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上坟祭祖的日子,在这个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思念和哀思的日子里,人们怀揣着对祖先的追思,纷纷前往山上去扫墓。
清明节扫墓的时候,通常都是会带上一些瓜果、酒水等供品去祭拜。然而,供品的选择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在民间有这么一句俗语:“清明扫墓,不带6果”。
具体是指哪6种水果?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千万别带错!
一、谐音不好的水果
中国人非常注重谐音问题,好的谐音自然让人欢喜,不好的谐音就会让人觉得晦气。在扫墓、祭祖这个关键时刻,尽量不要拿谐音不好的水果。
比如:
1、梨(离):谐音"分离",暗喻家族离散。
2、柿(失):柿子谐音“失子”,关联丧子之痛的联想。
3、桑(丧):直接关联丧事谐音。
4、桃(逃):隐含逃避责任的负面联想。
谐音禁忌和自己所在区域会有所不同,在台湾地区,就连苹果也是属于禁忌的。
二、多籽的水果
籽和"止"谐音,代表着“终止”,寓意着家族的运势停滞。一般来说,多籽的水果都是出现在婚礼上面,代表着“多子多福”。但是,出现在丧葬的场合就不合适了。
俗话说:"一个籽儿一条心,供桌摆上乱祖宗",如果在祭祖的时候出现了多籽的水果,是会被长辈批评的。
因此,扫墓祭祖的时候,尽量不要带多籽的水果。比如:西瓜、芭乐、石榴、哈密瓜等等。
三、成串的水果
扫墓、祭祖不能带葡萄、荔枝、龙眼等成串的水果。在喜庆的日子里面,这是好事成串的好寓意。但是在清明节这个哀伤的时刻,就有“成串”离世、“团灭”的意思。
俗话说:“一串供果三代穷,两串水果断子绝孙”,这句话虽然很夸张,但是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寓意有多不好。
四、气味浓烈的水果
说到气味浓烈的水果,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第一个水果就是“榴莲”。
为什么不能拿气味浓烈的水果当供品,原因也是很简单。刺激性的气味,会打破祭祀的庄重氛围。在祖先看来,这是拿着“生化武器”来进攻。
关于气味性浓烈的水果,民间有这么一句俗语:“臭果上供,三代受穷”。
五、空心结构的水果
什么叫“空心”?就是没有心的意思,代表着无心来祭祀,暗指没有诚意,也有没心没肺的意思。
常见的空心水果有:莲雾、哈密瓜、木瓜、香瓜等等,挑选供果的时候尽量避开。
六、品质不好的水果
如果拿着歪瓜裂枣,甚至是腐烂、破损的水果去祭祖,那真的是太敷衍了事了。坏果子活人吃着都可能会拉肚子,拿去祭拜祖先,这种做法实在是大不敬。
宁愿东西少一点,或者抓一把野花去祭扫,也不要拿着品质差的瓜果去充数。
文末总结
清明扫墓祭祖的时候,该避的雷还是得避,那些花里胡哨的水果还是留着自己吃就好。推荐苹果(平安)、橘子(吉祥)、香蕉(思念)等传统认可的水果,既符合民俗心理,又避免文化误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