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后双减时代,AI +教育能否成为行业新生态的核心?

0
分享至


本文我们主要探讨 AI 教育培训和 AI +教育两种模式。① AI 教育培训:专注于教授不同类型的 AI 技术(如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语音识别等),旨在培养具备 AI 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② AI +教育:将AI作为工具来提升传统教育的效率、质量和个性化水平,改变教学和学习的方式。

论政策:AI 技术赋能,推动教育日益「公平+质优」

我们对教培行业及双减政策的一些思考:①从资本角度来看,「双减」政策是为了避免经济资本向文化资本转移的社会导向,严控将公益性的政府行为转化为经济利益驱动的市场行为,以此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②从人才选拔角度看,「双减」意在重塑顺畅、健康的中高考选拔机制,逐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③从长远角度看,「双减」有望逆转社会普遍存在畸形教育内卷,降低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有助于提升公民生活幸福感,提振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我们认为,「双减」政策作为一项利好国家、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政策,纲领、要义、目标不会动摇,政策边界将愈发清晰明确。

论供给:教培机构加速出清,「AI+教育」乘风而上

①供给出清:「双减」后教培行业供给侧大幅出清,行业市场规模大幅缩减。截至2022年2月底,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为92.14%。②AI供给增加:「AI+教育」模型&应用落地加速,「教、学、考、管」四位一体全面变革。政策端发力之下,软硬件需求释放加速教育大模型落地,为学生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学习体验,帮助教师和学校优化教学和管理。③AI培训兴起:人才诉求提振,政策助力人工智能培训方兴未艾:麦肯锡最新报告显示,到2030年,中国对AI专业人才的需求预计将达到600万人,目前约400万人的人才缺口,针对uC从小培养AI意识」的培训以及「AI相关职业技能的培训需求将持续增长。

论需求:抗周期行业定性,教育需求相对刚性

①在校学生数量维持基本稳定,多类型教育需求仍有保证;②教育消费维持高韧性,政府支持公办学校硬件改善&更新;③「双减」后学习机需求高增,侧面印证教育需求仍然旺盛,政策引导需求释放从教培机构向硬件端转移;④人工智能相关岗位薪资较高,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激增

投资建议

基于国内政策利好+供给出清+业绩复苏」背景下,AI有望助力教育行业再起航」。政策上,2024年2月征求意见稿明确合规、有序运营细节,为学科教培和素质教育发展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双减」政策不动摇;经营上,多家教培龙头相互印证业绩高增,业务转型已初见成效,成长弹性再现;市场空间上,教育行业具备抗周期能力,供给出清背景下,家长付费意愿强,商业变现场景清晰,未来市场空间广阔。短期看,AI浪潮下,大模型能力持续提升,多模态技术日臻成熟,教育类应用加快落地步伐且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爆款应用有望出现,助力公司实现业绩兑现中期看,「AI+教育」的模式有望助力教学资源分配公平,缩小区域间、学校间教育资源差距,实现更大范围的教育公平长期看,AI浪潮下的教育革命或颠覆传统的社会结构、人才培养机制与文化传承。

建议关注以下主线:①AI教育培训学大教育盛通股份科德教育】;②AI教育应用【豆神教育佳发教育南方传媒】;③AI教育硬件科大讯飞皖新传媒】


1.1 教育行业政策边界日益明朗,非学科培训开启增长新篇章

本文我们主要探讨 AI 教育培训和AI+教育两种模式。①AI教育培训:专注于教授不同类型的 AI 技术(如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语音识别等),旨在培养具备AI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②AI+教育:将AI作为工具来提升传统教育的效率、质量和个性化水平,改变教学和学习的方式。

「双减」之下行业迎来大洗牌,供给加速出清。教育行业关系国计民生,政策变动对相关上市公司业务开展产生较大影响。2021 年 7 月国家出台「双减」文件,明确 K9 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再新增审批,存量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并严禁学科类培训机构资本化运作截至 2022 年 9 月,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大大压减,线下机构压减比例达到 95.6%,线上机构压减比例达到 87.1%,行业供给大量出清。

我们对教培行业及「双减」政策的一些思考:①从资本角度来看,文化资本在主流教育中居于优先地位,国家和政府投资兴办的主流教育机构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资本的输出场,教培机构则喧宾夺主」(经济资本导向,文化资本为辅),「双减」政策是为了避免经济资本向文化资本转移的社会导向,严控将公益性的政府行为转化为经济利益驱动的市场行为,以此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②从人才选拔角度看,教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才选拔机制的扭曲和失衡,「双减」意在重塑顺畅、健康的中高考选拔机制,逐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打造全面的综合型人才培养选拔体系。③从长远角度看,「双减」有望逆转社会普遍存在畸形教育内卷,同步降低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有助于提升公民生活幸福感,提振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我们认为,「双减」政策作为一项利好国家、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政策,纲领、要义、目标不会动摇,政策边界将愈发清晰明确,教育机构发力方向已经逐步显现。


双减之后,教育政策向公益普惠、优质均衡的非学科培训倾斜。2023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强调以公益普惠和优质均衡为基本方向,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进一步扩大供给总量;202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及推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开放优质教育资源,指导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引进第三方机构提供非学科类优质公益课后服务。

我们认为,双减政策在加速教培行业出清后,政府后续配套政策着力加大公益性的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供给,以此满足社会多元化的教育需求,未来仍有望继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社会高效教育供给进校园、进课堂,惠及更多学生。


1.2AI+教育:引领教育行业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AI+教育」符合政策取向,有望满足多元化的社会教育需求。基于教育公平、减压减负、教育需求等多因素考量,国家一方面严控教培机构提供营利性的学科教育,另一方面支持普惠的公共教育服务,以AI工具为核心的教育场景为其提供了解决思路其一,AI导师能够大幅降低以人力资源为生产要素的教培成本,随时随地开展多类型的教育服务,进一步提升教育的便利性和广泛性;其二,AI导师的可复制性、标准化、智能化有利于全范围推广普及,基于AI的协同学习机制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加速推动教育公平;其三,伴随着AI技术的发展和大模型能力的提升,未来的AI导师将根据学习者的特点与需求定制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并通过实时反馈和数据分析帮助学生精准定位学习薄弱点,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有望比肩传统教培机构的「一对一培训」。

我们认为,在当下政策和社会环境下,AI+教育既有其发展的利好政策环境,又能够缓解「双减」之后教育资源供给大量出清后市场所面临的供需失衡等问题,加之社会对于教育公平和选拔公平的呼吁,AI+教育有望依靠其自身对话、反应、学习能力的不断迭代加速与市场需求融合,在未来3-5年实现基本普及,使技术进步的福利惠及更多区域更多学校、更多学生,助力践行培育新时代uc科教兴国」的使命。


政策大力支持「AI+教育」,未来有望看到更多细节性政策落地。2024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提出人工智能教育六大主要任务和举措,明确要求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一方面,这些政策有助于推动AI应用进校园、进课堂,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培养学生使用AI的能力和习惯;另一方面,政策提出将AI纳入课后服务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并推动开发普适性教学资源、建设覆盖面广的教学环境。这些举措有助于在实际教学场景中深入落实AI的应用,丰富教学资源,完善数字要素建设,进一步激发相关软硬件的配套需求我们认为,政策对于《《AI+教育」态度已明确,未来有望相关应用有望加速落地,提供更多高质量教育资源供给。



2.1 双减后教培行业供给侧大幅出清,行业市场规模大幅缩减

双减后合规化教培行业供给出清超90%,行业基本完成「筑底」。根据教育部消息,截至2022年2月底,原12.4万个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到9728个,压减率为92.14%,原263个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压缩到34个,压减率为87.07%,营转非备改审完成率达100%,预收费监管基本实现全覆盖,监管总额超过130亿元,所有省份均已出台政府指导价标准,收费较出台之前平均下降4成以上,25家上市公司均已完成清理整治,不再从事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在学科教培行业供给全面出清的背景下,「双减」政策驱动行业加速完成「筑底」,教育公司已进入全面转型时期。


双减前K12市场规模GAGR维持在15%左右(2020年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增速低),双减后市场规模预计收缩超90%。据多鲸教育研究院数据,2016年以来K12年同比增速维持在15%左右,2019年同比增长近20%,2020年受到外部环境影响仍同比+0.83%至6782亿元,但2021年双减后K12参培率大幅萎缩至5%,人均培训支出压减约50%。

2.2「AI+教育」模型&应用落地加速,AIAgent重塑行业格局

AI大模型能力持续提升,加速赋能教育硬件和软件。AI大模型打造算力系统,将新变量引入到硬件、软件的全流程生产中,能够实现教育场景中所涉及到的诸如逻辑推理、个性反馈、情感交互等功能目前许多公司都采用了智能硬件搭载大模型,优化教育智能硬件的功能和使用体验,产品力提升或助力行业爆品出现。


多地政策驱动,加速AI教育在校园落地。北京发布《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打造100所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标杆学校;河南在《关于印发河南省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中提出,重点发展智能化教育、智能教育管理、智能教育评价等应用场景政策端发力之下,软硬件需求释放加速教育大模型落地,例如科大讯飞开发的教育大模型已经在超过5万所学校进行试点,覆盖超1400万师生,各地对借力AI提升教育质量形成共识。

AIAgent五位一体赋能教育场景,助力教学目标实现作为一种智能化的辅助工具和交互工具,AIAgent能够通过自然语言交互、知识推理、数据分析等能力,为教师、学生、科研人员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和科研效率。AIAgent的应用不仅限于教学辅助,它还能够深度参与教育的各个环节,从学习资源的智能分发到教育评估的精准分析,为教育生态系统带来全方位的革新具体来看,AIAgent通过赋能教学内容/方法/环境三要素,助力教学主体实现教学目标。

①教学内容,AIAgent能够将复杂知识分解为易于理解的模块,并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动态推荐个性化资源,确保内容的精准匹配和实时更新;

②教学方法,AIAgent支持互动式教学,通过语音交互、实时反馈和情境化学习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数据分析帮助教师优化教学策略;

③教学环境,AIAgent打造智能化学习空间,如虚拟课堂和沉浸式实验室,让学生能够在安全、高效的环境中探索知识。此外,AIAgent还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协作,实现了教学的公平性和普惠性,从而推动教育的全面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2.3 AI 赋能「学前-学中-学后」全流程,「教、学、考、管」四位一体全面变革

AI赋能「教、学、考、管」,为学生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学习体验,帮助教师和学校优化教学和管理。①精准化教学(「教」):AI简化了教师搜集教学资源、编写教案和设计课堂活动的备课过程,自动生成个性化的教案和教学计划,在课堂AI为教师提供教学助手工具,通过语音指令,快速查找教学资料、播放教学视频或进行课堂互动;②个性化学习(「学」):AI为学生的每次练习提供即时的反馈,并自动生成错题本,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路径;③自动化评阅(「考」):AI通过分析历年考试数据和当前的教学大纲,自动生成高质量的考试题目,并进行智能组卷、智能阅卷,并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深度分析,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指导后续的学习和复习;④科学化管理(「管」):AI通过对教育资源、学校发展情况和学生需求的综合分析,能够为教育管理者提供科学的资源调配建议和决策依据。


2.3.1「教」——打破纸质教材的桎梏,赋能个性化学习流程

纸质教材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教材数字化和AI化已经成为必然。当前教育领域对教材的诉求集中在:教材应更具个性化交互性时效性以及跨学科融合,纸质教材已经无法满足。AI化的数字教材可实现数字资源颗粒化向结构化的彻底更新,「资源mm课程mm教材-图谱一体化教学模式贯穿专业发展、课堂教学、个性自学,实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我们认为,伴随AI软硬件的日益普及和大模型能力的进一步提升,AI教材将实现普及,文字、图片、视频能够实现相互转化,学习资料日益多元丰富,且进一步打破学科之间的边界,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生动形象、系统有序的学习过程助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国内已有部分AI教材案例,未来有望加速推广落地。外研社全新出版的AI外语教材依托的U校园AI版融入机器学习、大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等先进技术,实现以智助教、以智助学、以智助评。「1+N+X」教学模式:教师可基于平台自选和自建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补充,开展个性化教学。数字人「子言」提供贴身智能辅导(AI写作/口语/翻译评阅),搭建全方位评价体系,打造高效、智能的在线学习体验。

高途与MiniMax合作开发AI考研数字人,教师AI化能力持续提升。作为国内领先的拥有文本、语音、视觉三模态融合的千亿参数语言大模型公司,MiniMax与高途深度合作,利用新一代语音合成引擎打造了Al考研数字人文勇老师。依托大模型能力,文勇老师能够根据上下文智能预测文本的情绪语调等信息,并生成超自然、高保真、个性化的语音,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粉笔推出「AI老师uC粉笔头」,面试点评可用率达90%以上。粉笔2024年7月正式推出自主研发的首个专注于职教行业的垂域大模型,并于8月1日正式上线C端AI产品--「粉笔AI老师粉笔头」。根据内测数据,以题目答疑场景为例,在「粉笔垂域大模型+RAG」的作用下,粉笔AI老师在言语、资料、常识、判断、数量多方面表现均优于市面上主流通用大模型产品预计今年会上线申论AI老师,会采用启发式答疑的方式引导学员审理梳理要点,进行作答,同时可以进行批改和讲解。此外,粉笔也在筹备面试AI老师、事业单位和教师项目的AI老师等。

虚拟现实技术助力教学虚拟空间建设,硅基数字人互动增强学习乐趣。通过软硬件结合,能够在校园内构建虚拟学习空间,学生能够和虚拟数字人互动,实现趣味学习。利用AI和虚拟现实(VR/AR)技术,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完成实验和探索复杂概念,例如虚拟实验室中模拟化学反应或物理现象、通过VR技术体验历史事件或探索全球文化遗产等。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课堂教学中,带来更加个性化、高效和互动的学习体验。


部分高校实现虚拟教学空间搭建,初步探索已见成效。某大学结合智慧实验室建设,搭建了融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智慧实验教学、智慧实习教学、智慧实验室管理等于一体的有教灵境智慧实验室实验教学管理系统。通过搭建智慧化实验教学场景、引入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实验室内的实验台、电子班牌、讲台等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以强化教学数据采集和丰富数字化精准分析为基础,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选择、实践操作、自主创新教师精细指导师生深入互动」等为目标,通过软硬件同步建设,推进了实验教学模式创新。

2.3.2「学」——未来学习方式的新特征:沉浸式、个性化、弱边界

24H2类sora的视频模型接连发布,教育类视频创作有望加速是否会重构未来的教育模式?①更沉浸,,更有趣:模糊教育和游戏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实现全感官参与的沉浸式体验。通过AR/VR和多模态技术,学生可以「进入」虚拟场景学习,将课程游戏化,例如,历史课上学生可以探索古罗马街道,生物课上可以「进入」人体内部观察器官运作、在实验课上实现化学分子再组合等。②更个性,更互动:模糊时间和空间学科和知识的边界,实现适应性学习。一方面,AI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行为数据等,生成定制化学习路径,避免uc一刀切」,动态调整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方式;另一方面,AI推动打破学科壁垒,将知识点以项目化或问题导向形式呈现,如利用AI技术模拟解决全球变暖的复杂问题,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等多领域知识。我们认为,未来在通用大模型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赋能下,现有教育模式将完全被颠覆,教师角色更多从知识灌输者」转为学习引导者」,学生从填鸭式学习」转为个性化学习」。


2.3.3「考」——AI阅卷大幅提升效率,公考面试、体考等多个考试赛道均受益

AI 变革传统考试评测方式,能够在智能评分、防作弊技术、分析考试结果、体考等多个维度带来创新优化。

AI阅卷机:2024年6月,基于星火教育大模型,科大讯飞发布星火智能批阅机,可实现智能批改、学情分析和个性作业三大功能。智能批阅机在多学科题型能实现95%以上的批改准确率,测评结果显示,智能批阅机可将90分钟的作业批改时间缩短至5分钟,并且1分钟完成学情统计,学生错题解决率从50%提升至73%,教师用于重复作业批改的时间减少80%,平均每台批阅机可覆盖约800人/2学科日频作业批任务,可将作业批阅、教师教研和个性化指导联动在一起。

AI新体考:佳发教育采用AI机器视觉识别技术,通过智慧测试站考务终端的轻量化部署,实现一机多用,多机混用「的灵活配置,可随时随地快速搭建体育标准化考场,在2024年全国初中体育考试中,助力全国85+区县实现体育考试全程数字化管理,覆盖300+考点,50万+考生,累计测试次数达到800万+,大幅提升了应用区域内体育考试的组织效率与智能化水平。

AI面试点评:粉笔推出精品面试AI点评,通过1:1模拟真实面试考场,AI公考老师全程引导作答,打造沉浸式面试体验。


2.3.4「管」——AI助力打造一站式智慧校园管理方案

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动教育信息化、智能化,构建智慧校园。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构建智慧校园新型基础设施,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升级教学设施、科研设施和公共设施,促进学校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一体化建设。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教育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智慧校园已不再是简单的信息化升级,而是涵盖AI、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系统性创新。智慧校园的一站式智慧管理方案包括:①智慧安防系统:基于人脸识别和行为分析技术,打造安全校园环境,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可控。②数据驱动的教学管理:利用AI算法分析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行为,为学校提供数据决策支持,优化教学资源配置。③家校互联平台:通过AI+大数据,构建智能家校沟通系统,实时推送学生学习进度、健康状况等信息,提高家校协同效率。我们认为,伴随人工智能教育和端侧AI的发展,未来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更新、维护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校园管理效率将受益于模型能力的提升和技术架构的优化。


2.4 人才诉求提振,政策助力人工智能培训方兴未艾

支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政策目标明确、要求细化、配套措施完善。11月27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提出人工智能教育六大主要任务和举措,包括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推动规模化教师供给和组织多样化交流活动。《通知》还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我们认为,一方面,这些政策有助于推动AI应用进校园、进课堂,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培养学生使用AI的能力和习惯;另一方面,政策提出将AI纳入课后服务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并推动开发普适性教学资源、建设覆盖面广的教学环境。这些举措有助于在实际教学场景中深入落实AI的应用,丰富教学资源,完善数字要素建设,进一步激发相关软硬件的配套需求。

AI人才供需不匹配,人工智能相关培训需求持续提振。麦肯锡最新报告显示,到2030年,中国对AI专业人才的需求预计将达到600万人,而目前的供给能力仅约200万人,这将导致一个约400万人的人才缺口我们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每一轮重大变革都会带来职业的淘汰与更新,许多学生和家长都在担心「未来是否会被AI取代」并加大对AI的关注,针对《《从小培养AI意识」的培训以及「AI相关职业技能」的培训需求将持续增长。



3.1 在校学生数量维持基本稳定,多类型教育需求仍有保证

在校学生数量维持在2亿人左右,K12、考研等选拔性考试的相关教育需求刚性,参培率较双减初期有所提升。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K12总参培率为33.4%,其中小初/高中课外参培率分别为28.9%/60.7%,双减后,参培率出现断崖式下滑,但2023年以来部分教育类上市公司业绩回暖,一方面可归因于业务成功转型,另一方面教育政策趋稳后,教培需求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此外,2024年考研人数虽然自2015年以来首次出现同比减少,但基数依然超过400万人,高竞争意味着参培意愿的提振,伴随着参培率的提升,考研培训的市场规模仍在持续扩张。

年轻人就业压力大,参加招录类考试意愿较强,参培需求持续提振。24年7月份2024届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上升至8月份的近19%,9月份以来有所回落,但青年群体失业率仍处于近年来高位,就业形势驱动参加招录考试、获取较稳定工作岗位的意愿提升。以国考为例,2025年国考共298.2万名考生报名,258.6万人参加考试(较去年多了33.4万人),参考率约为86.7%,竞争比(即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为86:1,均为近5年来新高在公考愈发激烈的竞争下,参培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凭借逐步扩张的潜在客户群体,公考教培市场的扩容趋势仍有望持续。


3.2 教育消费维持高韧性,政府支持公办学校硬件高改善&更新

个人教育支出刚性,且付费意愿持续提升。根据麦肯锡2024年5月的数据,有意向增加教育消费支出的受访者占比高达53%,且预期消费金额增长率达到7.2%,在所有消费品类中最高,表明教育类需求韧性较强,且教育相关消费品类和客单价仍有提升空间。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支出维持4%左右增速,关注公办学校硬件改善和更新需求。财政部《2024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显示,年内下达补助资金120亿元,支持地方改善县域普通高中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24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其中提及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相关硬件需求或进一步提振。


3.3学习机硬件需求高增,侧面印证教育需求刚性

「双减」后学习机需求高增,侧面印证教育需求仍然旺盛,政策引导需求释放从教培机构向硬件端转移2021年双减政策发布后,2022年学习机市场规模达到166亿元/同比+28.7%,2023年仍维持近20%的同比增速,K12教育硬件类替代需求持续上升我们认为,学习机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双减」后教育供给市场迅速萎缩和K12教育需求不减的矛盾,未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不断成熟,搭载大模型的智适应教育逐渐从理论走向落地应用。同时,「双减」政策推动学校课后服务内容不断丰化,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赋能提供智适应学习的机会,帮助教育真正从以老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学习模式从传统的统一化教学向个性化教学转变。据CIC的识咨询数据,2023年我国智适应学习市场规模约40亿元,到2028年有望突破200亿元,GAGR高达39%,学习及市场有望迎来新旧交替的新阶段,叠加以旧换新、家电补贴等消费政策的支持,AI+教育硬件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3.4人工智能相关岗位薪资较高,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激增

人工智能岗位工资均高于其他岗位,高薪待遇吸引诸多人才加入,并带动职业培训诉求增长普华永道发布《2024全球人工智能就业动态调查报告》指出,另外具备AI相关技能薪资增幅高达25%。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显示,计算机/电子/新能源行业的人工智能岗位平均薪资较全岗位平均薪资分别高出32.2%/20.3%/21.7%。据智联招聘最新数据,2025年春招首周,人工智能行业求职人数同比增速33.4%位居行业第一,人工智能工程师以69.6%的求职增速位居职业榜首,家电的AI技术人才增长最快,为93.75%,通信设备、智能硬件、新能源的AI人才需求增长率分别为38.61%、37.22%、33.44%。随着AI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相关岗位工资高企,学习AI相关技能成为求职者和在职人员的热门选择,根据coursera最新发布的《2025年职业技能报告》,2024年,AI课程的需求年均增长率高达866%,企业员工、学生和求职者的报名人数分别增长了1100%、500%和1600%。



基于国内uc政策利好+供给出清+业绩复苏」背景下,AI 有望助力教育行业uc再起航」。政策上,2024 年 2 月征求意见稿明确合规、有序运营细节,为学科教培和素质教育发展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双减」政策不动摇;经营上,多家教培龙头相互印证业绩高增,业务转型已初见成效,成长弹性再现;市场空间上,教育行业具备抗周期能力,供给出清背景下,家长付费意愿强,商业变现场景清晰,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短期看,AI 浪潮下,大模型能力持续提升,多模态技术日臻成熟,教育类应用加快落地步伐且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爆款应用有望出现,助力公司实现业绩兑现。中期看,「AI+教育」的模式有望助力教学资源分配公平,缩小区域间、学校间教育资源差距,实现更大范围的教育公平。长期看,AI浪潮下的教育革命或颠覆传统的社会结构、人才培养机制与文化传承。建议关注以下投资主线:①AI教育培训学大教育盛通股份科德教育】;②AI教育应用豆神教育、佳发教育南方传媒】;③AI教育硬件【科大讯飞皖新传媒】。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目前我国尚处于经济恢复期内,若出现宏观经济波动等偏离经济预期的情况,行业将会受到打击。

行业监管风险:针对行业乱象,监管或趋向严格,部分公司存在被整顿调整风险。

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硬件及软件的发展无法满足用户诉求,「AI+教育」发展可能陷入困境。

市场竞争风险:「AI+教育」市场竞争激烈,新产品持续迭代升级,部分公司可能被淘汰。

市场推广不及预期:「AI+教育」产品市场接受度较低,难以形成增量市场诉求。

居民消费信心不及预期:消费支出减少、电子产品消费频次降低、消费结构变化等不确定性因素。

(原文转载自中航证券《 AI 点燃薪火,教育再启新篇》 2025 年 3 月 6 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打造传统文化赛事IP 作业帮第三届古诗词大赛圆满结束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大幅削减对俄能源进口,煤炭、原油、LNG均现下滑

中国大幅削减对俄能源进口,煤炭、原油、LNG均现下滑

桂系007
2025-05-21 09:16:39
曹颖带货两年成交额就超5亿,如今患癌,担心没人像亲妈般对儿子

曹颖带货两年成交额就超5亿,如今患癌,担心没人像亲妈般对儿子

萱小蕾o
2025-05-18 17:43:01
上海一新能源车充电站发生火情,有车辆被烧毁,工作人员回应

上海一新能源车充电站发生火情,有车辆被烧毁,工作人员回应

深圳晚报
2025-05-21 23:41:33
印巴空战结束后,我们在巴基斯坦做了一件小事|地球知识局

印巴空战结束后,我们在巴基斯坦做了一件小事|地球知识局

地球知识局
2025-05-21 14:11:49
女子从12楼坠落奇迹生还,喊话丈夫:我还没死,快打120

女子从12楼坠落奇迹生还,喊话丈夫:我还没死,快打120

鲁中晨报
2025-05-21 15:57:15
中英《南京条约》原文,你见过吗?

中英《南京条约》原文,你见过吗?

霹雳炮
2025-05-21 23:42:30
他因突发心梗离世,年仅34岁!最新消息传来

他因突发心梗离世,年仅34岁!最新消息传来

潇湘晨报
2025-05-21 10:24:58
菲律宾选举结果出炉

菲律宾选举结果出炉

傲骨真新
2025-05-21 11:12:13
震惊!中成药大规模双盲试验结果竟如此尴尬

震惊!中成药大规模双盲试验结果竟如此尴尬

野蔷薇观察所
2025-05-20 17:43:47
辛柏青透露朱媛媛意愿,好友李乃文没有悼念,翟天临发文却被怼

辛柏青透露朱媛媛意愿,好友李乃文没有悼念,翟天临发文却被怼

梦史
2025-05-21 23:08:22
幸运数字17,热刺以英超第17名身份打破17年冠军荒,17号罗梅罗获决赛最佳

幸运数字17,热刺以英超第17名身份打破17年冠军荒,17号罗梅罗获决赛最佳

懂球帝
2025-05-22 05:56:04
成都市委召开警示教育会 曹立军主持并讲话

成都市委召开警示教育会 曹立军主持并讲话

成都简阳发布
2025-05-21 22:14:15
众星悼念朱媛媛!姚晨深受冲击不敢相信,马伊琍悲痛,姚晨怀念

众星悼念朱媛媛!姚晨深受冲击不敢相信,马伊琍悲痛,姚晨怀念

萌神木木
2025-05-21 12:07:49
水浒传有哪些不易发现的妙笔?网友:我怀疑武松吃了潘金莲的心脏

水浒传有哪些不易发现的妙笔?网友:我怀疑武松吃了潘金莲的心脏

娱乐圈人物大赏
2025-05-20 00:15:05
你的善良决定你风水!张兰发声疑似回怼S妈“看见就烦,快还钱”

你的善良决定你风水!张兰发声疑似回怼S妈“看见就烦,快还钱”

天天热点见闻
2025-05-21 18:33:57
中美谈判中断?美方严重破坏日内瓦共识,中国商务部:马上反击

中美谈判中断?美方严重破坏日内瓦共识,中国商务部:马上反击

科技虎虎
2025-05-21 14:52:19
云南陆良县发生一起装载机致人伤亡事件,造成6死4伤

云南陆良县发生一起装载机致人伤亡事件,造成6死4伤

上游新闻
2025-05-21 14:39:03
2字已删除,台当局对陆称呼变了,蔡正元预言结局,大陆派出军机

2字已删除,台当局对陆称呼变了,蔡正元预言结局,大陆派出军机

暖心的小屋
2025-05-17 13:48:34
中国一男子靠看“成人片”学日语,获日语N2级证书,自称看过4500余部

中国一男子靠看“成人片”学日语,获日语N2级证书,自称看过4500余部

西游日记
2025-05-20 17:34:05
肠癌患者激增,医生提醒4种冰箱久置食物需谨慎食用

肠癌患者激增,医生提醒4种冰箱久置食物需谨慎食用

阿捤武器装备科普
2025-05-20 17:55:44
2025-05-22 07:28:49
多鲸
多鲸
资本视角下的教育产业研究
1612文章数 16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网易直击IO大会:Gemini接管一切 眼镜炸场

头条要闻

欧洲领导人彻底失望:特朗普24小时不到就背弃我们

体育要闻

打破三大魔咒!广厦终于将冠军带回浙江

娱乐要闻

中国国家话剧院发讣告:沉痛悼念朱媛媛

财经要闻

年亏百亿、裁员自救!“AI四小龙”难了

汽车要闻

价格下调 2025聪明款ID.4 X限时13.99万起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健康
旅游
公开课

赵丽颖的短发美上热搜!夏天想换发型一定不要错过这篇

教育要闻

英国近况:留学生也要开始交税了,英国这是又要加入欧盟了?

唇疱疹和口腔溃疡是"同伙"吗?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