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岁的晓晓是圈内小有名气的创意人才,常年伏案工作让她的颈椎早已亮起红灯。从最初的偶尔酸痛,到现在频繁头晕目眩,情况越来越不容忽视。西医检查显示她的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有轻度骨质增生,但医生开的止痛药和肌肉松弛剂只能暂时缓解症状。
"你这样不行,我认识一位很厉害的中医,专门调理眩晕的问题。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晓晓预约了张小中主任的号。初次见面,张主任给她的印象与想象中白发苍苍的老中医形象完全不同——六十岁出头,目光炯炯有神,说话温和但条理清晰。
"平时工作压力大吗?"张主任一边询问,一边示意晓晓伸出舌头,随后又为她把脉。她的手指温暖干燥,按在晓晓手腕上的力度恰到好处。
"压力确实不小,经常加班到很晚。"晓晓如实回答,同时注意到张主任诊室墙上挂满的锦旗和感谢信,其中不少都提到颈椎问题。
张主任点点头,又询问了她的饮食习惯、睡眠质量等生活细节,最后轻轻按压她的颈部穴位,晓晓立刻感到一阵酸胀。"你的情况属于气血不畅,经络阻塞。长期伏案导致颈部肌肉紧张,影响了气血运行,所以会出现头晕等症状。"
不同于西医的影像诊断,张主任的解释让晓晓感到新奇又信服。她随即提出了调理方案:每周两次针灸配合中药调理,同时调整工作姿势和生活习惯。
第一次针灸时,晓晓紧张得手心冒汗。张主任似乎察觉到她的不安,一边消毒一边温和地解释:"不用紧张,针很细,只会有一点酸胀感。"果然,当细如发丝的银针轻轻刺入她颈后的风池穴时,晓晓只感到微微的酸胀,随后是一种奇特的放松感,仿佛紧绷已久的弦终于得到了舒展。
"针灸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张主任手法娴熟地在晓晓颈肩部下了十几针,每一针都精准到位,"你的头晕是因为气血不能上达头部,我们通过针灸改善这一状况。"
半小时后起针时,晓晓惊讶地发现颈部轻松了许多,头也不那么沉了。张主任还为她配了一周的中药茶包,嘱咐她每天冲泡饮用,并教了她几个简单的颈部保健操。
"改变是循序渐进的,不要着急。"送她出门时,张主任这样叮嘱。
接下来的三周,晓晓严格按照张主任的建议进行调理。第二次针灸后,她的头晕症状明显减轻;到第三次时,持续多日的头部沉重感竟然完全消失了。更让她惊喜的是,睡眠质量提高了,白天精力也更加充沛。
"张主任,我现在头不晕了,颈部也轻松很多!"第四次复诊时,晓晓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变化。办公室同事都说她气色好了,连创意提案都比以前更有灵感了。
张主任微笑着为她把脉,检查颈部状况后满意地点点头:"气血运行通畅多了,但还是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她又调整了中药配方,并建议可以适当减少针灸频率。
现在的晓晓已经成为张主任中医理念的忠实拥趸。她在办公桌上放了定时器,提醒自己每小时起来活动;显示器被垫高到了与视线平齐的位置;午休时她会做张主任教的保健操;原先不离手的咖啡也换成了养生茶饮。
"中医讲究的是整体平衡,"晓晓对好奇的同事们解释,"不是简单地消除症状,而是让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她指了指自己灵活转动的脖子,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