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刚刚提到了减少对华关税的可能性,他以TikTok为筹码,向中国提出了一笔“交易”。简单讲就是,只要中国同意将TikTok出售给美国公司,那么他将考虑降低美国的对华关税。
【特朗普提到了削减对华关税的可能性】
特朗普的原话是这么说的——可能会给中国“一点关税削减”或者其他什么措施,来完成TikTok相关资产剥离一事。
但同时,特朗普也显得有些不甘心。在他看来,虽然TikTok的规模很大,但每一点关税都比这家公司“更有价值”。
特朗普声称,关于TikTok一事,现在有两个结果。一是达成某种形式的协议;二是维持现状,继续拖下去。关于第二个结果,他补充道:“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回顾前两个月特朗普刚上台的时候,他就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把针对TikTok“不卖就禁”的时限延长到了4月5日。在那之后,有关TikTok的风波似乎暂时平静了下来。不过,随着临近最后期限,相关情况再次进入了外界视野。
【特朗普表示,他可能会降低对华关税,以帮助完成 TikTok 交易】
很显然,特朗普在该问题上开始施压了,并将之与对华关税挂钩。这似乎传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如果中国这边愿意在TikTok上让步,特朗普政府也会在对华关税上退一步。这也是特朗普非常喜欢挂在嘴边的“交易”。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TikTok原本在美国进行着正常的经营活动,然而拜登政府却打着所谓“国家安全”的旗号,对其出台禁令,整件事情完全就是莫须有。担心TikTok危害美国国家安全是假,掠夺中国企业资产和技术是真。
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也是如此。芬太尼问题是假,对中国搞极限施压是真。
【特朗普对TikTok有想法】
说到底,在这两件事情上,美方的所作所为本来就是错误的。特朗普如今不打算纠正错误,反而试图让中国为美国的错误行径埋单,这种想法从一开始就站不住脚。
这其实就是自诩“谈判高手”的特朗普惯用的一套手段。既然自己手上没有筹码,那就凭空制造,再以此向目标施加压力,最终迫使别人接受不利于自己的条款,得到特朗普希望看到的结果。
关于特朗普政府对TikTok的最终期待,美国副总统万斯之前其实说得很清楚。他直言,美国需要一份“高层协议”,既能满足美方对国家安全的担忧,又能允许TikTok成为一家“独立的美国企业”。
毫无疑问,特朗普真正想要什么,万斯的话就是答案。
【万斯希望TikTok成为一家“独立的美国企业”】
明白了这些,如果还有人对特朗普那套“交易”抱有幻想,不如去看看那些尝试“交易”的国家,最后的下场。
特朗普2.0刚开始,他就以边境问题向加拿大发难,威胁对后者加征关税。一开始,加拿大选择让步,承诺落实13亿加元的边境安全计划。这让特朗普非常满意,并把针对加拿大的关税延后了一个月。
正当加拿大人以为自己抓到了转机的时候,一个月期限到了,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如期而至。随后,他又出台了其他关税政策,比如对进口钢铁和铝加征关税。而在去年,美国从加拿大进口了将近700万吨钢铁,使得加拿大成为美国最大的钢铁进口国。
【加拿大总理卡尼表示将反制特朗普】
事已至此,加拿大也抛弃幻想了,宣布对价值200亿美元左右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打算边反制边和特朗普谈,并在近日表示可能采取报复性关税,应对特朗普最新的汽车关税。
可以看到,其实从一开始,特朗普就没打算进行一般人理解的那种“交易”,他玩得还是霸道霸凌那一套。
拿TikTok一事来说,如果他真的通过削减对华关税,把TikTok变成了美国企业。他大可以转头再找另一个借口,把对华关税再加回来。别忘了,所谓的芬太尼问题,本来也是莫须有。
这一来一回,关税没变,但特朗普却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等于是空手套白狼。
【美国总统特朗普热衷于“交易”】
更麻烦的是,如果真的同意了特朗普的这套“交易”理论,会释放一个相当负面的信号。在那之后,不仅特朗普会选择变本加厉,其他国家也难保不会动歪心思,比如那些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欧盟国家。
对于TikTok的相关情况,中方之前已经讲得很明白,那就是应当根据市场原则,由企业自主决定。如果涉及中国企业,应当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
至于关税问题,在中方近日与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的视频通话中,也有所谈及。对美方以芬太尼为借口,向中国加征关税、发起301调查、以及之后打算出台的所谓“对等关税”,中方表达严正关切。希望美方尽快回到正确的轨道上,用平等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
总结一下,TikTok是一回事,美国的关税政策是一回事,特朗普试图将之强行联系起来,并做“交易”的想法,已经是错上加错。针对相关事项,中方的表态已经足够清楚。即便中方还没有回应,特朗普也应该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