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李嘉诚卖了43个港口,经济学家郎咸平高度评价:干得十分漂亮

分享至

2025年3月4日,96岁的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和”)宣布,将以2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57亿元)的价格出售其全球43个港口资产。

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关键港口——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

正因如此,消息一经发布,便震惊了全世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尤其是在资本市场引发了轩然大波。

而与主流观点不一致的是,经济学家郎咸平对于李嘉诚的做法却持肯定的态度,其指出,李的做法,“是一次十分漂亮的资产置换”。

那么,这一评价背后究竟有何深意呢?



国家的态度和立场

李嘉诚此次交易,一方面交易涉及金额巨大,达到228亿美元,另一方面港口资产多位于关键战略位置。

尤其是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那两个港口是全球航运的重要咽喉,承担着6%的全球海运贸易量。

因此,该交易一时间引发了广泛关注,甚至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3月13日,中方港澳办官网转载了香港《大公报》的评论文章《莫天真,勿糊涂》。

文章指出,该交易并非普通的商业行为,而是美国运用国家力量,通过胁迫和施压等手段侵吞他国正当权益的霸权行径。

文章强调,这种交易背后隐藏着美国的地缘政治野心,可能导致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受到冲击。

尤其是,此次出售的港口资产中,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是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用户,每年有大量的货物通过运河运输。

如果这些港口的经营权落入美国财团手中,未来可能会通过提高中国船只的通行费、优先处理美国船舶等手段,增加中国企业的物流成本。

此外,美国控制那些港口后,还可能在极端情况下限制中国商船甚至军事舰艇的过境通行。

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这一交易可能成为美国推行“长臂管辖”和霸权主义的工具,进而影响中国与拉美地区的贸易节奏,打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布局。

由此,中方通过第三方媒体表达对此次交易的不满。

这种方式既表明了对事件的高度关注,又避免了直接干涉企业决策的嫌疑。

这种间接表达立场的方式,既是对李嘉诚的一种“敲打”,也是向香港商界释放信号——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家不会放任企业做出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的决定。

此外,全国两会期间,高层在港澳联组会议上强调“拼经济不能忽视外部冲击和国家安全”,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此次交易的敏感性。



郎咸平对李的高度评价

然而,与国家意志不同的是,近期,国内知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却对李嘉诚抛售旗下23个国家43个港口的事情给出了不同的评价。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