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评线】南海时评:逐梦沃野,让更多“新农人”拔节而生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要求,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而让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创意更好成为“新农人”的标配,终身教育体系正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培养新农人,不仅要让他们懂技术,还要有市场思维、风险意识、长远眼光。乡村振兴,不仅是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还需要让特色产业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避免出现同质化竞争。例如,樱桃种植,分早中晚几季,如果能赶在上市高峰期前采收,或者在供不应求时及时上市,同样品质的樱桃就能卖出更好的价格。当然,除了有技术,还需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洞悉当下市场发展的规律,才能推动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顺。
培养优秀的“新农人”,也需要因材施教和“地头指导”,才能确保更多“新农人”成长为乡村振兴的主角。因此,一方面,要围绕农业政策解读、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农产品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从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到无人机植保、智能灌溉系统等精准农业技术实操,再到利用电商平台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策略,打开他们的思路,让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为各地区的“田秀才”“土专家”们交流探讨搭建舞台,结合各自优势来改变以往传统种植养殖模式,走出一条生态循环农业、数字农业转型的新道路。只有更加专业的培训和交流,才能让“新农人”更符合时代发展所需,成为乡村振兴的中流顶柱。
对于广大“新农人”而言,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农业领域发展日新月异,更需要保持学习的热情、敏锐的洞察力,关注行业最新前沿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定期参加各类农业展会、学术研讨会,才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综合素质,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逐梦沃野,让更多“新农人”拔节而生。在这个大有可为、大有能为的时代,广大“新农人”只有不断学习、努力奋斗,才能在农业领域大展拳脚,为乡村振兴积蓄磅礴的力量。(章松佳)(章松佳)
(南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