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此前访问香港,并做公开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已做好可能被逮捕的准备,并否认了国际刑事法院对他的指控。据媒体报道,日前,国际刑警组织对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发出红色通缉令,菲国内的警察等部门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杜特尔特前往香港,在香港湾仔修顿场馆出席活动,为其所属政党的参议员候选人拉票。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菲副总统、杜特尔特之女莎拉也到场致辞,约有2000多名在港菲律宾人入场参加大会。
据环球时报援引菲律宾媒体报道,杜特尔特日前从境外返回抵达马尼拉国际机场后被警方拘留。此前,菲律宾总统府确认,国际刑警组织马尼拉分局已收到国际刑事法院 (ICC) 对杜特尔特的逮捕令。杜特尔特早前则表态称,他已做好可能被捕的准备。近几个月来,杜特尔特与马科斯家族间的“权力之争”持续升级。此前,菲律宾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在其领导的民主人民力量党集会上,喊出“保护莎拉”的口号。此时,距离菲律宾众议院通过针对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弹劾案,仅过去8天。
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资料图)
这次杜特尔特被拘留,菲律宾警方动员至少7000名警员参与行动。此外,去年10月,菲律宾参议院公职人员问责与调查委员会也对杜特尔特领导的“禁毒战争”展开了调查。随着杜特尔特被拘留及菲律宾现政府的积极配合,相关移交程序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展开。如果杜特尔特最终被移交给国际刑事法院,根据《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规定,适用有期徒刑不得超过30年,仅在犯罪极为严重的情况下才能判处无期徒刑,排除死刑的适用。
这一事件看似是国际司法程序的延伸,实则是菲律宾国内权力斗争与地缘博弈的集中爆发。小马科斯政府以“履行国际刑警组织义务”为名,在“红色通缉令”仅有菲律宾媒体报道,目前仍未获国际刑警组织证实的情况下,连夜将杜特尔特移送出境,其行动之仓促、手段之强硬,暴露了背后的多重隐忧与政治算计。杜特尔特被捕的直接导火索是所谓的“红色通缉令”,但国际刑警组织至今未公开确认这一文件的存在,存在伪造的嫌疑。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资料图)
菲律宾国内有大量声音质疑,小马科斯政府此举是出于政治斗争,因为小马科斯曾站出来回应质疑时,明确说是根据国际刑警组织的“红色通缉令”。可如今这份所谓“红色通缉令”,在合法性上存在巨大漏洞,甚至可以说该“红色通缉令”是小马科斯政府伪造下的产物。如果小马科斯政府被坐实故意伪造“红色通缉令”,局势将瞬间反转。杜特尔特作为菲律宾前总统,是菲律宾国家的代表,伪造通缉令逮捕前总统,严重损害菲律宾国家主权,甚至可以用“叛国”和“政变”来形容。
在专机抵达荷兰机场之前,杜特尔特在飞机上录了一段视频,他表示:“这将是一场漫长的法律诉讼,对于过去发生的一切,无论是什么,我都会站在我们的执法与军队面前,我之前对警察和军事人员说过,你们做好自己的工作,我来承担责任。我要告诉你们,我将继续为菲律宾服务,如果这是我的命运,那就这样吧,谢谢。”在这段视频中,老杜对菲律宾前途与命运的担忧,体现在他苍老与坚毅的面容中,短短一段话,道出他的无奈与无力,有一种深深的宿命感,但这让老杜殉道者形象愈发深入人心。
国际刑事法院(资料图)
杜特尔特事件在国际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让国际刑事法院的公正性再次成为众矢之的。长期以来,国际刑事法院被指责在司法行动中存在明显的双重标准,在涉及西方国家及其盟友的案件时往往态度暧昧、处理不力。而对非西方国家的案件却积极介入、态度强硬。在菲律宾国内,杜特尔特事件加剧了国内政治的分裂。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执一词,社会矛盾有进一步激化的风险。在国际舞台上,菲律宾的外交政策是否会因这一事件发生重大改变,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