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AI时代,300多人的工厂现在100多台机器人就把活给干了,效率还比之前高上不少。
乍一听老板们开心的不得了,成本下去了,省钱提效不就是企业追逐的最终目标嘛。
可这一切真的这么完美吗?如果工人都下岗了,拿不到工资,那谁又来买工厂生产的物品呢?
机器人真有那么神?
这些年机器人真的是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各大工厂,是老板们眼里的香饽饽,格力空调就是先吃螃蟹的人,以前生产线上乌泱泱的都是人,300多号工人忙着组装、搬运,即便如此还有很多工作被堆积,人手经常出现短缺。
可现在工厂里安了100多台机器人,人直接留下100来人就够了,剩下的工作机器人们完全可以一手包办,不光节约的成本,效率还提高了20%,有了格力的榜样,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始跟着学样。
汽车产业里这事儿更明显,吉利和极氪这种电动车大厂不光是往车里塞高科技,连造车这活儿也都让机器人来干了。以前咱们总觉得机器人是科幻片里才有的东西,可没想到短短几年内机器人真的进了工厂。
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量已经全球第一,占到全世界的一半多,其实全球一大半的工厂里现在都能看见机器人在那儿忙活。
而且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从搬运到组装几乎样样都能干,以前没有办法解决的灵活问题现在也都得到了突破,特别需要精确度的活儿上比人工更合适。
所以汽车和电子产品这种大批量生产的的场景用机机器人来真的是得心应手,效率不低还从不喊累。
不过话说回来,机器人在工厂这么能干,确实让老板们很开心,省人提效这种事谁不乐意,可是长期来看对这些工厂们真的是好事吗?
机器人替代工人:企业成本下降,社会成本上升?
节约成本这事儿从眼前看确实没错,工厂的自动化程度一高,效率一定会提升,工厂的主要目标是把东西生产出来再卖出去赚钱,跟机器人的使用场景是非常匹配的,而且还不会出现工伤和福利待遇,对于工厂的成本压缩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能省的都省了。
生产商品的成本降低了,利润空间自然也就跟着加大了,可工厂的老板却没有考虑一个问题,工人都给换下去了,下了岗的工人没有收入了怎么办?没了工作,没了工资的生活怎么继续?买不起东西就消费不起,工厂生产的东西卖给谁呢?
消费市场本来就是一个闭环,靠着的是大家手里的钱来支撑,如果人类都被机器人取代了,每个人手里没钱还怎么买东西?
这一点已经有很多经济学专家发出了警告,虽然机器人在短期内能帮企业降低成本,可要长时间这么搞一定会导致社会的购买力下降,工厂的东西卖不出去就是必然。
等到节点过去,“自动化繁荣”恐怕会转变成“倒闭潮”,有些企业也已经发现,过渡依赖机器人反而让自己的生产过程变得僵化,生产线调整的灵活度不够,根本就不能很好的应对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
所以“机器换人”这种省成本的方式有可能变成双刃剑,一方面让企业短期效益提高,另一方面却摧毁了社会整体的消费能力,最后落得大家都吃不消。
前段时间有家汽车厂引进了大量的焊接机器人,表面上看着好像生产力上去了,可下面好几百个工人直接失业,这种事情放在一个企业或许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如果在全国范围里蔓延,保证就业和经济平衡这两件事情又该如何处理呢?
机器人毕竟是没有创造力的,虽然它们能执行一些标准化操作,可一旦遇到突发问题或者某些需要创造力的工作,机器人就卡壳了,工厂的自动化水平再高也是需要人来调剂的,这不仅是工作层面的事儿,还涉及到更深的技术伦理,到底我们要让机器人走多远呢,真的要牺牲就业来换取短暂的效益提升吗?
机器人和AI的发展已经是时代潮流了,工厂大面积用机器人只不过是个开始而已。未来的咱们会被带向何方?技术进步到底会怎么重塑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呢?
AI和机器人的未来
科技大佬们其实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这段时间对于AI的探讨一直限于AI将取代大部分重复性工作,这事儿是没什么毛病的。
但是AI对各个行业的打击已经成了事实,以往觉得有点技术含量的工作在人工智能眼里都是小儿科,连医生做手术这种精细活,未来的AI可能都能插上一手。
现在工厂里的“机器换人”只是个开始罢了,AI技术的触角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越深越远,人类的经济结构也会随着这次产业升级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企业用了机器人之后肯定会大幅度降低成本,当生产力水平提到一个新的台阶时,商品的价格自然会下降,虽然普通人工作机会会减少,整个社会消费也将逐渐变得不活跃,但商品价格降低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还是个好事儿。
从个人的角度来讲,绝对不能看着AI的发展杞人忧天,与其坐在家里恐慌,不如投身到AI的洪流中去,就算AI和机器人再强大1万倍,这个社会还是由人构成的,总有一些行业和角色是机器人替代不了的。创造力这事儿说到底还得靠人类,苹果公司的那些创新可不是机器琢磨出来的,都是人想出来的,即使未来机器人接管了很多工作,人的脑子依然是最值钱的。
即便未来的AI解决了这个问题,也会出现更多新的问题需要人类干预和优化,而且也不要对未来的时候会过度恐慌,机器人接管的是那些无聊、重复、危险的工作,人类的精力可以随着技术进步放在更高级的事儿上。
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去搞研究去创新,或者可以用更低的成本享受生活。
当大量的工作交给AI和机器人去干的时候,大家就不用再朝九晚五,时间多了,自己爱干啥干啥,整个社会也会进入一个“休闲社会”。
只不过如何分配收入将会成为新的难题,企业家呢赚了钱,其他人没了工作,社会不平衡会越来越大,所以有学者已经提出了建议,未来可能需要搞“全民基本收入”,政府直接发钱给每个人,大富大贵谈不上,小康生活还是可以保障的。
不过按照现在的社会发展潮流,实现全民基本收入还非常遥远,钱还是得从企业收税中来。
那个时候国家对企业的控制力能否还如今天这般有力度将是个未知数,如果在收税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国家财政将如何保证是个新的难题。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办法,如果以后真的搞成了,那社会可就彻底大洗牌了。
随着AI技术越来越强大,咱们的社会制度可能都要跟着变化,教育方面就要开始全面变革,未来对孩子的教育将会从现在完全不一样,二十年年后编程可能成为小学生的必修课。
那时候的人类要想活得好,就得学点机器人学不会的东西,情感、艺术和创造性思维这些AI没法替代的东西将会成为真正的杀手锏。
现在AI发展得这么迅猛,说不定以后还真的会出现科幻电影中“机器人权”这种新鲜概念,说不定整个社会阶层中会有机器人这个全新的物种,现在已经有很多国家开始研究有关AI和机器人的法律问题了。
未来的法律一定会加入机器人犯了错的责任承担问题,如果AI要是学会了自我升级,如何更好的控制控制AI的问题,所以科学家霍金曾经就认为AI可能让人类走向终结,咱们一不小心可能把自己弄成了“机器的奴隶”。
这种事情目前还远,但以后可就真的不一定了,毕竟AI发展的太快了,技术的爆发式增长不是咱们能完全掌控的,未来人类能不能掌握主动权,还不好说。
结尾
社会变化是渐进的,不会一下子就天翻地覆,但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形式必然和今天大不相同,AI和机器人带来的冲击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彻底改变人类的社会生态。
到时候咱们能不能应对这个巨变,政府、企业和普通人能不能找到平衡现在看来都是未知数,时代潮流已经滚滚而来,没人能躲得过去,但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几万年的进化,相信时间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最好的解决办法。
机器人进工厂只是AI时代的开头,未来的AI和技术变革能将人类带到怎样的地步现在谁都猜不到,但不管咋样,人类总得找到一条新路,既要享受技术进步的好处,也要防止它带来负面的影响。
而这条路具体怎么走,就得靠咱们这一代甚至下一代人来想办法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