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月6日,在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新北街口,一对夫妇焦急地拿着一个两岁男孩的照片,向每个路人反复询问是否见过这个孩子。
每次询问过后,这对夫妇的期待都会落空。
每当听到孩童的啼哭声,这位女士便会陷入极度不安的状态,仿佛那是自己儿子的呼唤。她的神情显得异常恍惚,情绪极不稳定。遇到带着同龄孩子的路人经过时,她会立刻冲上前去,紧紧地将孩子搂在怀里。
那个男人显得焦虑万分,面容憔悴,仿佛瞬间老了许多。
有路人询问后得知,这户人家的小男孩最近走失了。
经过漫长的搜寻,这对夫妇始终未能获得幼子的任何音讯。
时隔32年,一通突如其来的来电揭开了这个家庭的寻子谜团——他们多年寻找的孩子竟被拐卖至河北乡村。
伍先志和吴正惠是一对夫妇。
这对夫妇现已实现财务自由,企业运营稳健,子女均已完成婚姻大事并在新加坡安家落户。
这对夫妻令人艳羡的生活表象下,隐藏着数十年来对小儿子难以言表的思念与深深的内疚。
爱子神秘消失,母亲终日以泪洗面。
20世纪80年代,开江县淙城后街的一处租赁房屋内,居住着两对青年夫妇和他们的三个子女。
伍先志与吴正惠是一对经营甘蔗生意的年轻夫妻。
伍江的父母常带着他去街角商店玩耍,小家伙每次购物后都会模仿大人结账,那副认真的模样总能让在场的人忍俊不禁。
尽管日常充满疲惫,夫妻二人望着孩子们朝气蓬勃的身影,内心便燃起希望,深感所有辛劳都是意义非凡的。
1989年1月6日,这个日子给这对夫妇带来了无法抹去的伤痛。
清晨,吴正惠顾不上疲惫,立即带着发高烧的小儿子赶往附近的诊所。孩子整夜的不适让她格外担忧,简单用过早餐后,她丝毫不敢耽搁。
伍先志单独前往新北街口摆摊。
临近十点,吴正惠在陪同幼子完成注射并取完药品后,便径直前往了售卖甘蔗的摊位。
伍先志见妻子到来,便放下摊位事务外出处理。这个看似平常的决定,却意外地为他们的人生轨迹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伍先志刚离开,一群背着竹篓的妇女立刻涌向摊位,将那里围得严严实实。
吴正惠暗自窃喜,眼前的阵势预示着这笔交易规模可观。
她无暇顾及孩子,随手将其安置在身后的座椅上。为安抚哭闹的幼子,她递去一截甘蔗,任其独自玩耍。
吴正惠在那些人购完甘蔗离开后,才猛然记起自己的儿子。
转身之际,她惊觉孩子已不知所踪。
吴正惠顾不上多想,立即奔向那群妇女,拨开拥挤的人群后,却始终找不到自己孩子的身影。
她顿时思绪停滞,身体瘫软,完全不知所措。
伍先志刚到家,发现妻子神情恍惚,立即关切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伍先志被吴正惠紧紧拽住手臂,听着她慌乱地重复着"儿子不见了"这句话。随即,她将整个经过详细告知了伍先志。
伍先志听完后,脑海中瞬间一片空白,但很快镇定下来,轻声安抚妻子。紧接着,他开始逐一走访周边商铺,打探儿子的行踪。
夫妻俩四处打听,却无人目睹此事,令他们焦虑万分。
在紧急情况下,他们立即动员亲友协助搜寻,并向警方报案。然而,在那个缺乏监控设备的年代,经过警方一番排查后,依然未能取得任何突破。
这对夫妇推测,孩子极可能是在他们忙碌时被拐走的。他们高度怀疑那几名女子与此事有关,却苦于找不到确凿的证据。
吴正惠此刻内心充满了懊悔与内疚:"真不该让他跟着一起来。"
深夜归家时,这对夫妇已记不清返程的具体过程。
尽管他们曾多次外出寻找,但在茫茫人海中,始终无法确定孩子的具体下落。
每当夜幕降临,吴正惠总会因思念幼子而泣不成声。
每当伍先志在梦中听见幼子撕心裂肺地呼喊"爸爸",他总会猛然惊醒。
伍江的相片被他们置于床头,仿佛这样就能天天与他相见。外出时,他们也随身携带他的照片,心中一直期待着在街头与他意外重逢,彼此相认。
“是不是该考虑上小学了?”
这么冷的天,会不会被冻坏了?
结婚了吗?
这对夫妇日复一日地思念着杳无音信的儿子,他的生死始终牵动着他们的心。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从最初的一载光阴到漫长的二十个春秋,伍江的下落始终杳无音讯。
凭借不懈努力,伍先志夫妻将事业逐步壮大,在开江县积累了显著财富和声望。面对前往福建发展的机遇,他们果断选择留在当地,坚守故土,期待与儿子团聚。
另外两个子女同样表现优异,均顺利考入高等学府,毕业后选择在新加坡定居发展。
旁人对这个家庭的日常生活无不充满艳羡之情。
唯有他们自己清楚,伍江失踪一事如同一片挥之不去的阴霾,始终笼罩在心头,令人无法释怀。
三十年来,寻找孩子的脚步从未停歇。
随着生活条件日益优渥,伍先志夫妇对失散儿子的思念与愧疚之情愈发强烈。
多年来,这对夫妇始终紧抓着每一丝可能寻获爱子的希望。
在最初阶段,寻人启事被广泛张贴于各个角落,从繁华的市中心到人迹罕至的街巷,他们进行着毫无头绪的搜寻。
借助互联网的普及,这对父母开始利用各类寻人平台和广播渠道,试图扩大信息传播范围,以期尽快寻回失踪的孩子。
2015年7月23日,在获悉"宝贝回家"寻亲平台由公益人士创办后,伍先志夫妇立即完成注册,并将儿子伍江的相关资料录入系统。
"心相印"志愿者协助两人发布求助信息并指导其完成血样采集入库工作,但相关求助始终未获回应。
2018年7月到来时,"曦妈妈"这位志愿者主动联系了达州当地媒体,为他们的活动争取到了宣传机会。
尽管持续多日发布寻人信息,伍江的下落依然杳无音讯。
年过花甲的伍先志,鬓角已染上银霜,但仍怀抱希望:"无论多难,我和老伴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儿子伍江。"虽然至今仍未等到令人欣慰的消息。
每当丈夫说出这些话,吴正惠总是不由自主地背过身去擦拭眼角。
2020年9月的某日,伍先志的手机骤然响起,屏幕上显示着一个不熟悉的号码,他毫不犹豫地按下了接听键。
在通话过程中,他的泪水不断滑落。结束通话后,他转向妻子吴正惠,用颤抖的声音说道:"人已经找到了。"
吴正惠满脸惊愕,立刻拽住丈夫追问事情原委。
2023年7月,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的刘延河提交了DNA样本。经过开江县公安局的系统比对,该样本与伍先志夫妇的遗传信息成功匹配。
这名男子的岁数与他们儿子伍江相仿,极有可能是其子。然而,为确保准确性,必须进行再次确认。
"这肯定是我们失散多年的孩子!整整三十载,上苍终于显灵了。"这对夫妇激动地相拥而泣。
伍先志和妻子主动配合警方完成第二次血液采样,期盼着能早日与儿子团聚。
出乎意料的是,刘延河提供的联络方式已无法接通。为此,警方转而联系了志愿者"涛哥",向其传达当前亟需找到刘延河进行血液采集的紧急情况。
在线上搜索未获有效信息后,"涛哥"立即与河北的志愿者丁超取得联系,寻求调查帮助。
“涛哥”正为找不到刘延河发愁,没想到丁超当晚就把联系方式发了过来,这让他喜出望外。
2020年11月10日,刘延河收到了"涛哥"的微信好友申请,对方要求其再次提供血液样本,并送往开江县公安局进行检测。
就在大家认为事情将按部就班推进之际,刘延河却出人意料地迟疑了。
经过商讨,刘延河建议:"是否可以考虑就近安排志愿者进行现场血液采集?"
面对"涛哥"这一身份的突然出现,刘延河心中充满疑虑,深恐遭遇欺诈。
尽管"涛哥"深知刘延河的担忧,但定兴县却正巧缺乏志愿者的参与。
经过多方努力,我们成功与涿州的志愿者取得联系,他们表示愿意前往支援。
11日,刘延河通过QQ收到了"涛哥"发来的消息,其中包含志愿者即将进行采血的通知。同时,对方还将伍先志夫妇的照片转发给他,并透露:"这对夫妇极有可能是你失散多年的父母,他们三十年如一日地寻找你,长期承受着思念的煎熬。"
刘延河瞥见伍先志的照片时,情绪瞬间崩溃。两人的长相惊人地相似,仿佛出自同一模具。这一画面勾起了他脑海中尘封已久的童年片段,那些模糊的记忆重新浮现。
泪水夺眶而出,他哽咽着喊道:"爸妈,我被骗了,我不是没人要的孩子,你们从没抛弃过我……"
他彻底放下了戒备:"志愿者不必专程前来,我自行前往即可。"
30年来,刘延河始终回避着那段令人心碎的个人成长往事,这份深埋的痛苦始终萦绕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