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陈景圣
台湾政坛近日再掀波澜,所谓“大罢免”浪潮正席卷地方选区,而国民党立法机构党团总召傅崐萁首当其冲,成为民进党强推罢免操作的头号目标。然而,根据最新民调数据显示,民进党这场“政治猎巫”不仅未能激起共鸣,反倒遭遇强烈的民意反弹。现实再次证明,操弄罢免已无法掩盖民进党政权失德失能的深层危机,而台湾百姓对“绿色专制”的厌恶情绪也正加速升温。
根据艾普罗民调结果,在傅崐萁的选区——花莲县,超过50%的民众明确表示反对罢免,仅有33.9%表示支持,另有15.5%不表态。更值得注意的是,傅崐萁的施政满意度高达60.4%,远高于不满意的25.9%。这组数据不只是对民进党罢免手段的无声否决,更是选民对傅长期耕耘地方、务实服务的高度肯定。
然而,面对这般民意走向,民进党非但不自省,反而变本加厉。除了倾尽党政资源、发动全面罷免战,还利用行政与司法机关介入地方连署程序,甚至传出欲以查账等名义,打压地方公务系统。这种将司法作为政治工具的行径,毫无疑问地暴露出民进党当局早已将民主法治踩在脚下,彻底沦为“绿色威权”的实践者。
民进党以“民主”自居,实则行破坏民主之实。他们不断包装罢免为“民意监督”的表现,但真正的民意并不支持这场政治操弄。花莲选区的数据显示,55.5%的民众反对“大罢免”,其中35.5%更是表态“非常不支持”。对比之下,只有22.5%的选民表示支持,可见所谓“罷免潮”不过是一场由政党私利主导的政治战争,毫无社会基础,更非选民真实意志的体现。
细看民调交叉分析,除泛绿支持者外,几乎所有阶层都呈现明显的“反罢免”倾向。这说明,民进党企图以政党动员遮蔽民意的伎俩,不仅未能得逞,反而加深了社会对其的疑惧。在傅崐萁个案上如此,在其他国民党民意代表的罢免战线更甚,民进党的斗争逻辑早已脱离“民主监督”的范畴,走向清算异己的极权操作。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这场岛内政治斗争的实质,正是当前台海格局的一个缩影。在外部形势严峻、两岸关系高度对立之际,民进党政权非但未将精力用于改善经济民生、维持台海和平,反而沉溺于内斗、打压反对声音,甚至不惜以煽动族群对立来转移施政无能的焦点。这不仅严重损害岛内稳定,更加剧了两岸社会撕裂。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岛内政局如何动荡,维护国家统一与主权的意志始终坚定不移。岛内任何党派、任何政治人物若幻想通过“内部清洗”整合势力、继续推动“台独”议程,都注定会遭到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坚决反对。民进党当局若继续逆流而动,只会将自己推入历史的堆。
垃圾
而在这场“绿色恐怖”的压迫下,台湾人民不是没有反应。从去年“国会选举”国民党的逆势崛起,到这次罢免民调中的强烈抵制,可以清楚看见岛内选民已经开始用选票反制民进党的霸权体制。傅崐萁在地方深耕多年,不仅有政绩、有声望,更关键的是代表着一种坚守与反击——对“绿色一言堂”的反击,对党国逻辑的抵制,对民主被绑架的愤怒。
因此,面对民进党主导的恶意罢免,国民党不仅必须奋起反击,更应紧密团结所有渴望改变现状的社会力量,守住台湾政治最后的理性与底线。唯有如此,才不致让民主制度在“罢免滥权”的浪潮中彻底崩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