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医学那么好,还是有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学医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分数不够。因为大概要500分,最少要550分以上。像河南省,550分以上的考生应该不会超过20%。就是大多数孩子,纯粹是分数不够,和想不想没关系。
很多人都说学医难,这怎么理解呢?
学医的难要分开看,就是一件事难意味着不容易做,但有些事只是不容易做。比如我有100万,让你数钱。你说难不难?有一个亿呢,数不过来是不是难?但这种难,是不是只要花时间就能解决?
但是让你挣一个亿呢?那几乎不可能了。我让你数一个亿,一块一块数,你有没有算过,一个亿一个数字,你123456去数,要数多少时间?
要数三年多,我特地算过这个。但这事情很难吗?就是让你挣一个亿,估计比数更难。说难它也是分程度的。
所以医学的难要分开看。医学的难只是说辛苦,但是只要花时间,只要有态度,照样能突破这个关。说真的考上那种北协和南湘雅的孩子,能把医学这条路走通,比如花10年时间。
一个二本的孩子按这条路,比如二本孩子考不上协和,把你保送到协和,协和的课本就学不会吗?不一定。所以对于很多医学的难,主要在于记忆和背诵上。一本书那么厚,一个学期好多这种大厚本书,而且这本书,你发现也没有侧重点。
比如像我们计算机,学计算机时,如果想从事软件工作,像C语言、C++、Python这种语言,可以重视一下,军事理论、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相关实验,明确知道不干那个活儿,这课就可以放轻松,考60分就可以。
但是医学不存在这种,所有课程都要认真学。就是说需要大量记忆和背诵,又没有特殊侧重点,难在这儿。但是这个难,在理解方面并没有多难,跟数学物理不一样。数学物理就算给你10年时间,一直学,感觉能考奥林匹克竞赛拿一等奖吗?
不一定吧?但是医学课本,给你10年时间,是可以吃透的,再笨记下来总可以吧,就跟很多高考孩子回去复读一样,还能提分。很多不是学新东西,就是把老东西再熟悉熟悉,熟练而已。所以医学这个难,要区分开,它跟计算机那种难,像数学物理,如果真感觉难,再努力可能都很难突破。但是医学的难,只要大量记忆,只要有抗压能力,态度端正,这个难是可以突破的。
学习周期也很长。那就算个账,假如都按研究生算,计算机读完研之后多少年?7年了吧?医学是5 + 3,8年,还有规培。你可能没了解过,三年研究生期间可以去规培考职业证,然后就算再多个一两年时间,也不算很多吧?
因为学医这条路跟计算机不一样,计算机本科毕业,头几年就可以挣钱,挣大钱了,但是医学是在35岁之后发力,越老越吃香,靠经验和积累。所以既然选择学医,要做好长久战的准备,做好积累的准备。所以时间我认为学医不是问题,它回报也很大,回报率也很大。
但是医院不好进。医院要分层次,如果去省三甲医院,每个省市的省三甲医院,基本上得是博士起步,首先得读到博士。各专业博士都不好考,医学博士可能也不好考。
第二个,医学读不到博士,研究生读研概率还是挺大的,平均考研率在40%以上,最起码能去县级或者市级单位。一个医生一年拿个一二十万,在当地生活水准很高了。所以医学收入跟地域相关。
在北上广深,可能年薪百万,在省会级城市可能几十万,在县级城市可能一二十万,但都会比当地平均工资翻几倍以上。所以这个,量力而为,不管医院难进不难进,看看学校是什么层次,能读到什么层次的研究生,就去什么层次的医院。其实这比学计算机、电子等,我认为还是要好一些的。
学医唯一确定的,家长懂不懂规划,有没有认知,其实都无所谓,只要孩子学了,记住一件事就行,好好学习,死命学,往死里卷,就这一条路,不用讲拼资源、拼人脉、拼出国留学、拼规划,不用拼这些,只拼态度就行了。现在作为普通家庭的孩子,能拿出来的是什么?钱拿不出来吧?能拿出来的就是时间和态度。
所以很多家长对医学有纠结、畏难情绪,因为要的东西多呀,又要钱,又要社会地位,又要稳定性,要的东西多,就感觉难。这个社会没有既要又要的,得到的东西一定有付出。
所以医学在得到和付出之间,是1 : 1的关系,已经很好了。有很多方向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比如同样是600分,学医,至少努力读个研究生,能保证在县级医院有份工作,最低县级医院有份工作。但是600分学个金融,能保证在县级银行有编制吗?不能!所以医学的投入回报产出比,我认为对于普通家庭还是相对比较公平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