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国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更好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要准确把握国有企业功能的基本内涵以及国有企业功能价值的属性特点,进而为充分发挥功能价值应有作用以及推动功能价值科学评价提供有力支撑。
准确把握国有企业功能价值基本内涵
国有企业功能价值,指的就是国有企业要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体现其所承担的责任。
一是从理论层面来看。经济组织的使命责任不同,其所具备的功能和应发挥的作用就会有差异。国有企业与其他市场经济主体一样,都有其所应秉持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但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实现路径又与其他市场经济主体有所区别,根本原因就在于国有企业承担着不同的使命、肩负着特殊的功能。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管理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
二是从历史层面来看。国有企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功勋卓著!如果没有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为我国发展打下的重要物质基础,就没有我国的经济独立和国家安全,就没有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就没有我国今天在世界上的地位,就没有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东方的岿然屹立。
三是从实践层面来看。事实已经雄辩地证明,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关系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关系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国有企业不仅要,而且一定要办好,要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国有企业功能是贯穿在国有企业孕育、成长、发展和壮大全过程之中的,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机遇挑战之下,功能价值实现的载体或表现的形式会有所调整变化,但其基本内容应当是相对稳定保持不变的。必须深刻认识到,国有企业功能是由国有企业的使命责任所决定的,这是深刻理解国有企业功能的底层逻辑;国有企业功能是国有企业与生俱来并相伴始终的,但功能作用能否充分发挥,既要由国有企业自身的要素结构决定,还要与客观需要和外部条件紧密结合;提升国有企业功能价值,就必须要在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四个方面锚定聚焦和绵绵用力。
深入理解国有企业功能价值属性
要更加注重提升功能价值,进一步强化战略意识和功能导向,高水平实现经济属性、政治属性、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更好体现在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地位作用。
一是经济属性是基础,是国有企业功能价值在生产力层面的体现。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反映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国有企业是经济和法律意义上的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的经济组织,是生产力发展进步的组织者实施者推动者,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主力军稳定器压舱石,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重要国计民生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要基于突出功能导向、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努力创造更多财富,在国民经济、国家战略、国际竞争中发挥核心支撑作用,为综合实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积极贡献。脱离、忽视或弱化经济属性,国有企业功能价值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空中楼阁。
二是政治属性是关键,是国有企业功能价值在上层建筑层面的体现。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这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国有企业特别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特殊的经济组织,担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是国家可以直接掌控的实现国家战略目标、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服务保障改善民生、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可靠力量。国有企业功能价值的实现与提升,必须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落地。脱离、弱化或淡化政治属性,国有企业功能价值就极易偏离航向、误入歧途甚至走向反面。
三是社会属性是根本,是国有企业功能价值在生产关系层面的体现。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反映了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地位,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国有企业功能价值所体现的社会属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其不仅表现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作为社会主体必须承担履行的社会责任,而且也表现为国有企业尤其需要能够充分反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劳动需求、生存需要和发展需求,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脱离、忽视或漠视社会属性,国有企业功能价值就丧失了人民性、先进性、社会性,也就背离了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一宗旨取向和初心初衷。
提升国有企业功能价值,经济属性、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不是直接罗列,也不是各自为政,更不是简单相加,而要充分体现在高水平上来。达到高水平实现高质量,特别需要在四个方面统筹兼顾到位、贯彻落实到位。
一是体现时代性。提升国有企业功能价值,要紧密结合外部环境深刻调整变化,切实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要求,坚定做强做优做大信心不动摇,全力推动国有企业功能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二是做到系统性。经济属性、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三者之间,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互支撑。三方面属性不是截然分开更不是相互独立的,需要全面完整系统加以推进和落实。
三是实现贯通性。国有企业功能价值不断提升并发挥应有作用,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自然而然的,要注重打通从功能到作用的“最后一公里”,既要致力于不断提升国有企业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也要高度重视充分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创造条件、营造环境、提供支撑等方面做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四是彰显高效性。作为功能价值就有高有低、有大有小,国有企业功能价值实现三个属性有机统一,重要之处就是如何实现最小投入最大产出或者同等投入产出最大,在效果、效率、效能等方面得到充分彰显。
推动国有企业功能价值科学评价
国有企业功能价值评价既需要遵循价值量化、价值评价、价值提升的一般规律和要求,也要紧密结合功能价值内涵、功能价值属性、功能价值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在推动国有企业功能价值科学评价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是先行先试原则。围绕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四个功能,可以选取代表性的行业或领域先行试点,待积累可行性经验后再逐步推广铺开。
二是通用可比原则。要确保指标设置更多采用国际通用定义、统计口径、计算方法、行业惯例和行业标准,具有客观性、权威性和公认性。
三是精简管用原则。既要考虑系统全面,能够反映整体特征和主流趋势,也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确保务实管用便于使用,避免繁琐复杂叠床架屋。
运用价值工程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国有企业功能价值评价可以大体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环节流程。
一是明确功能对应的领域范围。立足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需要,根据主营业务和核心业务范围,在国有企业已被界定为商业类和公益类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国有企业的发展定位及行业特点,按照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四个功能,把业务单元和经营领域进行细化、分类和归类,梳理明确国有企业功能分布范围,初步形成国有企业功能价值图谱。
二是选取功能适用的评价指标。战略安全功能,例如,粮食安全方面,要保持国有经济在粮食收购仓储领域主导地位,完善国内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加工布局,增强粮食储备安全保障能力,可以选用吨粮采购成本、吨粮储存成本等指标;能源安全方面,要依托国有企业优化能源生产结构,加快国家能源储备能力建设,可以采用每千瓦时造价、每桶油成本等指标;资源安全方面,统筹规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国内生产力及海外权益资源布局,强化大宗原材料市场有效供给等,可以选取每吨资源开采成本等指标。产业引领功能,例如,电力行业可以选用单位电能碳排放强度、平均停电时间、单位资产售电量等指标;石油石化行业可以选用储量接替率、可采年数等指标;通信服务业可以采用单用户月均流量、单用户月均收入等指标;钢铁行业可以选用吨钢收入、吨钢成本等指标。国计民生与公共服务功能,可以选用在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过程中,以单位产品成本或提供服务平均成本为指标。例如,运输行业可以选用每公里成本等指标。
三是确定功能的目标成本。可以选用历年的行业或国际的平均水平作为基础,通过估算测算、实际调查或其他渠道,经过技术处理或专家评议确定平均值。
四是确定功能的现实成本。要与功能的目标成本内涵、口径、范围保持一致,经合理测算,确定功能的实际成本,其关键在于企业各项成本费用分类、归集、分摊、确认、计量等处理符合有关准则和标准,避免随意性主观性,确保通用性可比性。
五是计算功能的价值系数。功能价值系数=功能的目标成本/功能的现实成本。显而易见,当功能价值系数=1时,表明为实现某项功能发生的平均成本与实现某项功能的现实成本相吻合,功能价值较为理想。当功能价值系数< 1时,表明实现某项功能的现实成本超过了实现某项功能所发生的平均成本,功能价值偏低。当功能价值系数>1时,表明实现某项功能的现实成本低于实现某项功能所发生的平均成本,功能价值较高。综上所述,以远洋运输行业为例,关系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建设战略,承担保障战略安全和实现产业引领等功能,可以每单位标准箱(TEU)运输成本为基础,通过与国际平均成本相比较,判断功能价值所处的水平或位次。
国有企业功能价值的界定与评价最终还是要服务功能价值有效提升,进而为判断功能价值所处水平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功能作用提供参考或依据。从国有企业功能价值提升的基本逻辑来看,功能价值系数同目标成本的高低是成正比,还是与现实成本的高低成反比,根本在于如何有效管控功能价值的实际成本。当前,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为了更好地实现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要求,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功能价值的总体导向作用,助推经营业绩考核系统化体系化集成化;另一方面,还要多措并举标本兼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健全国资监管体制,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推动国有企业功能价值有效提升,为履行新时代使命责任提供源源动力。
(作者系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总 监 制丨王 辉车海刚
监 制丨陈 波 王 彧 杨玉洋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邹 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