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一辈子车的人,最后把自己开进了死胡同?"2025年春天,当江淮汽车前副总王志远被"双开"的消息传出时,某汽车论坛里这条评论瞬间收获上千点赞。这个从车间技术员一路摸爬滚打到集团高层的"老江汽人",用三十年时间完成人生三级跳,却在临退休前栽了大跟头。
1990年代,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工程研究生班毕业的王志远,可是当时汽车行业里稀缺的"高学历技术咖"。他前二十年走得特别稳——在江淮汽车制造厂从企管办主任干起,把生产流程摸得门儿清。老同事回忆,当时车间里常能看到他拿着记录本到处转悠,"连一颗螺丝钉的库存量都记得住"。
2000年前后汽车行业大扩张时期,他抓住机遇往上走。当上厂长助理那会儿,正赶上江淮从卡车向乘用车转型的关键期。有次生产线调试遇阻,他带着技术员连熬三个通宵,硬是把底盘装配误差从3毫米压到0.5毫米。"那时候王总衬衫袖口永远沾着机油味",一位底盘分厂的老师傅说。
转折出现在2010年代升任集团副总后。随着江淮与大众、蔚来等车企展开合作,这位分管采购和战略投资的老将权力越来越大。知情人透露,某次招标会上,他当着七家供应商的面摔报告:"这报价糊弄鬼呢?"但讽刺的是,后来调查发现,正是这些被他"训"过的企业,有数家通过特殊渠道与他建立了利益输送。
2025年的通报里"靠企吃企"四个字格外扎眼。有员工算过账:王志远经手的零部件采购项目,涉及金额累计超百亿。更戏剧的是,他落马前三个月还在集团廉政大会上强调"要像保养发动机一样保养党性",台下坐着的干部们此刻回想起来,怕是要感叹这"保养手册"怕是早被他扔进了废铁堆。
为科班出身的技术派,王志远比谁都清楚汽车底盘的重要性。他曾亲自带队攻克客车底盘"侧倾角超标"难题,却在人生道路上任由"廉洁承重梁"扭曲变形。调查显示,其单笔受贿金额相当于200台重卡底盘利润,这种对职业信仰的背叛,比任何技术缺陷都更具破坏性。
"发动机过热会报警,但贪婪的欲火总在静默中燃烧。"从车间技术员到集团副总,王志远前20年像精密齿轮般严丝合缝运转。转折始于2015年分管采购后,当供应商们开始称他"王校长"(江淮内部对技术权威的尊称),权力润滑剂逐渐腐蚀了纪律轴承。
某次春节竟同时收受7家合作商寄来的"保养礼包",这些标着"精密配件"的快递箱里,装的都是真金白银。
眼下新能源汽车赛道激战正酣,江淮刚推出的钠离子电池车型还在等着市场检验。但这位曾经的技术派高管,注定要在铁窗里错过这场行业巨变了。他的故事给所有车企人敲了记警钟:造车讲究四轮平衡,做人更要经得起"质检"。当智能驾驶开始接管方向盘时,我们是否也该给权力装上'自动纠偏系统'?
网友评论:
【网友@油门焊死】: 技术大拿栽在采购环节,这不就像安全专家没系安全带?
【网友@扭矩人生】: 查查那些"合格"的劣质零件,最后装在了多少辆车上?细思极恐...
【前供应商匿名帖】: 当年他训人的视频还在行业群里流传,现在看简直是"反腐教育片"
【车间老工人留言】: 厂门口"品质是企业的生命"标语该换成"廉洁是品控的第一道工序"
王志远的案例让所有人都在追问:在这个新能源汽车可以自动识别路障的时代,我们的监督体系能否比人的贪欲更快预警?
按下转发键的这一刻,我们都该想想——你手机里正在充电的电动车,和某些人失控的人生,是否用着同款"漏电保护装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