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科技 《凤凰车研所》出品
作者|李治钦
2025年,国产汽车冲击高端市场迎来标志性节点,多款百万级车型相继登场,其中仰望U9、尊界S800以及蔚来ET9备受瞩目。这些高端车型均将底盘悬挂系统作为核心亮点,宣称具备颠覆性优势。部分车型展现出卓越的越障能力,有的则凭借出色的平稳性仿佛能“凌波微步”,更有车型能载着香槟塔平稳通过减速带。
本期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三家车企的悬挂技术特点,以及哪家的技术更为先进。此外,凤凰车研所还将分享试驾蔚来ET9的真实体验,一同探究这种被誉为“未来”的悬挂形式,是否真如宣传中那般神奇。
要讲清今天的话题,我们先简单了解下汽车悬架的核心作用。汽车悬架作为连接车轮与车身的关键机械系统,主要承担着缓冲路面冲击、确保轮胎抓地力以及维持车身稳定的任务。
通常而言,汽车悬架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和减震器三大部分构成。其中,弹性元件与减震器是减缓纵向冲击的主力部件。
从外观上看,外部的弹簧即为弹性元件,而内部的则是液压减震器。弹簧的工作原理较为直观,它能够在受压时吸收冲击能量,并在回弹时释放能量。
然而,弹簧的卸力过程相对缓慢,若仅依靠弹簧,车辆便会出现晃动不稳的情况。此时,减震器便发挥了关键作用,它能够使这一过程趋于平稳。减震器通过流通阀来限制内部油液的流动速度,进而产生阻力来消散冲击带来的动能,从而有效提升乘坐的舒适性。这便是最为基础的被动悬架系统。
不过,这种传统悬架存在一个明显缺陷,其阻尼设定是固定不变的,缺乏可调节性。鉴于实际道路状况复杂多变,单一的阻尼设定显然难以同时应对大颠簸、小颠簸以及不同驾驶风格(如舒适偏好与运动偏好)的需求。因此,工程师们开始探索让悬架具备主动调节能力,即根据路面状况或驾驶者的习惯自动调整阻尼。
在这一领域,德国的采埃孚公司推出了CDC减震器,而美国的通用公司则研发了MRC减震器。这两款减震器均通过动态调整内部阻尼,使悬架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的行驶工况。具体而言,CDC减震器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一个可变孔径的针头,当“针头”孔径较大时,阻尼液流动速度加快;孔径较小时,阻尼液流动则减缓。而MRC减震器则利用具有磁性的阻尼液,通过改变减震器内部的磁场强度,来调节阻尼液的粘稠度,进而控制其流动速度。
接下来我们要进入正题了。目前,行业内已达成共识,未来悬架的发展将主要聚焦于两大方向:智能化与主动化。
在智能化方面,悬架系统将通过摄像头、雷达等感知硬件,实时判断周边环境,并提前调整悬架设定,以适应不同的路况。而在主动化方面,诸如仰望U9、小米等车型所搭载的悬架系统,以及那些能够载着香槟塔平稳通过减速带的悬架技术,均属于主动悬挂的范畴。与传统的被动悬架相比,主动悬架不仅能够被动地压缩和回弹,更能主动发力。它能够通过监测路面状况和车辆状态,主动调节阻尼和刚度,从而实现更为柔和的滤震效果。
智能化与主动化的结合,将使悬架系统能够主动观察路面并实时调节,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即使车轮不断应对路面变化,车身也能保持平稳如泰山。那么,在这一领域,谁是先驱者?谁曾一度领先?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奔驰的魔毯底盘以及E-ABC 48V主动悬架系统。
魔毯底盘技术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它能够通过前风挡摄像头预瞄道路情况,并据此改变悬架阻尼,有效化解大的冲击。而E-ABC系统,其最经典的应用场景便是车辆“跳舞”,展现了其卓越的主动调节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奔驰在悬架技术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但在某些发布会上,其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这或许是因为,例如迈巴赫S680等车型并不能选装魔毯底盘。
正如雷军所言:“我们不如别人的,我们不会拿出来说。”这也提醒我们,在评价一个品牌或技术时,应全面客观地看待其优劣势。
实际上,主动悬架领域还有另一位先驱者,那便是以音响技术闻名的BOSE公司。早在上个世纪,BOSE便推出了配备独立动力源的主动悬架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改变阻尼,还能调节刚度,甚至具备跳跃功能。纵观主动悬架的发展历程,一个显著的趋势是其“主动”能力持续增强。从最初的改变阻尼,到后来的主动调节,其发展方向始终是追求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强的作动能力。
基于这一逻辑,当前市面上的悬架形式可大致划分为几类:“螺旋弹簧”、“螺旋弹簧+CDC”、“空气弹簧+CDC”、“空气弹簧+(CDC+液压缸)”以及“电磁悬挂”。以蔚来ET9的天行底盘和仰望U9的云辇X为例,它们可大致归类为“空气弹簧+(CDC+液压缸)”。
不少人认为,蔚来ET9所搭载的主动悬架技术是师承自BOSE。早年间,BOSE确曾研发出一套主动悬架系统,但因设备难以实现小型化,未能实现大规模量产。后来,这项技术被一家名为ClearMotion的创业公司所收购,而蔚来则是这家创业公司的主要投资方。然而,这一说法其实并不完全准确。
ClearMotion确实是蔚来ET9的悬架系统供应商,并且也收购了BOSE的相关技术。
但真正在技术原理上与BOSE相似的,实则是比亚迪的云辇Z悬架系统。这两套系统都将线性电磁电机直接用作减震筒,其工作原理与磁悬浮列车颇为类似。它们的独特之处在于,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弹簧,仅通过调整电流来改变磁场强度,进而实现车身高度的调节。同时,磁场强度的大小也直接决定了避震阻尼的大小,二者呈正比关系。
ClearMotion 的cm1,官网上清清楚楚的写着电控+磁流体,磁流体我们前面讲了,最早是通用做的,通过改变黏稠度,调整阻尼力度的产品。但是只有磁流体显然不是我们说的全主动悬架,还要引入对路面和车身的感知,并且和空气弹簧相结合。
蔚来ET9和仰望U9所搭载的云辇X悬架系统,在结构上与ClearMotion的CM1有着相似之处。两者均为阻尼器增设了一个腔室,用于容纳避震油液,并通过油泵的输入或抽出操作,实现悬架刚度和阻尼的动态变化,从而主动补偿路面对于车轮的激励。这种设计使得车辆在起步、停车时能够有效抑制抬头、点头现象,在高速转弯时减少侧倾,甚至还能实现一些特殊功能,如车辆“跳舞”或载着香槟塔平稳通过减速带。不过,尽管蔚来ET9和仰望U9在悬架技术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两款车的市场定位截然不同,因此其悬架系统的调校和取向也必然存在显著差异。
至于尊界S800是否已运用主动减震器,目前尚无确切消息。若尊界S800未采用主动减震器技术,那么其悬架系统应归类为空气弹簧与CDC的组合,从硬件配置上来看,相较于蔚来ET9和仰望U9所搭载的全主动悬架系统,尊界S800在悬架技术上可能略显逊色。
尊界S800所搭载的途灵龙行底盘与时空推理悬架系统的核心优势,在凤凰车研所看来,更多地体现在其与华为AD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深度融合上。借助车上配备的高清摄像头、激光雷达以及毫米波雷达等先进传感器,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地形的更为精准感知。
以之前备受关注的“踏水无痕”视频为例,凤凰车研所认为,这更多是通过增加悬架的回弹阻尼、降低回弹速度来实现的,而非主动悬架直接收回车轮。当然,若出于宣传考量,主动悬架系统完全有能力应对更宽的水坑挑战,而不仅限于当前所展示的长60厘米的水坑。
那么,相较于国外同类车型,国产这几款旗舰车型的优势究竟体现在何处呢?我们认为这主要集中在国产车一贯的强项——电子电器架构以及辅助驾驶技术方面。
相较于国外车型传统上采用多个ECU分别控制不同功能的做法,蔚来ET9、尊界S800等国产旗舰车型将算力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芯片上。这种设计虽然可能带来芯片损坏时维修成本较高的弊端,但其优点在于算力得到了数量级上的显著提升,从而能够进行更为精细的计算和更为复杂的控制,进而实现更为出色的主动悬架效果。
此外,加上我们智驾上的领先,也让新势力车企们,可以获得更好的预瞄效果、软件协同。若再添一项优势,那便是我国强大的制造能力。以前这些技术,就算是听过见过,但你大概率没用过,但只要我们能制造,那就算你现在用不上,几年过后,它也会成为配置单里的标配。
有人或许会将此视为技术跟随,这可能并非简单的模仿。要知道iPhone也是对供应链整合后的产物,谁知道将来回顾此时此刻,会不会是主动悬架的iPhone4时刻。
那U9、ET9、S800三台车的悬架谁更先进呢?在当前阶段,就主动悬架的技术水平而言,U9与ET9似乎有更强大的做动力。不过,U9的市场定位与其他两者存在差异,尊界和ET9的定位更为相近。
ET9的主动悬架目前主要依赖内置陀螺仪进行控制。该陀螺仪能够感知车辆在三轴方向上的运动状态,进而促使主动悬架实现快速调节。目前所观察到的ET9底盘各项性能表现,均是在未启用预瞄功能的情况下达成的。
ET9的悬架在实际使用中效果究竟如何呢?实际驾驶体验与用于展示悬架性能的香槟塔演示模式存在明显不同。驾驶ET9时,能明显感觉到它与传统车辆存在差异,但绝非毫无路感。
相反,车辆支撑性十足,路感反馈清晰。在连续一个多小时的山路驾驶过程中,能逐渐体会到,ET9的悬架系统有效削减了以往测试悬架滤震时Z轴方向的波峰与波谷。事实上,这款车堪称凤凰车研所驾驶过的蔚来车型中最具运动感的,其对余震的过滤效果极佳。无论是急加速还是急刹车,车身都不会出现明显的俯仰动作;过弯时,侧倾幅度也得到有效控制。
从ET9飞铁锈坡的录像可以看出,ET9并非真正实现悬浮于空中将起伏路面变为平地,而是采用了“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在车辆上坡过程中,空气弹簧发生压缩。当到达坡道尽头时,按照常规情况,悬架会经历拉伸、压缩、再回弹的过程,并伴有一个卸力的阶段。
然而,ET9所配备的主动悬架在拉伸之后,似乎对车身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好似大幅增强了避震阻尼,使得车身能够缓慢且线性地下降,从而避免了后续的压缩、回弹以及余震现象。
在下坡时,情况则更为有趣。当陀螺仪检测到前轴存在坡度时,主动悬架仿佛将前车身先行顶起,如同稳定器一般帮助车身找平,随后车身再缓慢下降,有效卸掉了冲击力。实际上,这是主动作动与阻尼变化协同作用所达成的效果。
一句话概括一下,现阶段ET9给我的体验,绝对不是魔法般的神奇,但确实有些魔术般的特别。因为主动悬架+后轮转向+线控方向盘,让我真心觉得,这台巨大的D级车,是我开过最好开的蔚来。
而且这是在没有结合预瞄的前提下,实现的效果。因为新车新平台新芯片的切换,我开的时候,预瞄功能,包括智驾功能还不可用,所有体验都是基于车上的陀螺仪。我非常期待它结合预瞄之后,和尊界S800之间,会有多少体验上的差别。
也欢迎大家聊聊你们对ET9和尊界s800的看法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