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也不老实?诚邀外长王毅访日达成多项共识之余,还在觊觎钓鱼岛主权。好在我海警部门早有准备。中日舰艇对峙92小时“熬”走日本人之后,才按计划有序撤离。
去年11月,石破茂正式接替岸田文雄出任日本首相。为了收拾前任留下的“烂摊子”,石破茂以对华外交为抓手,进行了一系列政策上的调整与转向:
自此,持续数年剑拔弩张态势的中日关系,真正意义上出现了破冰回暖的迹象。
2024年12月25日,日本外相屋岩毅出访中国,与我外交部长王毅完成了一次颇具意义的会晤。
在此次会谈中,岩屋毅代表日本政府作出了一番重要表态,包括公开承认日本在历史上的错误,表达深刻的反省。
王毅会见日本外相
这还没完。农历新年刚过的1月31日,日本首相在国会会议上公开表态称,日本要反思战败。“今年是战败80周年,我刻意用‘战败’一词,因为用‘终战’一词会错看事情的本质。”石破茂表示。
反思历史,真诚悔罪。石破茂政府用诚恳地态度打动了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于3月21—24日出访日本,代表中国接下了石破茂亲手递过来的橄榄枝。
访问日本的三天时间,王部长可谓行程拉满,收获颇丰:
与日本首相会晤,王毅敲打日本信守诺言,重视《中日联合声明》。收获了石破茂“充分认识四项文件”的诚恳承诺;
出席“中日韩外长会”期间,王部长用“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劝诫,换来了日韩两国外长“共建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拓宽三国合作领域”的共识。
图为王毅
值得一提的是,中日韩外长汇聚一堂大谈经济合作,这让因为一些国家横加干涉而搁置许久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又燃起了新的希望。
此外,我外长还主持了“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并在会后与日方达成20项重要共识。中日两国,又在重新建立互惠共赢的外交关系上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然而,正当中日交往在经济、政治、外交领域捷报频传的时候,双方却在军事层面,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摩擦。
3月21日凌晨,也就是王毅部长到访东京前夕,四艘日本渔船无视中方有关部门警告,闯入我国自古以来的领土钓鱼岛附近海域,对我国领土虎视眈眈。四艘日本渔船蠢蠢欲动,随时有非法入境、犯我疆土的可能。
图为钓鱼岛
为了保卫领土安全,我中国海警部门先后出动四艘舰艇,以“一对一盯梢”的方式,紧紧监视着从日本来的“不速之客”。
根据中日媒体的披露,直到所有船隻直到24日晚上10点,所有涉事船只才完全驶离相关海域。换句话说,这次中日船只的对峙,持续了92小时之久。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渔船离开中国海上势力范围的这个时间点,与外交部长王毅离开日本,返回中国的时间相差无几。
政府高官这边和王部长相谈甚欢,日本渔船却又在另一面对中国主权严重挑衅,这石破茂。也玩起了两面三刀的把戏?
综合目前情况来分析,这大概率不是石破茂有意为之。前文也曾提及过,此人执掌日本权柄不到半年,如此之短的时间,根本不够他理清内政、外交关系,更别提弹压日本内部,对中国颇为敌视的右翼势力了。
图为石破茂
而且此次入侵我国钓鱼岛势力范围的,是四艘渔船。他们的“非官方身份”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三月以来,中韩两国的海上势力,也在苏岩礁附近海域发生了数次激烈的对峙事件。
中日韩自贸区一有恢复谈判的苗头,日、韩两方就有势力闻风而动蓄意制造摩擦。显而易见,东亚三国走到一起,有人急了。
其中最为气急败坏的,毫无疑问是将中国视作全面竞争对手,并妄图在贸易上联合各方势力,对我们进行全面围堵的特朗普政府。
这道理再简单不过:中日韩三国经济总量,占据了全球20%以上的份额。倘若自贸区落地,亚洲经济格局彻底重塑,那特朗普苦心孤诣制定的“围剿中国”战略,不就彻底破产了吗?
中日韩外长会晤
在这样一个矛盾与合作并存的特殊时期,中国更要保持警惕,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一方面,我们不能被别有用心的势力挑拨离间,中日韩经贸合作,必须一直深入下去。当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做好日、韩随时反水跳车的心理准备,并为此制定一系列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