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俄上万亿高铁项目,不用中国高铁技术,采用锡纳拉集团,现在怎样

0
分享至

在全球高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个重磅消息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作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对其2028年高铁发展计划给出明确答案,已经决定在2025年内开工建设。



然而这份规划方案没有选择和中国合作,而是选择锡纳拉集团全面合作。

为什么俄罗斯会在众多技术方案中做出这样的选择?这背后又透露出怎样的战略考量?

俄罗斯的铁路革命

2024年3月,普京按下了俄罗斯高铁建设的启动键。

这个投资高达1.7万亿卢布的超级工程,按照当时的汇率计算差不多是179.4亿美元。



这条高速铁路不仅要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间铺设600公里高速铁路,更要在短短4年内实现从零到时速360公里的技术跨越。

根据俄罗斯方面公布的建设时间表,这条连接国家政治中心与文化之都的重要高铁线路预计将在2028年竣工并且通车。

届时俄罗斯的交通运输体系将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式发展,而这在俄罗斯历史上还真是头一遭。



说实话这个计划听起来就让人直冒冷汗,要知道高铁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需要顶尖技术支撑的系统工程。

别说360公里时速了,就连最基础的轨道技术,俄罗斯现在都还在摸索阶段。

但俄罗斯这次是铁了心要干,锡纳拉集团接下了这项目,计划2027年就要拿出第一列样车。

有意思的是,当所有人都觉得俄罗斯会找中国合作时,他们却选择了单打独斗。



毕竟中俄两国在2015年的时候,签下了一笔高铁的订单。

在中俄两国战略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铁项目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领域。

这一合作始于2014年双方签署的备忘录,随后在2015年迎来实质性进展,俄方为莫斯科-喀山高铁线路的前期工作启动招标。



由俄罗斯本土设计机构联手中国中铁二院组成的联合体最终赢得这一重要项目,体现了中国高铁技术获得国际认可。

而这条连接莫斯科与喀山的高铁线路规模宏大,全长达770公里,沿线跨越7个联邦主体,服务人口超过2500万。

同时项目采用了世界领先的技术标准,设计时速高达400公里。



并考虑到俄罗斯铁路的特点,采用1520毫米轨距,沿线规划了15个车站,将极大提升区域交通便利性。

同时这个和俄罗斯达成的合作,意义更是非同一般。

正如中铁二院海外经营部副部长邬利敏所强调的,这个项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中国高铁技术首次实现整体输出。



不仅展示了中国高铁的实力,更开创了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先河,可以说这对推动中国高铁技术的国际化进程具有深远影响。

那么,俄罗斯这次修建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高铁项目为何选择了锡纳拉集团集团?

俄罗斯选择国内企业

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领导人,普京深谙其道。

因此当俄罗斯计划建设连接两大重要城市的高铁项目时,业内人士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这种判断并非没有依据,在高铁领域,中国已经建立起令人瞩目的优势。

拥有全球最庞大的高铁网络,总里程超过4.2万公里,不仅超越其他国家的总和,更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从基础零部件到核心技术,从轨道设施到运营管理,中国都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更重要的是,中国高铁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还实现了较低的建设成本,这种综合优势使其在国际竞争中独具吸引力。

不过俄罗斯不选择中国协助修建高铁,其实这事儿还真不是简单的技术合作问题,而是关乎国家安全的大战略。

想想看现在的高铁可不只是一列火车那么简单。



它需要精密的调度系统、复杂的通信网络,甚至还要用到卫星导航,如果这些核心技术都依赖外国,那不就等于把命脉交给别人了吗?

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技术自主已经成了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

俄罗斯铁路公司曾经找过不少国际大牌谈合作,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都来过,中国中车也在名单上。



只不过在一些细节方面谈得不是很融洽,最终在西方制裁的压力下,俄罗斯把目光转向了国内。

锡纳拉集团接下这个任务,而这家公司在高铁领域可是个十足的新手。

但仔细想想,在当前形势下,也只能是这样了,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压力下的自主创新,说不定真能激发出惊人的潜力。



就像当年苏联的航天工业一样,在被逼到墙角的时候,反而能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

俄罗斯高铁建设计划正在稳步推进,首都莫斯科已经开始为高铁列车生产基地选址做准备工作。

更令人瞩目的是,根据塔斯社3月6日的报道,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的高铁项目也传来重要进展。



该市副市长基里尔·波利亚科夫向外界透露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连接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高速铁路项目中,位于圣彼得堡境内的核心路段预计将在2025年内动工。

目前俄罗斯铁路公司已经着手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一旦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施工许可,这个备受关注的高铁项目就将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而这将为俄罗斯两大重要城市之间的交通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从规划到建设,从研发到生产,一系列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这场史无前例的铁路革命,已经拉开帷幕。

这场始于高铁的工业革新,或许会成为俄罗斯工业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它不仅仅是在造一条铁路,更是在重塑一个国家的工业根基,这场豪赌,押上的是俄罗斯的工业未来,而这个未来,正在慢慢展开。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4-07-09——俄锡纳拉集团:俄罗斯首列高速列车计划于2027年生产



澎湃新闻2023-08-18————莫斯科-圣彼得堡高铁项目将落地,通行时间预计缩短近两小时



来源: 新华财经2025年03月07日——【环球财经】俄首条高速铁路圣彼得堡段本年度开工建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S妈和马筱梅最新聊天记录曝光,S妈逼马筱梅卖车还债两家战争没完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她是你心目中最强腿神吗?

她是你心目中最强腿神吗?

贵圈真乱
2025-05-20 09:09:36
乒联认错,王楚钦球拍损坏原因找到,王励勤提3要求,严惩肇事者

乒联认错,王楚钦球拍损坏原因找到,王励勤提3要求,严惩肇事者

乐聊球
2025-05-20 09:37:16
安徽凤阳鼓楼四周连夜搭起围挡,居民称去年因漏水维修更换了瓦片

安徽凤阳鼓楼四周连夜搭起围挡,居民称去年因漏水维修更换了瓦片

现代快报
2025-05-20 10:43:10
雷军:小米玄戒O1已开始大规模量产

雷军:小米玄戒O1已开始大规模量产

界面新闻
2025-05-20 10:10:31
年内首次存款降息开启!下调25个基点,20万存三年利息少1500元

年内首次存款降息开启!下调25个基点,20万存三年利息少1500元

上游新闻
2025-05-20 08:46:11
刘曦因病医治无效离世,年仅44岁

刘曦因病医治无效离世,年仅44岁

鲁中晨报
2025-05-18 15:57:03
重磅!普京、特朗普通话两小时后敲定:俄乌立即启动停火谈判!泽连斯基:领土问题不妥协,领土上不撤军

重磅!普京、特朗普通话两小时后敲定:俄乌立即启动停火谈判!泽连斯基:领土问题不妥协,领土上不撤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0 07:56:06
震惊!中科院一区Top期刊,正文惊现“国骂”!引发热议……

震惊!中科院一区Top期刊,正文惊现“国骂”!引发热议……

柳叶刀学术
2025-05-19 20:58:50
男子带走21岁女孩缠绵,为追求“刺激”,2020年一夜过后女孩死了

男子带走21岁女孩缠绵,为追求“刺激”,2020年一夜过后女孩死了

汉史趣闻
2025-05-19 17:38:33
武汉1死2伤恶性事件画面流出,凶手身份被扒,警方对一细节沉默

武汉1死2伤恶性事件画面流出,凶手身份被扒,警方对一细节沉默

博士观察
2025-05-19 22:44:40
交通局男子与两名女子办婚礼?官方深夜通报详情

交通局男子与两名女子办婚礼?官方深夜通报详情

新京报
2025-05-20 07:48:41
全网都在追寻这名江苏徐州车主!给电车充电后,便将充电头扔地上

全网都在追寻这名江苏徐州车主!给电车充电后,便将充电头扔地上

火山诗话
2025-05-20 05:27:37
反转?沈阳母子大闹机场后续:当事人发声,不是母子 不参加公考

反转?沈阳母子大闹机场后续:当事人发声,不是母子 不参加公考

观察鉴娱
2025-05-20 09:09:39
网传“凤阳鼓楼坍塌”?目击者称持续一两分钟,当地通报

网传“凤阳鼓楼坍塌”?目击者称持续一两分钟,当地通报

环球网资讯
2025-05-20 07:30:02
四川仪陇开往深圳的大巴高速上撞山体 警方通报:2人死亡2人重伤

四川仪陇开往深圳的大巴高速上撞山体 警方通报:2人死亡2人重伤

封面新闻
2025-05-20 10:06:01
美籍犹太人评上海夜景:都是假象,日本韩国不像中国那样隐瞒真相

美籍犹太人评上海夜景:都是假象,日本韩国不像中国那样隐瞒真相

阿伧说事
2025-05-19 12:49:50
细思极恐!汶川地震501亿捐款去向不明!黄杨钿甜更多细节首曝光

细思极恐!汶川地震501亿捐款去向不明!黄杨钿甜更多细节首曝光

吃瓜少女张小暖
2025-05-18 20:45:59
来了来了!约基奇,狂喜!NBA史上第一大合同……

来了来了!约基奇,狂喜!NBA史上第一大合同……

篮球实战宝典
2025-05-19 19:04:21
去上海才发现,没人穿阿迪、耐克了,满街都是“萨洛蒙、鬼冢虎”

去上海才发现,没人穿阿迪、耐克了,满街都是“萨洛蒙、鬼冢虎”

小陈聊搭配
2025-05-19 19:13:38
听我一句劝,销量大跌40%,问界被抛弃?

听我一句劝,销量大跌40%,问界被抛弃?

三农老历
2025-05-15 15:49:22
2025-05-20 11:24:49
素衣读史 incentive-icons
素衣读史
洞鉴历史真相,品位真实历史
1660文章数 239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特朗普暗示拜登患癌有"猫腻":咋没早点发现 查他医生

体育要闻

等了120年的冠军,和一幅感人至深的TIFO

娱乐要闻

汪小菲婚礼刚结束 S妈便催债又离间

财经要闻

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公告 下调存款利率

科技要闻

联手马斯克扎克伯格,微软"背叛"OpenAI!

汽车要闻

年内亮相/混动纯电双选择 DS N°4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教育
手机
艺术
旅游
时尚

教育要闻

问答环节第三集:专业选择与就业优势

手机要闻

vivo S30系列图赏:颜值与手感并存的小直屏之美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工坊开始说话的瞬间,爱马仕被世界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