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返回首页
正文内容

中共七大评选中央委员,周恩来的票数为什么很低

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会议上,选举出了著名的“五大书记”,即: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

但是,在选举中央委员时,周恩来的票数却很低,排名比其他四位书记差了一大截。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张图片,就是根据得票多少排名的44位中央委员名单——

图片

可以看到,“五大书记”的其中四位正好排在前4名,体现了他们在党内的特殊地位,但是,同是“五大书记”之一的周恩来,却没有排在第5名,而是排在了第23名,比他的很多老部下都低,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周恩来工作的地点和性质,让很多代表对他不熟悉。

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是在1945年,刚刚经历了八年抗战,在这八年时间里,周恩来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国统区工作,比如武汉、长沙、重庆,离中央所在地太远,只是偶尔回延安一趟,因此,很多在延安的代表就对他不熟悉了。

图片

而且,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各个根据地,这些代表在投票时,因为对其他地方的领导人不熟悉,往往都会投自己根据地的领导人。

据统计,出席七大的代表共有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主要来自全国8个地方:中直(包括军直系统)、西北、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华中和大后方。

而周恩来所在的南方局、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出席的代表非常少,所以在投票时就很吃亏了。

另外,周恩来从事的工作性质,也是他得票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看看44名中央委员的名单,基本上包括两种,一种是在地方工作的人,第二种是在军队工作的人,毕竟刚刚经历八年抗战,军队干部都有着很高的声望,而周恩来,从事的却是外交、统战工作,一是远离中央和各个根据地,二是很多时候都需要保密,自然就让很多人对他的工作不熟悉了。

图片

可能有人会说:周恩来长期担任中央领导职务,即使这八年名气不大,也不至于让大家不熟悉吧?

我们来看看一个数据就知道了:在1937年时,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数量只有4万多人,到了1945年,已经发展到了121万人,也就是说,96.7%的党员都是在这八年时间发展出来的,再加上那个时候消息闭塞,大多数党员对周恩来不熟悉,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外,周恩来一向谦虚低调,在会议期间多次号召大家多给其他人投票,不要给自己投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票数。

当然,对周恩来的地位和工作的重要性,中央的领导人还是很清楚的,因此,虽然他在中央委员中的排名不是很高,但还是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成为“五大书记”之一,这也是对他的地位和贡献的肯定。

(参考资料:《周恩来传》《中共七大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