和农商行,在经济预期偏弱的环境下,规模增长相对放缓。

2025年,在国家注资的背景下,国有大行将继续发挥服务实体主力军的作用,且在化债的背景下,中小银行资产端的隐债将变成标准化资产由国有大行承接,预计资产端将会向国有大行集中。上市城商行规模增长有望保持平稳,股份制银行、农商行取决于实体经济的复苏情况,板块内各家银行可能有所分化。

息差下行压力有所放缓

2024年,银行业息差仍然处在下行通道。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三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3%,环比下降1BP,细分类下,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1.45%、1.63%、1.43%、1.72%,环比分别变动-1.2BP、-0.6BP、-1.7BP、0.1BP。

在资产端,新发放贷款利率继续下行,但降幅明显收窄。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金融机构新发贷款利率为3.67%,较年初下降16BP,其中,按揭贷款利率在取消政策利率下限后大幅下降66BP至3.31%,一般企业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24BP至3.51%,票据融资利率下降12BP至1.35%。环比来看,三季度新发放贷款利率环比降幅已明显收窄,环比2024年上半年仅下降1BP。

在负债端,存款利率下调效果逐步显现。2024年以来,货币利率传导不断畅通,得益于4月规范“手工补息”,7月、10月两轮存款挂牌利率下调,11月规范非银存款定价,银行负债端成本缓释。此前,由于银行激烈竞争处高位的企业活期存款利率,在2024年显著下降,后续随着政策的继续发力,经济活跃度的不断提升,存款资金有望保持活期化,进而从结构上缓释银行负债成本。

展望2025年,预计利率传导机制将更加畅通,息差仍会继续下行,但下行压力小于2024年。总体来看,资产端收益率将面临地方隐性债务化解、LPR下降带来的新发放贷款利率下行、存量贷款重定价和存量按揭贷款利率下调三重压力。

第一,地方隐性债务化解:根据2024年11月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本轮隐债置换将大幅节约地方政府利息支出,预计五年累计达6000亿元左右。该部分利息收入减少,不仅反映了利率调降的价格影响,还部分反映了资产端债券置换贷款的结构影响。

第二,LPR下调及存量重定价:2024年12月政治局会议定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25年货币政策仍将保持支持性立场,推动居民和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资产端收益率仍将处于下行通道。负债端成本率:为了打破“贷款利率下调,存款成本相对刚性”的局面,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这一机制的建立可促进银行跟踪市场利率变化,提升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能力,维护存款市场良性竞争秩序。

在存款自律机制指导下,2023年已进行两轮存款下调,一轮通知、协定存款利率下调,实现了机构主体和产品种类的全覆盖。2024年以来已进行两轮存款利率下调,规范“手工补息”、非银存款等高息存款利率,帮助银行有效对冲资产端利率的下行压力。

除存款利率调降外,2023年和2024年,央行分别降准两次,释放低成本长期资金。预计2025年,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和存款利率 市场化调整机制效能将进一步发挥作用,存贷两端利率呈现跟随式下调态势,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缓释银行业净息差下行压力。

在非息收入方面,中间业务收入降幅有望收窄,其他非息收入贡献或下降。中间业务收入受财富管理“降费”的冲击,长期来看,仍取决于保有量及业务模式转型。金融机构降低费率是大势所趋,是政策引导和激烈市场竞争下的必然选择,更是促进财富管理行业和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必然要求。

2022年7月,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安排,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宣布下调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2023年8月,监管部门加强对银行渠道代理销售的保险产品“报行合一”的要求,银行代销保险佣金率面临压降。资管行业“降费”潮,短期将会对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产生冲击,显著减少申购、赎回等渠道费用。但长期来看,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蓝海广阔,资本市场将成为未来居民投资的主要途径。

目前,“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不会改变,楼市的投资属性正逐步剥离。未来,股市、基金、理财等将成为居民重要的投资途径。对银行而言,通过“以量补价”的方式扩大保有量,从产品销售模式全面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买方服务模式,将会是财富管理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

2025年中间业务收入降幅有望收窄。2024年,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普遍承压,一是受“降费”政策的影响,代理手续费收入下降;二是在经济预期偏弱、资本市场震荡的背景下,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风险偏好降低,代理业务量和银行卡相关业务收入下降。

展望2025年,预计中间业务收入降幅有望收窄。从2024年三季度开始,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速已有所改善,在基数效应的消退、政策加力改善市场预期、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资本市场逐渐回暖等因素的催化下,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望得到提升,从而带动带动上市银行财富管理手续费 的增长,并有效缓解存款定期化趋势下负债端成本压力。

2025年其他非息收入高增或难以持续。2024年受益于债券收益率震荡下行,截至2024年12月31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84BP,带动银行其他非息收入高增,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支撑利润端表现。

展望2025年,无风险利率下行仍是大趋势,但在央行多次公开提示利率风险、财政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的背景下,债券收益率下降曲线预计会更加平缓,叠加非息收入的高基数影响,预计2025年非息收入对银行业利润贡献度将有所下降。

(作者为资深投资人士)

本文刊于03月01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信用债ETF大扩容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森保一:长友佑都将担任东亚杯队长,此次比赛会踢三后卫

森保一:长友佑都将担任东亚杯队长,此次比赛会踢三后卫

雷速体育
2025-07-03 14:16:25
今日!CCTV5直播中国金花王欣瑜出战温网+足球之夜,网络直播女足

今日!CCTV5直播中国金花王欣瑜出战温网+足球之夜,网络直播女足

晚池
2025-07-03 00:33:33
诺兰大神终于又带来一部史诗大片,太生猛!

诺兰大神终于又带来一部史诗大片,太生猛!

热荐电影
2025-07-01 23:19:33
印太稀土联盟已成,四国在美牵手,中方做了个29年来的重大决定

印太稀土联盟已成,四国在美牵手,中方做了个29年来的重大决定

生活魔术专家
2025-07-03 10:08:50
太开放了!屁股夹衣服高开叉到腰!美女超市购物穿成这样?

太开放了!屁股夹衣服高开叉到腰!美女超市购物穿成这样?

说点真嘞叭
2025-06-23 08:36:25
伊朗看到朝鲜的滚筒洗衣机阵列,会流下羡慕嫉妒恨的口水吧?

伊朗看到朝鲜的滚筒洗衣机阵列,会流下羡慕嫉妒恨的口水吧?

科罗廖夫
2025-06-26 13:20:13
跑步穿“肉色”瑜伽裤:是展现身材,还是"运动羞耻"?

跑步穿“肉色”瑜伽裤:是展现身材,还是"运动羞耻"?

马拉松跑步健身
2025-06-07 21:51:17
爆冷!NBA出了位中国篮球新星

爆冷!NBA出了位中国篮球新星

南风窗
2025-07-03 15:33:26
废王子组团逼宫被驱逐后,泰国王室首次发布海报,余瓦达一脉覆灭

废王子组团逼宫被驱逐后,泰国王室首次发布海报,余瓦达一脉覆灭

小嵩
2025-07-03 08:06:10
扁担女孩高考728分,被名牌大学优先录取?真相来了!

扁担女孩高考728分,被名牌大学优先录取?真相来了!

青眼财经
2025-06-30 20:02:59
林彪打印度有多狠?30分钟吃掉印军三个师,直言让印度从此消失

林彪打印度有多狠?30分钟吃掉印军三个师,直言让印度从此消失

魅力老照片
2025-05-12 19:18:26
美国新动作!一周挖走4名中国顶级人才,年薪高达1个亿令人咋舌

美国新动作!一周挖走4名中国顶级人才,年薪高达1个亿令人咋舌

阿纂看事
2025-07-03 14:19:43
蔡少芬在香港的80㎡豪宅,全屋极致设计,家虽小但过得很幸福

蔡少芬在香港的80㎡豪宅,全屋极致设计,家虽小但过得很幸福

美居研习社
2025-07-03 06:20:02
12岁男童遇害,嫌疑人自杀身亡未被立案,律师:符合法律规定

12岁男童遇害,嫌疑人自杀身亡未被立案,律师:符合法律规定

新京报
2025-07-02 23:41:00
前雄鹿球员亨森:字母哥曾否决球队用米德尔顿换巴特勒的交易

前雄鹿球员亨森:字母哥曾否决球队用米德尔顿换巴特勒的交易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07-03 13:16:03
40℃!局部中雨或大雨+雷电,阵风7~9级,山东最新天气预报

40℃!局部中雨或大雨+雷电,阵风7~9级,山东最新天气预报

鲁中晨报
2025-07-03 12:28:12
冈村宁次手握105万大军,当他听到日本投降后,第一反应是什么?

冈村宁次手握105万大军,当他听到日本投降后,第一反应是什么?

蛋糕不高
2025-06-29 05:28:21
事业单位人员私车办公事自垫油钱、停车费亏了钱怎么办?

事业单位人员私车办公事自垫油钱、停车费亏了钱怎么办?

细说职场
2025-07-03 08:37:17
烧了5000亿,用时4年,仅修建2.4公里,沙特未来城大概是要烂尾了

烧了5000亿,用时4年,仅修建2.4公里,沙特未来城大概是要烂尾了

史笔似尘钩
2025-06-17 20:48:06
探花女主合集,来瞧瞧你看过多少?那个是你心目中的女神?

探花女主合集,来瞧瞧你看过多少?那个是你心目中的女神?

说真话的小陈
2025-06-24 11:30:03
2025-07-03 15:47:00
证券市场周刊 incentive-icons
证券市场周刊
《证券市场周刊》创办于1992年3月,是中国较早的专业性证券传媒。是中国权威性的证券杂志之一。
10093文章数 1929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起底“医美四大家族”:人性、泡沫与时代

头条要闻

列车被撞脱线停运3小时 铁路公安:未拘留砸窗通风乘客

体育要闻

这位机场工作人员,5个月前还是英冠主帅

娱乐要闻

刘端端:我愿意在角色尝试上继续冒险

科技要闻

再不改饭碗都快没了?百度搜索终于放大招

汽车要闻

强化安全标签,沃尔沃转型的守与破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旅游
家居
艺术

教育要闻

平均提分76分!潍坊实验中学复读生火热招生中!

《以法之名》里率先出圈的竟然是她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家居要闻

温润质感 生活如此明亮动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