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小学生人数暴跌,学区房没戏了……?

0
分享至

  

  最近两组数据,引起大家热议:

  2024年,全国幼儿园在校人数比上年减少了509万人;

  2024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比上年减少了251.6万人。

  幼儿园、小学在校人数的“骤减”,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大家“生不动”了。

  从2011到2021年,整整10年的时间,为了提高生育,我们陆续放开了生育。

2011年,放开夫妻双方独生子女,可生育二孩;

2014年,放开夫妻一方独生子女,可生育二孩;

2015年,全面放开二孩;

2021年,全面放开三孩。

  结果呢?2012-2017年,出生人口短暂回升,但是2018年之后,出生人口数量继续往下走。

  2018年,出生人口较2017年大幅减少约243万。

  

  2018年出生群体,在2024年刚好满6岁,也正是入学的年龄。

  所以, 2024年小学生在校人数骤减,很大部分原因是2018年出生人口急剧下降的必然结果。

  2018年,出生人口还有1526万,但是2024年,出生人口仅954万。

  2024年出生人口,比2018年少了整整572万。

  通过出生人口的趋势,我们已经预见到2030年,小学生在校人数,比2024年再少500万。

  从2000年到2023年,我们看到全国小学数量,走出了一条长长的下滑曲线。

  2000年,全国小学数量55.36万所,到了2023年,已经减少到14.35万所。

  数量,暴跌74%!

  

  尽管2012-2017年,出生人口短暂回升,但是小学数量的下跌完全“停不下来”。

  小学数量的持续减少,也是对未来出生人口继续下跌的提前预判。

  未来的教育产业,将进入“存量竞争”的时代。而与之相关的学区房,必然面临着“价值重估”的挑战。

  “存量竞争”,是“此消彼长”的终极较量

  哪些区域会“消”,哪些区域又会“长”?我们继续往下看。

  01

  第一个关键词,“消”

  第一个“消”,是来自农村小学的“消”。

  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农村学龄人口减少,2001年,我国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自此,大量小学开始“撤校”。

  据了解,关停的小学中,有近9成来源于乡村学校。大量关停农村原有的中小学,剩下的乡村学生集中到城镇学校。

  2000年,全国小学有55.36万所,其中乡村小学数量为44.03万所;

  到了2021年,全国小学仅15.43万所,其中乡村小学数量仅为8.14万所。

  20余年间,关停的39.93万所小学中,乡村学校就占了近9成。

  第二个“消”,是来自城市的“消”。

  主要原因是部分省份/城市总人口的减少,导致小学生数量也随之下降。

  比如,长期人口外流的“东三省”。

  从2012到2023年,这12年间,

  黑龙江小学生在校数量减少了80.8万,

  吉林小学生在校数量减少了32.87万,

  辽宁小学生在校数量减少了13.6万,

  

  除此之外,一些西部的城市,也出现学校关停。

  例如,去年山西的朔州一所民办小学,就悄悄地提桶跑路。

  很多家长去到学校领取学籍卡才发现,学校早就人去楼空。

  另外,一些经济强省,也逃不过“撤校”的命运。

  例如,2023年,广东清远市,明确撤并16所小学、44个小学教学点;

  还有福建,截至2024年7月,泉州已经有22所小学,发布了注销公告,未来或将有超过50所小学拟关停。

  江西万年县,2024年秋季对23所村小进行调整……

  

  小学“关停潮”越演越烈,城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城镇化尚未大规模推进的时候,我国曾经进行过“一村一校”的扩张期,分散办学推动农村义务教育。

  后来,城镇化加速,“撤村并镇”、“乡村撤校”,驱逐人口往城镇流动。

  

来源:黑板洞察

  在乡村小学及其招生数量逐年走低的时候,城镇小学招生人数不断上升。

  终于,到了2016年,城区与镇区的小学招生超过了乡村。

  “消失”的农村小学,成为了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不过,随着近年城镇化的放缓,不仅仅是乡村,部分城市的小学也开始“消失”。

  但是,此消彼长,哪些城市还会“长”呢?

  02

  第二个关键词,“长”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已经进入了存量竞争的时代,总人口已经连跌三年。

  虽然总人口少了,但是人口的流动却从未停止。

  而流动,则意味着经济弱的区域,人口会持续下降,经济强的区域,人口会不降反升!

  这就是“此消彼长”!

  目前,我国城市常住人口,已经是农村常住人口的2倍,大量的农村人口,已经集中在城市。

  导致的结果是“空心村”的情况,越来越多。

  一些农村,过年期间,人声鼎沸,但是过完年之后,农村又重新回归往常的寂静。

  

  而目前,留在农村的,绝大部分都是老年人,这就是乡村的“消”,造就了城市的“长”。

  乡村人口的“消失”,意味着全国大部分城市,已经很难再从乡村里“捞人”。

  那么,未来的人口之争,就不再是城市与农村的人口之争,而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人口之争了。

  一二线城市,虹吸三四五线城市的人口。

  一线城市,虹吸二三四五线城市的人口。

  而我们都知道,配套随人走,哪里人多,配套就多。

  我们不可能跑到沙漠去盖房子,也不可能去沙漠去建学校、医院、商场。

  人口“荒漠”的地方,教育配套及师资力量肯定会越来越少。

  相反,一些经济强市,虽然拼命盖学校,但是却依然出现了 “最难入学季”。

  例如广州:

  

  2024年广州的小学入读压力有所减少,但是部分热点区域,中小学的学位之争,仍旧相当激烈。

  比如,番禺万博CBD板块,竟然是清一色的私立学校,公立学校相当少。

  

  一些身价千万的业主们,其小孩还要跑到附近的“村小”就读。

  你没听错,就是“村小”。

  直到华润,配建的东风东小学、广雅中学落地,才为板块带来一丝教育现状的改变。

  但是,学位还是相当紧缺。

  据了解,华润配建小学、初中招生范围为:万博悦府、万博和樾府以及信基城,仅覆盖三个住宅小区。

  而且有关文件还特意强调:配建学校不接受非招生地段范围内的学生转学。

  这意味着周边的其他住宅区,想要通过转学“曲线”读名校的念头,被彻底打消,只能是“望学兴叹”了。

  

  再看深圳,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

1979年,深圳普通中学
24所
,小学
226所
,幼儿园
90所

2023年,深圳普通中学
554所
,小学
359所
,幼儿园
1973所

  44年间,深圳普通中学数量增加了23倍,小学数量增加了1.5倍,幼儿园增加了21.9倍。

  

来源:深圳统计年鉴

  虽然,深圳已经在狂建学校,但是,深圳的普高率大概只在70%左右。

  换言之,深圳100个初中毕业生,能够入读深圳普通高中的,只有70人左右。

普高率=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人数
初中毕业生人数

  而公办的普高率更低,大概只有50%左右。

  也就是说,100个初中毕业生,大概只有50个可以就读普通公办高中。

  深圳“读书难”的问题,依旧相当突出。

  为什么深圳已经在拼命建设学校了,教育资源还是如此紧张呢?

  主要还是深圳的人口密度太大,人均土地面积太少了。

  2019年,深圳以21.68‰的出生率,拿下了全国293个地级市的冠军。

  深圳,太能“生”了。

2017年,深圳的出生率为25.45‰;

2018年,深圳的出生率为21.58‰;

2019年,深圳的出生率为21.68‰;

2020年,深圳的出生率为17.01‰;

2021年,深圳的出生率为15.09‰;

  而同一时期,全国的平均出生率却分别只有12.43‰、10.94‰、10.48‰、8.52‰、7.52‰。

  这样对比的话,深圳的人口出生率,一直都比全国的平均出生率高。

  不算富裕的呼和浩特,已经在“重金求子”了,深圳也表示“积极稳妥做好落实”。

  积极就积极嘛,你“积极”后面还带着“稳妥”,总给人一种不慌不忙的感觉。

  

  深圳的“淡定”,主要源于最近两年,大量的外来人口,正在涌进深圳。

  2024年,深圳新增常住人口将近20万,位居全省第一。

  除此之外,深圳还是一座“年轻人的城市”,数据显示,深圳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仅3.2%。

  也就是说,深圳大部分人口,都是由“年轻群体”组成。

  

  另外,最近几年,深圳的结婚对数,整体呈现往上走的趋势。

  也就是说,深圳人结婚的意愿,还是比较强烈。

  根据深圳民政局的数据,

2020年,深圳结婚对数6.76万对;

2021年,深圳结婚对数7.64万对;

2022年,深圳结婚对数8.54万对;

2023年,深圳结婚对数10.85万对;

2024年,深圳结婚对数9.19万对;

  也就意味着,深圳未来的“学区房”,仍有相当的竞争力。

  

  此消彼长,是核心城市的“长”。

  这个“长”的背后,是城市经济实力对人口形成的天然吸引力,形成了“村”向“城”之间的人口流动。

  但是,这种模式,将逐渐转变为“城”向“城”之间的人口流动。

  当全国出生率下降,城镇化速度放缓,一线城市及强二线城市,就成为了最后的价值护城河。

  03

  最后说几句,

  “此消”

  长期来看,我国人口下降,已经是难以逆转的趋势。

  从2011-2021年,已经出台了相当多的刺激生育措施,但是出生人口,还是在2018年后继续下跌。

  近期,我们也看到很多城市陆陆续续出台高额生育补贴,比如呼和浩特。

一孩1万,二孩5万,三孩10万。

  当你看到,生育三孩及以上,可在全市自由选择学校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这座城市学区房价值浪潮,正在衰退。

  

  乡村学校以及三四线城市的学区房优势,正在消失,这就是“此消”。

  “彼长”

  未来,城市人口集聚度还会不断上升。

  特别是一线城市,随着人口的不断流入,供需关系之下,教育资源仍存在价值成长空间。

  但是,在全国人口持续下行的趋势下,我们也很难预估一线城市的学区房价值还能延续多久。

  长期来看,决定未来房屋价值的因子,除了“好学校”之外,

  还有“好交通”、“好医院”、“好商业”、“好价格”、“好产品”……

  共同构建起“好房子”的价值理念,重塑房价体系,这就是“彼长”。

  城市与城市的分化、房价与房价的分化,归根结底,还是区域人口与人口的分化。

  而分化的背后,是城市力量的此消彼长,更是房价的此消彼长。

  

  老实做人,踏实写文,不鼓吹,不煽动,让你明白房产这回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三四线城市,沦为“造人工厂”?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王志文:做人省点,抠点,都没问题,可怕的是钱看的比情和人重要

王志文:做人省点,抠点,都没问题,可怕的是钱看的比情和人重要

清风拂心
2025-03-10 15:10:03
世道不公平!蔡磊:我爷爷50岁去世,父亲47岁离世!一家三代短命

世道不公平!蔡磊:我爷爷50岁去世,父亲47岁离世!一家三代短命

卷史
2025-03-28 17:56:46
台湾统一方式可能出人意料:77年前毛主席的奇谋,是最佳解决方案

台湾统一方式可能出人意料:77年前毛主席的奇谋,是最佳解决方案

再战五百回合
2025-03-27 16:11:11
死都不能说的秘密有哪些?网友:亲眼看到好哥们从无到有的过程

死都不能说的秘密有哪些?网友:亲眼看到好哥们从无到有的过程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3-28 11:42:50
落选国足因不会进攻?31岁国脚打脸伊万!半场2助导演泰山4球逆转

落选国足因不会进攻?31岁国脚打脸伊万!半场2助导演泰山4球逆转

我爱英超
2025-03-29 21:37:51
证监会开始亡羊补牢!3月30日,昨夜的三大重要消息冲击来袭!

证监会开始亡羊补牢!3月30日,昨夜的三大重要消息冲击来袭!

风口招财猪
2025-03-30 02:14:57
江苏籍奥运冠军葛菲,履新职

江苏籍奥运冠军葛菲,履新职

鲁中晨报
2025-03-29 11:20:11
咋回事?一大批房东,开始涨价了?

咋回事?一大批房东,开始涨价了?

说故事的阿袭
2025-03-30 04:21:50
甜瓜:火箭当初引进我是为了夺冠 但他们却不让我投中距离

甜瓜:火箭当初引进我是为了夺冠 但他们却不让我投中距离

直播吧
2025-03-29 19:21:10
老公出轨?CBA主帅妻子:万一小3勾引我老公,全国球迷要帮我抓呀

老公出轨?CBA主帅妻子:万一小3勾引我老公,全国球迷要帮我抓呀

南海浪花
2025-03-29 08:28:42
悲催!河南幼师刘玉环病逝,爸爸哥哥已先后去世,婆婆:不该找病秧子

悲催!河南幼师刘玉环病逝,爸爸哥哥已先后去世,婆婆:不该找病秧子

趣文说娱
2025-03-28 17:24:51
缅甸地震发生时,成都导游在曼谷带团:“当时道路上挤满了人,火车临时停运”

缅甸地震发生时,成都导游在曼谷带团:“当时道路上挤满了人,火车临时停运”

红星新闻
2025-03-29 12:06:20
台积电张忠谋不装了:如果想扼杀的话,中国大陆没任何办法

台积电张忠谋不装了:如果想扼杀的话,中国大陆没任何办法

大卫聊科技
2025-03-12 13:53:07
地下人乳交易到底有多变态?躺怀里喝,可包天也可包月

地下人乳交易到底有多变态?躺怀里喝,可包天也可包月

韦一同说
2023-09-21 20:15:56
副校长“安排”残疾儿子进校文印室工作,结果一退休儿子就遭辞退

副校长“安排”残疾儿子进校文印室工作,结果一退休儿子就遭辞退

小人物看尽人间百态
2025-03-29 15:32:19
一万五机票款退票被同程旅行扣一万四!航空公司:未收到订票款!

一万五机票款退票被同程旅行扣一万四!航空公司:未收到订票款!

兵叔评说
2025-03-29 22:57:22
加拉塔萨雷1-2不敌贝西克塔斯,土超连续28场不败纪录被终结

加拉塔萨雷1-2不敌贝西克塔斯,土超连续28场不败纪录被终结

直播吧
2025-03-30 04:04:30
支持柯建铭当院长?罢免二阶段成案,国民党全面热战三主轴曝光

支持柯建铭当院长?罢免二阶段成案,国民党全面热战三主轴曝光

新时光点滴
2025-03-29 11:17:03
获奖名单揭晓!龚翔宇入选,庄宇珊却无缘,四川女排获安慰奖

获奖名单揭晓!龚翔宇入选,庄宇珊却无缘,四川女排获安慰奖

跑者排球视角
2025-03-29 10:31:36
专家:缅甸地震威力相当于上千个原子弹爆炸

专家:缅甸地震威力相当于上千个原子弹爆炸

河南交通广播1041
2025-03-29 11:26:32
2025-03-30 06:31:00
混知房产 incentive-icons
混知房产
让你明白房产这回事
493文章数 160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将军饮马必考6大类型(二)

头条要闻

强震后的缅甸曼德勒迎40℃高温 回国机票涨到1万多元

体育要闻

雅典对阵张怡宁的她,63岁还在打世界杯

娱乐要闻

陈德容王蓉开撕,王璐丹:大家都要脸面

财经要闻

深圳的房票姗姗来迟,谁是受益者?

科技要闻

王传福:开过智驾车再也开不回非智驾车

汽车要闻

比亚迪e7发预告图 或将主攻网约车市场

态度原创

家居
房产
艺术
游戏
教育

家居要闻

注重细节 体现家庭概念

房产要闻

刚刚,央企大手笔迈瀛拿地!海口大规模旧改又来了!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上古卷轴6》或进入新的开发阶段:招聘启示现端倪

教育要闻

看起来有难度的一道送分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