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 榜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院长、教育部中医内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商洪才研究员再次上榜。这是继2020年起商教授连续5年上榜,展现了我院在中医学学科领域的学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据悉,2024年度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以收录了全球980多万篇学术会议论文,22万本书以及全球5大专利机构4400万条专利信息的全球权威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统计来源,覆盖了教育部10个学科领域、83个一级学科,上榜共计6388人,来自547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
该榜单采用多种指标,系统性地展现了中国学者在学科领域内的科研贡献与创新价值,系统性地展示了中国科研领域的人才分布现状,而且精准呈现了各机构、高校优势学科构成及学术影响力,以及在关键技术研究和各重点领域的顶尖人才。
此次榜单进一步优化并更新了教育部一级学科分类映射,使得中国学者学科归属、学科表现等方面的数据更加直观、系统地展现,且让更具中国区域特色的细分学科领域中有卓越表现的学者进入到大家的视野中,其中中医药领域中医学:2024年上榜22人,中西医结合:2024年上榜21人,中药学:2024年上榜45人。与此同时,榜单反映出的优秀选题方向和研究方法,不仅是高校/机构学科实力、学术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吸纳培养高质量人才、促进与国内外顶尖研究团队合作的重要参考。
商洪才研究员简介
现任教育部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万人、岐黄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科技部创新推进人才等计划。
商洪才研究员致力于循证中医及数智中医研究,以方法学创新突破中医药传承发展瓶颈,聚焦群体化循证规范与个体化中医辨治的融合,建立中医药循证研究“四证”方法学体系,覆盖高质量证据从产生到应用全链条,加速中医疗效优势证据的生产与转化。
主持EXIT-SEP、DIRECTION、AUGUST-AHF等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明确了多项国际认可、中西医共识的高质量证据。提出“数据筑基,智慧引航”的数智中医发展理念,主持建立广义望诊数智赋能技术体系,提出中药循证毒理学及中药数智融合研究新模式,并建立了相关智能研究方法与工具。主持“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重点、杰青等项目1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授权发明专利17项,软著11项。在BMJ、Ann Intern Med、JAMA Intern Med、STTT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SCI他引6174次,中文他引5342次。
“中国高被引学者” 方法论
爱思唯尔 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在制作过程中,从多个维度观测学者指标,优化了学者学科归属和相应判定的方法。整体入选条件保持不变。该榜单基于以下条件,分析中国学者的科研成果表现:
1、Scopus收录的科研成果发表署名机构为中国(大陆)机构的作者,且现职工作单位在中国,包括非中国籍和非华裔学者。
2、仅统计上述学者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科研成果。
3、根据Scopus教育部一级学科分类体系进行上述学者的科研成果分类。每个学科上榜的学者数量与Scopus收录该学科中国机构署名的作者数量相关。
4、在榜单统计的上述学者(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文献)需要满足:
·被收录文献数一篇以上(不含)
·被收录文献的总被引次数达到本学科阈值条件
·至少有一篇全球前1%高被引文献,或学者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文整体FWCI高于1。
学者就职机构认定:以Scopus学者档案信息中的现就职机构为基准,同时结合已确认的学者或相关机构主动反馈和申请的机构调整记录,最终确认榜单中入选高被引学者的现职机构。
文/孙琛琛
审核/郭翔宇
审阅/商洪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