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吴若瑜
编辑 | 彭孝秋
硬氪获悉,广州市晶华精密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晶华光学)向北交所撤回了IPO申请,上市之路告终。
晶华光学创立于1997年,专注精密光电仪器、汽车智能感知系统和精密光学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与销售,产品应用于望远镜、夜视仪、相机和显微镜等各类光学仪器。2022年,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2020-2023年6月,晶华光学的营收分别为10.03亿元、12.21亿元和11.95亿元和4.56亿元;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19万元、5265万元、9196万元和1619万元,利润涨落波动较大;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2.64%、27.69%、31.48%和28.17%,整体毛利率不高,且有下滑的趋势,公司解释,毛利率较低同外部供应链紧张,原材料采购成本上涨有关,这也体现了公司对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不强。
业绩 来源于招股书
晶华光学的核心产品为精密光电仪器,2020-2022年,精密光电仪器营收占比分别为79.44%、76.96%和66.78%,逐年下降。精密光学部件和汽车智能感知系统业务开始上升。
精密光电仪器是工农业生产、资源勘探、国防建设等领域必备的高精密工具。晶华光学是国内最早主营精密光电仪器产品的公司之一,主要产品为望远镜、光学显微镜、夜视仪以及测距仪,拥有Bresser、Explore Scientific等自主品牌,以及热成像和数字日夜视觉成像设备Pulsar等代理品牌,与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等品牌商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精密光电仪器销售涉及线上线下、直销经销,与奥乐齐、历德、沃尔玛、开市客等大型商超合作;子公司官网建立线上销售商城,在京东、天猫、亚马逊、Bol.com等第三方电商平台设有专营店,并通过境内外子公司与精密光电仪器零售商合作。
公司在2014年投入资源进行汽车智能感知系统的研发、设计与生产,主要客户有广汽集团、VinFast、麦格纳(MAGNA)、阿尔派(ALPINE)等汽车制造厂商或供应商。另一业务精密光学部件,产品为高精度光学镜片,主要客户有日本腾龙(TAMRON)、奥之心、京瓷(KYOCERA)、松下(Panasonic)等公司,其中TAMRON和HOYA入股子公司晶和光电建立长期合作。
晶华光学以境外业务为主,2020-2022年,境外收入比例分别为77.37%、75.79%、66.53%,整体占比较高。报告期内,晶华光学的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分别为27.27%、32.44%、33.72%,客户依赖度不高。其中,第一大客户由股东腾龙集团变为广汽集团,2022年营收占比为11.16%。汽车智能感知系统业务同新能源汽车行业同一时间发展,是公司有未来业务的有力竞争点。
股权结构 来源于招股书
股权结构上,赫建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直接持有55.22%股份,间接持有1.70%表决权。因此,赫建合计控制56.92%的股份。此外,侯军华直接持有公司2.49%的股份,与赫建为兄弟关系,构成一致行动人。
赫建,1963年生,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1984-1986年曾任职国营5628厂助理工程师,1986-1997年,先后任职于中国北方工业广州公司光电处业务员、副处长、处长。1997-2014年,担任晶华有限董事长兼总经理,2014年至今任晶华光学董事长兼总经理。
来源于招股书
此外,晶华光学研发投入并不高,2020-2022年的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2.68%、2.56%和3.21%,明显低于行业平均值。这次公司拟募集资金7.47亿元,其中6.47亿元用于“清远晶华扩产项目”;仅有7221.41万元用于研发。并且2024年7月12日,晶华光学发布公告下调募资金额,降至3.8亿元,删除了补流项目及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减少其他项目金额。截至2023年6月30日,晶华光学及其子公司员工人数已超1000人。
来源于招股书
硬氪认为,晶华光学虽然业务新颖多元,具有创新性,但是产品的议价能力不强,即便销量攀升,带来的盈利空间依然有限。此次上市失败,更应重视技术壁垒的建立,确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有机会二战IPO。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