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天气,真是让人捉摸不透,一会儿晴一会儿雨的,我这身子骨也跟着捣乱,整天昏沉沉的,像没睡醒一样。吃饭也没胃口,舌头厚黄腻,自己闻着都觉得冲,更别说别人了。
上厕所也是件烦心事,总感觉拉不干净,冲也冲不走。同事看我这样,说我这是“湿热”了,让我试试茵陈水。可我这脾胃啊,真是娇气,喝了两次就不舒服了,只能作罢。
后来,我在网上闲逛,看到广东的网友们都在煲一种“祛湿神汤”,说是用木棉花、绵茵陈、赤小豆这些好东西煲的,能去湿、化瘀堵,而且不像茵陈那么凉。我心想,这不就是我需要的嘛!
于是,我赶紧照着网友们的“作业”抄了一份。木棉花、绵茵陈、赤小豆、茯苓、土茯苓,还有蜜枣、排骨,这些都是去湿的好食材。我把它们一股脑儿地放进炖盅里,加了满满的水,就开始煲了。
你别说,这汤煲出来还真是清甜可口,带着一股淡淡的椰香和陈皮的清香,喝起来特别清爽。我连续喝了7天,舌头也不腻了,上厕所也顺畅了,整个人都感觉轻盈了许多,精气神也回来了。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广东人爱煲汤是有道理的!这汤啊,不仅好喝,还能去湿、滋阴生津,真是一举多得。
如果你也想试试这“祛湿神汤”,我这就把食谱告诉你。一家三四口人的话,准备8-9碗水、木棉花干3-5颗、绵茵陈一小坨15g、赤小豆一小把30-50g、茯苓10粒左右15克、土茯苓一两片15克、蜜枣2颗、排骨500g左右。
做法也简单,赤小豆提前泡一晚或者温水泡两小时以上,这样更容易出味。木棉花、绵茵陈、茯苓、土茯苓各泡水30分钟,备用。排骨冷水下锅,加姜片焯水去血水,捞出备用。
然后,把8-9碗水、排骨、赤小豆、姜先下锅,大火煲30分钟,再转小火煲50分钟,煲出骨味和豆味。最后,把其余的材料一同放入,继续煲30-40分钟就可以了。调味的话,加点盐就可以了。
这汤啊,虽然看起来黑乎乎的,但喝起来真的是清甜又爽口。如果你也不喜欢土茯苓的味道,可以试试换成牛大力,味道也很不错哦。
老话说得好,湿气不走,又肥又丑。这广式“祛湿神汤”啊,不仅能去湿,还能让你喝得健康、喝得美丽。春夏季节雨水多,如果你也有跟我一样的烦恼,不妨试试这道汤吧!把身上多余的水分甩掉,轻装上阵,一身轻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