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P评论是国家高端智库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官方微信平台。
导语: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于3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IPP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教授作为中方学术界代表受邀参加本次论坛,并于3月23日下午参加“改革激发增长新动能”专题研讨会,与国内外政策专家、企业领袖共同探讨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议题。
郑永年教授在会上指出,中国已进入技术引领经济发展的阶段。他呼吁新一轮改革措施转向“抓小放大”,让上市企业自由地去市场竞争,将资源向专精特新企业和小企业倾斜。他表示,中国的专精特新企业越来越多,这些企业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他还指出,随着中国企业从过去应用西方技术转向技术原创,外部打压对中国的打压为时已晚。
IPP评论特对郑永年教授在会上及会议间隙接受媒体采访时发表的观点进行汇编。
郑永年教授在“改革激发增长新动能”专题研讨会上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交流。图源:会议主办方
研讨会现场(图片轮播)
郑永年:
中国已进入技术引领经济发展的阶段
郑永年教授指出,通过改革求发展、求增长是世界大趋势,国家之间的竞争是改革的竞争。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需要通过技术和科技进步来实现,而技术进步则依赖体制机制改革。
他认为,中国已经进入技术引领经济发展的阶段。他表示,近日走红的杭州“六小龙”是一个缩影,长三角、珠三角有许多类似的企业,亟待我们进一步推进改革来释放他们的潜力。在体制改革推动科创发展方面,郑永年教授认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的体制改革放在一起讨论,这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需要组建一些科创特区推动改革。
郑永年教授在研讨会上发言。图源:会议主办方
郑永年:
改革应倡导“抓小放大”
郑永年教授分析如何通过改革激发增长新动能(视频)来源:南方都市报
在讨论改革激发增长新动能的实施路径时,郑永年教授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要“两条腿”走路——依靠企业和地方政府。过去我国改革是“抓大放小”,郑永年教授认为,如今改革应该倡导“抓小放大”。
他指出,传统的招商引资思维是“抓大放小”,总盯着世界500强,一些地方政府对大企业给予了过多的资金。而真正创新的小企业却找不到资金。
下一步,地方政府要学会“抓小放大”——让上市大企业自由地去市场竞争,让资源能够真正向专精特新企业和小企业倾斜。他认为,政府在推动改革以及经济增长中所扮演作用不可忽视。要对地方政府官员适度“松绑”,发挥地方官员的主动性。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图源:新华社
郑永年: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郑永年教授指出,DeepSeek和《哪吒2》都是以先进技术为核心的产品,但也只是“冰山一角”,无论是在杭州还是深圳都有大量的专精特新企业。
从现代化的经验来看,中国与日本、韩国等亚洲经济体基本采取同样的方式,但中国的发展道路更有效,形成的规模也更大。最初几十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以西方技术的应用扩散为驱动力。但经过二三十年,我们的技术积累就转向原创,产生了大量原创性技术。
中国的专精特新企业越来越多,这些企业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哪吒2》的制作中,他们实现了北京、无锡、厦门、吉隆坡等多地团队的实时协同,借助高效的数字资产和流程管理系统,让217名艺术家在网上协同工作。图源:新华社
郑永年:
中国技术崭露头角,粤港澳大湾区大有作为
郑永年教授指出,全球目光从中国市场升级为中国市场与中国创新并重,大湾区大有作为。
他建议,大湾区接下来要更多鼓励上市企业出海参与国际竞争,并大力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和小企业。大湾区有很多的专精特新企业、中小企业,政府要更加聚焦地培养这些“未来企业”,虽然它们还很早期,但其成长非常重要。
郑永年:
中国技术转向原创,美西方打压为时已晚
郑永年教授就中国技术发展接受媒体采访(北京日报)
郑永年教授认为,由于中国企业从过去应用西方技术转向技术原创。美国现在试图打压中国技术的发展为时已晚。
美国正在试图遏制对华贸易、投资与科技交流。但在郑永年教授看来,资本是逐利的,其最看重的是要有稳定的投资发展环境,美国施行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已经给美国地缘政治和内部社会都带来了巨大冲击。此外,从此次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参会情况来看,美国和欧洲的资本对中国依然越来越感兴趣。这不仅源于中国的庞大市场、超过4亿的中产人群,也与中国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可观的增长空间有关。
他相信,经过10年或者更长时间,在一些原创技术方面,西方可能反过来依附我们。
郑永年:
要实现经济发展,金融改革不可或缺
郑永年教授表示,要实现经济发展,金融改革不可或缺。当前我国人均GDP达到1.3万美元左右,如果在2035年我国人均GDP要达到今天类似于韩国的水平,没有金融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关键问题是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体系。
他指出,“美国在二战以后很多实体经济的发展都是靠金融‘砸’出来的,没有金融就很难走下去。”。
郑永年教授聆听嘉宾发言。图源:会议主办方
媒体报道详情,可见更多以下相关链接:
IPP公共关系与传播中心
排版 | 周浩锴
审阅 | 刘 深
终审 | 刘金程
解读两会|郑永年:中国经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光明日报|郑永年:向最难处攻坚
观点集锦|郑永年:正视竞争态势,保持战略定力
关于IPP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是一个独立、非营利性的知识创新与公共政策研究平台。IPP围绕中国的体制改革、社会政策、中国话语权与国际关系等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知识创新和政策咨询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IPP的愿景是打造开放式的知识创新和政策研究平台,成为领先世界的中国智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