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自2009年发布至今,游戏中已有170个英雄。自2014年起,拳头游戏放慢了新英雄发布速度,过去十年间不断对老英雄进行重做,近年还热衷于对英雄开展中型更新。因此,游戏中大部分英雄在玩法机制上,与刚发布时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基本上都能说出一两个大改的地方。数值方面暂且不提,毕竟数值调整通常依据整个赛季的变动情况或英雄胜率来平衡。
事实上,即便在最近几年发布的新英雄,设计师在机制方面也往往会进行诸多调整。像阿萝拉、斯莫德、奎桑提、泽丽这些英雄,游戏机制都经历了反复修改,纳亚菲利上周也重做了技能。至于薇古丝、米利欧这些相对较新的英雄,我们暂且不讨论,这里主要探讨前12年发布的英雄中,哪些在游戏机制方面改动较少。
——奥莉安娜
奥莉安娜是《英雄联盟》整体设计成熟后推出的令人眼前一亮的角色。她的整个英雄玩法都围绕魔偶展开,技能组十分全面。奥莉安娜堪称中单英雄的标杆,是发育型和团战型英雄的典型代表。自S2世界赛起,她就常受大赛中职业选手的青睐,但其自身强度又不会过于超标。所以,每当她的胜率出现波动,设计师往往只是调整数值,而不会改动她的机制。
——维克兹
自2014年初发布以来,维克兹在玩法上很少有改动。早年设计师热衷于英雄类别更新时,他在6.9版本与一众传统法师获得了小型调整,但核心玩法并未改变,只是增加了两个小机制。在职业赛场上,维克兹一直是超冷门角色,一年可能都难得出现5次。这种缺乏机动性的法师英雄,往往最后都被“赶到”辅助位置,而维克兹在辅助位表现中规中矩,自然也没有改动的必要。
——霞洛
不知不觉,霞洛已经是8年前发布的英雄了。由于这对情侣英雄在排位赛和比赛中一直十分活跃,我们都没意识到霞是一个相当完善的ADC模板,有爆发、有自保能力,对走位和装备要求较高。洛则是完美的辅助模板,有回血、护盾,能开团、有群控。多年来,霞洛的改动基本都是数值调整或BUG修复,从未进行过玩法更新。这主要是因为这两个英雄耗费了大量时间设计,由多名设计师共同完成,基础机制已经打磨得非常完善。
——巴德
在派克出现之前,巴德是许多操作型辅助玩家的心头好,每次在职业赛场上亮相都备受关注。尽管巴德都已经有了冠军皮肤,但真正能玩好这个英雄的玩家并不多,即便职业选手也并非个个都有很高的熟练度。巴德的机制独特且全面,设计师不敢轻易改动数值或调整玩法。目前,其最大的改动也就是13.18版本对W技能充能机制的微调。
——卡尔萨斯
作为游戏中最早的大核法师英雄之一,卡尔萨斯在前14年改动幅度极小。因为他属于机制落后逐渐被淘汰的英雄,在路人局和比赛中都很少出现,设计师也一直想不出特别好的改动方案。近年来,他较大的三处改动,一是E技能曾经能降低护甲,二是E技能的回蓝和蓝耗机制,三是对野怪造成更多伤害。这些改动幅度其实也较小,但确实让他得以进入野区,成为AP野核。
——布隆
如果说锤石是S3赛季的经典辅助,那布隆就是S4赛季的代表辅助,这两个英雄的机制都堪称完美。但实际上,锤石的机制是有过调整的,W和R技能针对多个目标的机制有所修改。而布隆的机制真的几乎没有改动过,基本都是数值调整。并且设计师很喜欢对其数值进行反复变动,比如W技能的抗性加成从每级递增变为全等级固定值,之后又改回每级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