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已经拿下第一岛链?美专家:奥巴马铸成大错,特朗普无力回天

0
分享至

前言

最近,中国海军的一系列动态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特别是055型驱逐舰编队绕行澳大利亚周边海域并进行实战演练的消息,如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迅速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舆论圈中掀起了巨大波澜。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以“西太平洋秩序维护者”自居,而澳大利亚也因地理位置偏远,认为有美国庇护便能安然无恙。可这次中国海军编队的远征行动,彻底打破了他们的幻想。强大的舰队将澳大利亚纳入了潜在打击范围,让美澳两国深刻认识到,时代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



美国第一岛链控制力减弱

为了对中国实施战略遏制,美国曾精心构建了第一、第二和第三岛链,试图限制中国海军的发展空间与活动范围。

然而,随着中国海军实力的不断增强,尤其是像055型驱逐舰这样的先进舰艇相继服役,这种封锁策略正逐步失效。

当解放军已经在澳大利亚附近海域展开实弹训练时,美国人逐渐意识到,他们在西太平洋的战略布局可能已全面失利。中国海军不仅突破了岛链的束缚,甚至将第一岛链纳入了自己的实际控制范围。



美国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从军事力量对比来看,目前解放军在第一岛链内已具备显著的海空军优势。

近年来,中国海军发展迅猛,各类新型舰艇不断列装,包括航母、055型驱逐舰和052D型驱逐舰等,构成了强大的海上作战体系,具备了远洋作战和区域控制能力。同时,空军装备了歼-20、歼-16和歼-10C等先进战机,空中作战能力大幅提升。

相比之下,由于中国火箭军的存在,美国的航母和战略轰炸机等大型平台无法安全部署在第一岛链内。



中国火箭军配备了多种先进导弹,例如东风-21D和东风-26等反舰弹道导弹,被外界称为“航母杀手”。这些导弹射程覆盖第一岛链及更远地区,对海上大型目标构成严重威胁。

这使得美国航母在接近第一岛链时必须格外谨慎,战略轰炸机也不敢轻易靠近,唯恐成为火箭军的目标。

一旦爆发冲突,美军的这些大型作战平台难以发挥预期作用,而解放军则可通过陆基和海基力量,在第一岛链内形成压倒性的火力优势。



过去,美军频繁在第一岛链内活动,将其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经常派遣大中型水面舰艇执行战备巡逻和军事演习,以此彰显其军事存在感。

但如今的情况截然不同。除了偶尔穿越台湾海峡这种象征性展示存在感的行为外,美军的大中型水面舰艇已很少在第一岛链内执行常规战备任务。

即使是在日韩部署的战斗机,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无法与解放军北东南三个战区中的任何一个抗衡,甚至与解放军几个航空兵旅组成的一个基地相比,美军在日韩的空中力量也显得捉襟见肘。



以本轮055编队的远征行动为例,舰队一路开到了澳大利亚家门口,而美国却未能及时跟踪或预警,充分暴露了美军在第一岛链附近情报收集和监视能力的不足,也反映出美军在该区域军事掌控力的下降。

种种迹象表明,美军在第一岛链的活动已明显减少,难怪美国会质疑自己是否已失去对第一岛链的控制权。



美国舆论归咎于奥巴马政府

面对当前在西太平洋的困境,美国舆论将失去第一岛链控制权的责任归结到奥巴马政府身上。

从2008年起的十年间,被认为是解放军取得第一岛链优势的关键时期。而奥巴马政府在此期间的一系列战略决策,被认为严重分散了美军在亚太地区的资源,间接导致了今天的被动局面。

奥巴马执政初期,积极参与了“阿拉伯之春”这一始于2010年底的政治动荡浪潮,这场风暴席卷了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多个阿拉伯国家。美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政治支持、经济援助甚至军事干预等方式,推动这些国家进行所谓的“民主变革”。



美国支持利比亚反政府武装,并发动了针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最终导致卡扎菲政权倒台,国家陷入长期混乱。这场战争耗费了美国大量军事资源,包括战机、导弹、舰艇等投入,还花费巨额资金用于军事行动和战后重建。

紧接着,奥巴马政府又卷入乌克兰危机。2013年底,因亚努科维奇拒绝签署与欧盟的联系国协议,乌克兰国内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局势不断升级,最终导致政权更迭。

美国深度介入其中,承认乌克兰新政府,并向其提供大量军事和经济援助。奥巴马政府对俄罗斯实施多轮制裁,企图通过经济手段迫使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妥协。



这一系列事件使美俄关系急剧恶化,美国不得不将大量军事资源和战略重心转向欧洲,以应对所谓来自俄罗斯的“威胁”。

美国在东欧加强军事部署,增加军事演习频率和规模,向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增派部队,部署反导系统等,极大地分散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可用资源。

一位美国专家认为,如果奥巴马政府没有在中东和东欧浪费如此多的力量,美军的发展轨迹可能会截然不同。



美军本应在第一、第二岛链上建设更多坚固且功能齐全的基地,形成严密的战略防御和进攻体系。这些基地可以作为美军舰艇、飞机的补给、维修和作战指挥中心,增强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存在和作战能力。

然而现实是,由于资源有限,美军在岛链上的基地建设进展缓慢,数量不足,现有基地还面临解放军火箭军与空军远程打击的威胁。

一旦发生冲突,这些有限的基地很可能被解放军的远程火力迅速摧毁,导致美军飞机尚未起飞就被击毁在地面,丧失制空权和作战能力。

如今的美军面临着舰艇和战机短缺的窘境,与原本应有的发展局面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成为美国舆论指责奥巴马政府的重要依据。



特朗普能否扭转局势?

特朗普执政期间,将主要资源集中于亚太地区,试图重新调整美国在全球的军事布局。在第二岛链上,美军对天宁岛等一系列基地进行了扩建。

天宁岛位于西太平洋的第二岛链,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其正南方就是关岛,两者定位高度重合。二战期间,美军在天宁岛建造了庞大而完善的机场,跑道设计网格化,可同时起降多架大型飞机,还建有坚固的机堡和新的燃料储存设施。

后来,天宁岛基地逐渐废弃,但近年来,随着解放军现代化升级,美军意识到第一、第二岛链都面临威胁,于是重新启用并扩建天宁岛基地,希望将其作为关岛的“备份”,在可能发生的西太冲突中发挥重要作用。



美军还在天宁岛部署F-22和F-35隐形战机进行实战化演练,以检验基地的作战能力和适应性。

特朗普政府加大对军事科研的投入,鼓励军工企业研发先进武器装备,试图缩小与解放军在装备技术上的差距。在导弹防御系统、高超音速武器、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等领域,美军均加大了研发力度。

美国还试图通过改革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加快新装备的列装速度,以解决美军装备老旧、兵力不足的问题。



不过,尽管特朗普的举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美军在西太平洋的生存能力,但已无法改变第一岛链的现状。

第一岛链距离中国大陆较近,解放军拥有强大的陆基火力支援,包括火箭军的导弹打击和空军的空中打击,能够对第一岛链内的目标形成强大威慑。即使美军在第二岛链加强了基地建设,一旦爆发冲突,第一岛链内的美军力量仍难以避免被快速打击和压制的命运。

美国长期的战略投入和军事开支,已使其财政负担沉重。虽然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调整资源分配来强化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但在全球其他地区仍有众多利益需要维护,难以将所有资源完全投入到亚太。



美国试图联合盟友共同应对中国在西太平洋的影响力,但盟友们也有各自的利益考量,并不一定完全配合美国的步伐。

一些国家希望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避免卷入不必要的冲突,这使得美国组建反华联盟的计划面临诸多挑战。

实际上,造成中美当前军事力量与总体战能力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两国在以工业实力为核心的生产力上的绝对差异,以及组织动员能力的巨大鸿沟。



从更深层次看,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失败,是自里根时代以来长期推行新自由主义去工业化政策的结果。上世纪80年代起,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为了追求更高利润,美国将大量制造业岗位转移到海外,本土制造业逐渐空心化。

这种去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对美国的军事工业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美国军工产业的成本控制日益困难,缺乏稳定的本土价值链和供应链,相关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的岗位储备减少,导致美军装备价格逐年攀升,军费利用效率降低。

一个咖啡壶在美国军方采购中可能花费数千美元,一台战术手推小板车的价格高达数万美元,这些令人咋舌的高价在美军军备开支中屡见不鲜。



结语

一枚中国东风-26级别的导弹采购成本,仅为美国同级别导弹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这使得中国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快速扩充和升级军事装备,提升军事实力。

而美国由于高昂的装备造价,在装备更新和扩充方面面临重重困难,难以与中国的发展速度相匹配。

因此,美国去工业化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是其在西太平洋地区走向失败的重要内在因素。这一局面并非奥巴马政府个别决策所能决定,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集中体现,即便特朗普接手这个烂摊子,也难以扭转局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宁都起义2个旅长7个团长不愿当红军领300元走人,后来其结局如何

宁都起义2个旅长7个团长不愿当红军领300元走人,后来其结局如何

老谢谈史
2025-04-21 11:34:53
4-0夺冠,孙颖莎赛后发言让人佩服!头脑真清醒,还有自己的打算

4-0夺冠,孙颖莎赛后发言让人佩服!头脑真清醒,还有自己的打算

动漫里的童话
2025-04-20 20:40:23
马加特将官宣执教海牛队?李霄鹏愿主动让位,出任中方教练组组长

马加特将官宣执教海牛队?李霄鹏愿主动让位,出任中方教练组组长

我就爱说足球
2025-04-21 10:37:39
前田大然本赛季状态爆表,46场33球9助其中欧冠攻入4球!

前田大然本赛季状态爆表,46场33球9助其中欧冠攻入4球!

直播吧
2025-04-21 10:37:14
美财长喊取消关税,想找中国谈判?特朗普的当,中国不会上第二次

美财长喊取消关税,想找中国谈判?特朗普的当,中国不会上第二次

刘振起观点
2025-04-21 15:18:44
镇远市委书记下乡,遭三名基层干部和两名交警打骂,防暴队出动

镇远市委书记下乡,遭三名基层干部和两名交警打骂,防暴队出动

乔生桂
2024-02-09 22:43:06
不到24小时,特朗普又改口了:中美如果谈不拢,美国将制定新规则

不到24小时,特朗普又改口了:中美如果谈不拢,美国将制定新规则

阿旺视角
2025-04-21 18:03:19
北理工宫教授爱上学生,也疯狂

北理工宫教授爱上学生,也疯狂

吃瓜体
2025-04-21 11:38:40
续约突变!广东神秘操作锁定关键人物,竞争对手措手不及

续约突变!广东神秘操作锁定关键人物,竞争对手措手不及

十点体坛
2025-04-21 13:19:10
35岁失业找工作能有多难?网友:中国人太多了,一个萝卜一个坑

35岁失业找工作能有多难?网友:中国人太多了,一个萝卜一个坑

娱乐圈人物大赏
2025-04-19 00:15:08
淘金成功!广东低价签约意外收获,今夏却面临艰难抉择

淘金成功!广东低价签约意外收获,今夏却面临艰难抉择

十点体坛
2025-04-21 13:20:06
猫耳洞女战士赵慧:猫耳洞生活40天,内衣扔了3套,洗头用10盆水

猫耳洞女战士赵慧:猫耳洞生活40天,内衣扔了3套,洗头用10盆水

羊2004
2023-12-13 12:42:13
父母拿到500万拆迁款后和女儿断绝关系 多年后上门:给你弟买房去

父母拿到500万拆迁款后和女儿断绝关系 多年后上门:给你弟买房去

八戒爱说故事
2025-04-21 14:16:36
美防长全面反华,话音刚落,美洲际导弹工厂爆炸,半个大楼炸没了

美防长全面反华,话音刚落,美洲际导弹工厂爆炸,半个大楼炸没了

猎火照狼山
2025-04-18 13:52:28
我空降到家乡担任副省长,参加校友聚会,却被班花的处长丈夫嘲笑

我空降到家乡担任副省长,参加校友聚会,却被班花的处长丈夫嘲笑

红豆讲堂
2025-04-16 10:47:03
六旬男骑车被越野车撞飞,六根肋骨骨折 女儿发帖:肇事司机是退休法官,是否酒驾存疑点

六旬男骑车被越野车撞飞,六根肋骨骨折 女儿发帖:肇事司机是退休法官,是否酒驾存疑点

大风新闻
2025-04-21 11:31:07
谢妈更新,透露3大利好,小腿脚脖粗壮太心酸,谢爸深夜抽血打针

谢妈更新,透露3大利好,小腿脚脖粗壮太心酸,谢爸深夜抽血打针

阿矗论古今
2025-04-21 15:48:15
古力娜扎穿透视裙,怼着镜头硬拍,这实力不简单

古力娜扎穿透视裙,怼着镜头硬拍,这实力不简单

星辰生肖馆
2025-04-16 11:04:23
网友:独生女的苦!爸妈接连走了,留下106万,41岁未婚该咋办?

网友:独生女的苦!爸妈接连走了,留下106万,41岁未婚该咋办?

火山诗话
2025-04-16 10:38:06
陆毅一家都江堰被偶遇,贝儿身高超170,鲍蕾的脸肿胀僵硬认不出

陆毅一家都江堰被偶遇,贝儿身高超170,鲍蕾的脸肿胀僵硬认不出

果娱
2025-04-20 15:22:24
2025-04-21 19:52:49
史智文道 incentive-icons
史智文道
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创造未来。
1688文章数 9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 先谈生意

头条要闻

特朗普行政令又"盯上"海鲜 称存在200亿美元贸易逆差

体育要闻

不爱踢球的巴西人,成了乒乓球世界冠军

娱乐要闻

网曝鹿晗关晓彤分手细节 或与结婚有关

财经要闻

特朗普还没炒掉鲍威尔 就把美元吓崩了

科技要闻

多款重磅!宁德时代新品充电5分钟跑520公里

汽车要闻

与众06 新的命名方式意味着新的产品序列即将到来

态度原创

房产
手机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房产要闻

涉及6.7万亩!多个片区规划曝光!三亚,又将巨变!

手机要闻

Flyme 12:提档至五月中旬!魅族22:还需要等!

五十岁的“不老秘籍”,跟着这位阿姨穿,解锁时尚穿搭密码

教育要闻

老师,请放下“立刻完美”的执念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