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和风与乐土
展期:2025.2.22-4.15
地点: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广袤的大海,荒诞的火焰,坚毅的淘金者和不可触及的风,项楠的绘画展开了一幅幅安宁、静默,却胸怀宽广的画面。
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正在举办的“和风与乐土”展览,呈现艺术家跨越十余年的创作,这些丝毫不被单一主题束缚的绘画,却探索着完全相似的内在价值——如艺术家本人所言:“我的工作多了一些苦涩和对于外部世界与画面之间调节的艰辛。”这或许正是当代绘画中一种久违失传的刻苦精神:剥离开绘画的图像来源,艺术家究竟该如何探索绘画的深刻过程?在面对世界的表象与意志的不屈之间,绘画应以怎样的问道精神作答?
项楠的作品展露出他的艺术探索方式:专注于绘画本身的过程。他将对于图像思考的过程实实在在凝聚于作品之中,每一笔堆叠,每一处停顿,甚至每一道随手刷过的空隙,他交付于我们的不再是某种固定的视觉效果,而是能“看见”绘画深度的机会。他笔下的大海,漫天砂石的山脉,是每个人都熟悉又陌生的真实存在,这些场景并非意在从某个关于绘画的新颖观点出发,而是源自艺术家质朴本真的求索,是艰难而深远的攀登。也正因为这些画面令人熟悉得不需要再次解释,我们才把目光凝聚在主题之外,作品本身之中。
在《门童》四联奏和《和风与乐土》系列里,项楠将精确的人物与不可能存在的风景相融合,使两者在适与不适之间的动态变化中,逐渐摆脱具体细节的拘谨,而将彼此交织出的意境推向情感表达与心理探索的极限。这种在真实与灵感之间自由游走的平衡,使绘画延展为更深刻的思考,从而引发了对“真实”概念的全新定义。
而他探索已久的《海景》和《淘金者》系列里,借助绘画的过程,我们感受到艺术超越个人意志与欲望的可能性——艺术赋予个体暂时脱离生存苦难的机会,重新捕捉对世界本质的深刻洞察。这些风景不是麻木不仁的,我们的内心碰撞在他交错的风景里,在那些不可能、不可知的状态里,个体不再受制于个人的欲望和痛苦,而是与世界欲望的普遍理念相连,我们都在求索问道,亦都渴望在此过程中奋力一搏。内心深处的焦虑和负重在绘画的过程中得以释放,这让他的创作过程不仅关乎个体情感的表达,更是对人类普遍精神状态的深度探索。
项楠的绘画无疑也是浪漫的,他早期的一组抽象风景《云》《山谷》《漫长的告别》《晚风》,宛若飘荡的思绪,围绕着对于自然、情感与精神世界的探讨。而《科尔沁的山》则令人联想到文学作品中的风景:“这里没有水只有岩石;岩石,无水和沙砾的路;路在山岭间盘旋而上;山岭乱石嶙峋而无。”项楠留有余地,用抽象作品保留了一份艺术里对于现代世界的迷茫。正是在抽象和具体之间,艺术才能阻止事物变成僵化的“存在”。
项楠的绘画,像一把浪漫的尺,时时敲打观者回归画面,回归当下,体会与绘画的共鸣。在我们对熟悉事物丧失耐心时,不要忘记也许在最熟悉的风景里隐藏着全部的秘密与智慧。有时候,你之所以看不到,只是因为你不够像他那样耐心而已。
夏杰
供图/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编辑/胡克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