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并轨”是什么意思?简单的解释就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相同的养老保险制度。
在2024年之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金制度是分开的,即:
1: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由企业缴纳;
2: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由国家财政拨款。
那么,为什么要实行“养老金并轨制度”呢?
同样的工作年限和缴费年限,但是企业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是大大低于机关事业单位的。为了凸显社会的公平,让大家伙都能享受到公平的养老金待遇,因此,在2014年,国家就已经在尝试进行改变。这一年的10月1号,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开始建立和企业职工一致的养老金制度。
当时,是给了一个十年的过渡期限,到去年(2024年)过渡期结束以后,也就正式并轨了。
“养老金并轨”以后,对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哪些变化和我们息息相关?
养老金并轨后,体制内外退休金真能一样吗?
这次养老金并轨以后,也就意味着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都是按照统一的方式来计算的,也就是说,不会再因为单位的性质不一样,有所区分。
在“并轨”之前,企业员工的养老保险是自己和公司一起完成缴纳的;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是和工资挂钩的,由国家财政拨款。
企业员工退休后能拿多少养老金,和自己缴纳的年限、缴纳的基数还有工资挂钩。
事业单位员工的退休金,和自己的工资挂钩,一般是按照工资的80%—90%来计算。
“并轨”以后,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人,自然就会担心自己退休后的养老金会不会降低。因为算法不一样了。退休金不再和自己的工资挂钩了,而是和企业一样,按照缴纳的年限和缴纳的基数来计算。
“并轨”以后,体制内外的退休金其实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的,事业单位的退休金依旧会比企业的退休金高。但是,事业单位的退休金虽然会有变化,有的退休金会变少,有的会变多;你可以这么简单的理解:工资越高,缴纳的基数越高,退休金也就越高。
至于对企业的员工来说,并轨后,影响其实不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