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晚上耐斯达克指数上涨2.27%,3月25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公告,拟配售8亿股现有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3.2%。预计筹资净额约425亿港元,用于业务扩张、研发投资及其他一般用途。
随后小米调整,跌幅超6%,截止下午两点四十五,小米成交额681.16亿,占恒生指数成交额29%,恒生指数跌2.37%。
一升一降,很多人说中国的科技股行情结束了,美国的纳斯达克指数又要新高了。
截止到3月25日,纳斯达克100指数市盈率33.14,市净率8.7,股息率0.62%。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23.5,市净率3.2,股息率0.75%。显然从估值指标看,恒生科技指数还是要便宜很多的。
我们再看成分股,纳斯达克100指数如下:
1、苹果,持仓占比9.37%,市盈率34.5,24年FY净利润同比下降8.45%。
2、英伟达,持仓占比8.14%,市盈率40.65,25年FY净利润同比增长144.89%。
3、微软,持仓占比7.75%,市盈率31.51,24年FY净利润同比下降4.35%
4、亚马逊,持仓占比5.71%,市盈率36.36,24FY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8.88%。
5、博通,持仓占比4.43%,市盈率89.27,24年FY净利润同比下降78.67%。
6、特斯拉,持仓占比3.62%,市盈率126.28,24年FY净利润同比下降62.56%。
7、Meta,持仓占比1.82%,市盈率25.14,24年FY净利润同比增长32.46%。
8、谷歌A,持仓占比2.74%,市盈率20.42,24年FY净利润同比增长20.3%
9、谷歌C,持仓占比2.61%,市盈率20.69,24年FY净利润同比增长20.69%
10、好事多,持仓占比2.47%,市盈率53.91,24年FY净利润同比增长9.92%
以上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50%,主要是信息产业,其中仅特斯拉为高端制造,前十大成分股权重非常大,整体上经营稳健,属于中低速增长。
再看看我们的恒生科技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占比64.12%:
小米,市盈率53.35,24年年报净利润增长35.38%。
腾讯,市盈率22.4,24年净利润增长68.44%。
京东,市盈率19.2,25年三季报净利润增长53.11%。
美团,市盈率25.49,24年年报净利润增长158.43%。
中芯国际,市盈率96.76,24年三季报净利润下降26.36%。
理想,市盈率25,24年年报净利润下降31.37%。
快手,市盈率14.65,24三季报净利润增长307.68%。
网易,市盈率15.68,24年年报净利润增长0.96%。
携程,市盈率17.47,24年年报净利润增长72.08%
我们看到恒生科技指数的行业分布更均衡,涵盖了信息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且净利润增速远高于纳斯达克100指数。
一个是成熟的科技指数基金,一个是高爆发的科技指数基金,怎么比较?
具体看这次的主角小米,小米正处于业务扩张期,无论是品牌持续向高端化上行,还是新零售渠道扩张,以及小米汽车要突破产能瓶颈,都需要资金支持。
小米集团高管在电话会上明确,正推进所有产品品类向高端化迈进,例如力求手机要突破6000元以上的价格区间。此外,小米集团计划持续加大硬核技术创新尤其是AI领域的投入。在渠道方面,计划国内2025年新增5000家门店,未来建成2万家小米之家;在海外,从已建的500家门店起步,逐步拓展至1万家。
再看小米的汽车业务,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总收入为328亿元,经调整净亏损62亿元。2024年,Xiaomi SU7系列交付量达136854辆,连续5个月单月交付超2万台。同时,小米集团将小米汽车2025全年交付目标提升至35万台。
你怎么给小米的汽车业务估值?你认为还需要持续投资吗?这么看的话,小米的钱根本不够用。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小米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37亿元。小米2024年研发投入241亿元,同比增长25.9%,预计2025年将投入300亿元。
24年谷歌研发支出3044亿人民币,脸书支出2540亿人民币,微软支出2056亿人民币,亚马逊支出5516亿人民币,苹果支出2085亿人民币。
AI领域也是小米绕不开的一道坎,腾讯计划在2025年将AI研发投入提高至850亿元,占其总研发投入的45%。阿里巴巴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内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云和AI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数字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
如果你把小米看做一个制造业,那确实不需要融资,应该靠自己内生性增长,但是如果把小米看做科技公司,那小米的这点钱真不够看的。
比亚迪仅仅是汽车业务,今年3月4日,比亚迪公告称,以335.2港元/股的价格配售1.298亿股H股新股,募资总额为435.09亿港元(约合56亿美元)。
小米则是手机家电两大基本盘,再加一个火热的电动车业务,但凡雷军有点野心,此时此刻一定想着乘势而上,而不是分红。
说到底,这一切的最后就是:你看好不看好中国科技的发展?看好不看好中国国运的提升?
如果看好中国,那么小米融资带来的港股调整,就是一个买入的机会,而绝不会恐慌的时候。
最后扯一下我现在的两个组合:
全球挖掘机1号大头是美债,小头是中概互联,美债的逻辑现在才算是“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时”,等美联储降息,美债才会迎来丰收期,美元一个周期大概是六七年,这意味着降息周期的美债价格上涨收益我们可以吃两三年,等吃差不多了,再切换纳斯达克指数,岂不妙哉。
指数基金自由之路大头是中概互联,小头是医药芯片白酒三大行业指数基金,至少在这一轮中美对抗的博弈中,我强烈看好中国资产,看好港股,看好中国科技,目前继续持有。
两个组合,扫码可以查看详细持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