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又一个时代浪潮铺面而来,未来几年将席卷全国。
前段时间,民政部的负责人在《学习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即将探索“人口收缩地区行政区优化”的路径。
原话是这么说的——
围绕提升行政资源配置效率,探索人口收缩地区行政区划优化路径。稳妥优化基层行政区划设置,为基层优治理、促发展赋能增效。
这个提法,让人口收缩地区的行政优化和区域调整加快了进程。
“人口收缩地区”这个概念是在2019年4月提出,提出之后就引发了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注意。在前几年国家发改委就人口收缩地区的调减就提出了要审慎研究的指示。
而今从审慎研究到探索,证明人口收缩地区的行政优化被提上了日程。这件事是未来几年的大事。
人口收缩地区,顾名思义指的是人口净流出的城市和地区。
根据泽平宏观结合七普数据的统计,过去的十几年,人口的集聚速度在明显加快。
以地级以上城市市辖区、县、县级市为基本单元,可以将内地的县级行政单位细分为2177个地区。在这2000多个地区里面去统计人口流出的占比,能看出很多问题。
如果按照地域来分,人口流出最多的是东北。
2010-2020年这10年,东北人口流出地区的个数占比从66%增加至90%。换句话说东北90%的地区都是人口净流出地区。
其次人口流出比较厉害的区域是中部。
相较于前十年,2010-2020年这10年中部的人口流出地区占比从67.4%上升到了83.5%。
再往下是西部和东部。
西部的人口流出地区从64.8%增加至76.8%。而东部区域的人口流出地区就占比较少,2010-2020年相较于前十年,人口流出地区占比从57.5%增加到69.4%。
东部区域,更加确切地说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如同磁铁一样,吸引着全国的人口。
如果从城市能级来看就更明显了。能够非常明显的看出来一二线城市对低线城市的虹吸。
如果按照一二三四五六线城市来看人口的流出。
结合最近一次的七普数据:
一二线城市没有人口流出;
三线城市人口流出地区占比15%;
四线城市人口流出地区占比57%;
而五线城市人口流出地区占比高达83%;
六线城市人口流出地区占比高达86%。
基本上四线城市以下的地区人口流出地区都占半数以上。
这还只是七普数据的对比,而现在距离七普已经5年,人口从低能级向高能级城市流出的趋势更加严重。
这两年流行各个区域正在东北化。有说山河四省正在东北化,有说四川正在东北化,最近竟然还有说江苏正在东北化。
全国重点城市熠熠生辉的抢人大战背后,是多数黯然失色的人口净流出城市和地区。而这些城市和地区,也因为人口的净流出导致出现了产业空心化、资源减少、基础设施老化、增长乏力等问题。
这些问题,正在悄然之间改变着人口收缩型城市和地区的经济生态。
2
全国多数人口净流出城市和地区的经济生态确实在改变。
根据国家发改委2024年的数据显示,中西部县域产业园的平均空置率已经高达了43%。而在人口净流出超过20%的现成,这个数字更是高达57%。
2016年之后的棚改货币化安置,让三线以下的城市借助房地产行业红火了一把,但是房地产的潮水退却之后,三线以下城市的产业和就业短板就显现出来了。
缺乏核心产业和配套、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技能不足、人口外流严重、基础设施落后。
上面这些问题困扰着三线以下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县域城市,除了广大的农村,整个县城的经济生态就由体制内供养群体、个体商户、低层次的制造业组成。
3
虽说探索人口收缩地区的行政区划是个新的提法。但是人口收缩区的调整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
几年之前,人口收缩地区的调整主要在乡镇级别。如四川、贵州、湖南、陕西、山西、山东等省进行了批量的乡镇级别的区化调整。
撤乡并镇、合并乡村在过去的时间里搞得轰轰烈烈。
根据农办的数据,过去40年来我国自然村的数量减少了150万个。大量的乡和村庄被合并。
而这一次的人口收缩区域机构行政区划主要是集中在县域及以上的城市。
这种行政区化的调整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合并,一种是机构改革。
2024年二十大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到了稳妥推进人口小县机构优化,由此将此事提上了日程。
在此之前,山西已经开启了人口小县的机构改革。
2020年以后,山西分两批推进了6个人口小县的改革试点,这6个小县包括忻州市河曲县、临汾市浮山县、太原市娄烦县、吕梁市石楼县、晋中市榆社县、长治市黎城县。
这些小县都是常住人口不足20万的小县,而这次改革精简了县级各部门的序列。
比如河曲县,改革之后原有的36个机构整合为了22个,事业单位由186个整合为40个。
另一种采取的是合并方式。比如苏州合并沧浪区和平江区,南通合并崇川区和港闸区设立崇川区。这种主要是对市辖区的合并。
总之,不管是对市辖区的合并,还是对县域机构的调整,这一波人口收缩区域的大调整已经不可避免。
经济、人口和产业都随之发生的变化,那人口收缩区域的行政和机构编制必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由此才能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能够让本就乏力的区域经济减轻财政包袱,也能让全国的经济资源随着人口进行更加合理的分配。(米宅)
本文源自:行业资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