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末,全球市值最大科技企业是美国的苹果,全球市值最大的电商企业是美国的亚马逊,全球市值最大的汽车企业是特斯拉,那么,全球市值最大的人寿保险企业是谁呢?
答案是:中国的中国人寿。
苹果的市值神话源于技术护城河、商业模式创新、资本运作效率及全球化战略的协同效应。其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单一产品的成功,更是生态系统的统治力与用户价值的深度绑定。
亚马逊的市值神话源于技术护城河、生态闭环、全球化布局及资本运作效率的叠加效应。其成功不仅是电商业务的胜利,更是通过持续创新与战略投资构建的“飞轮效应”——从电商到云计算再到AI,不断扩展边界并巩固行业领导地位。
特斯拉的市值神话源于其科技基因、颠覆性创新和生态闭环的构建。尽管短期面临销量压力与创始人争议,但其在电动化、智能化、储能等领域的先发优势,以及资本对“未来出行”的长期押注,仍使其稳居汽车行业市值榜首。
那么,中国人寿的市值神话源于哪些因素呢?金融界燕梳研究院为您解析:
作为全球最大的寿险公司,中国人寿总市值自2007年起多次位列全球上市寿险公司第一,2024年净利润突破千亿元,达1069亿元,同比增长108.9%,财务表现非常强劲。
除了2024年净利润大增,中国人寿多年来的净利润均有过大幅增长的表现,2017净利润增长68.6%,为322.53亿元;2019年净利润增长411.5%,达582.87亿元。
盈利能力和水平是影响市值的关键。如果一家公司的净利润逐年大幅增长,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其股票。
其次,要看公司的竞争优势。独特的竞争优势能够使企业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更高的利润和市值,是影响市值的又一关键因素。中国人寿的竞争优势在于服务品牌化、转型数字化、业务多元化、管理科学化,深耕主业,多年积淀,凭借深厚的行业积累、战略布局和创新能力,形成了多维度的竞争优势。
“要投就投中国人寿”和姚明投球的经典形象,以及“相知多年 值得托付”的品牌口号,时隔多年仍让人民群众记忆犹新。尤其是近年来中国人寿品牌宣传部门善于深挖企业核心业务和服务,进行总结沉淀,例如,服务渠道广、线上服务全、理赔服务优、智能服务强、增值服务亮、适老服务暖、消费者权益保护实等,经过笔耕不辍,持续在互联网、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推广,使保险这个专业化服务得到了品牌化运营,实现了从业务全球化到品牌全球化。
从中国人寿的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获悉,中国人寿近1.6亿用户的寿险APP、30亿人次服务量、智能核保率达95.2%,“全流程无人工理赔”覆盖27省,最快秒级到账的“理赔直付”,这背后是中国人寿数字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实力,转型数字化是中国人寿的又一核心优势。据金融界燕梳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中国人寿专利信息已超过500个,包括报表数据溯源、业务产品信息解析、双录视频质检等;另外,软件著作权超过200个,包括销售行为可回溯系统、教育培训系统、自动化部署系统等;以及商标信息、作品著作权等技术专利,合计超过800个。
通过“保险+康养+科技”的模式、“机构+社区+居家”的体系、健康险+养老保险+意外险等多类产品的组合,以及保险+投资+银行三大板块的协同,构建了从健康管理到财富传承的生态闭环,是中国人寿的又一核心竞争力。
第三、管理团队是核心。优秀的管理团队能够根据市场环境和公司实际,制定出符合公司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决策,指导公司资源有效配置,确保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从而提升公司的市值。
中国人寿的管理团队凭借其卓越的专业背景、丰富的行业经验以及战略领导能力,展现出多方面的优秀特质,成为推动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董事长蔡希良拥有跨金融领域的深厚经验,曾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信集团等担任要职,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资源整合能力;总裁利明光作为业界资深精算师,拥有中国和英国精算师资格,长期深耕保险业,主导公司价值导向的转型;副总裁刘晖(首席投资官)、阮琦等,均在金融、投资、科技等领域有超过20年的实战经验,成功带领公司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实现投资收益率5.5%的行业领先水平,数字化基建升级后,核保、理赔效率提升超26%。
中国人寿团队成员年龄分布以60、70后为主(如蔡希良1966年、利明光1969年、林朝晖1974年),兼具经验与创新活力,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梯队结构。
第四、行业发展前景对市值影响较大。例如新能源、人工智能等。近年来,保险业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10次提及“保险”,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五提“保险”,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七提“保险”。2024年6月19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在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表示,保险业要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大有作为,必须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奋力写好“五篇大文章”的保险篇,切实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
中国已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未来五年,中国保险市场预计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速,健康与养老领域、科技赋能场景将成为核心增长点。全球保险巨头安联集团报告显示,到2033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寿险市场。
在科技应用方面,保险公司通过智能文档处理(IDP)技术优化流程,例如核保、理赔自动化,预计全球IDP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78.9亿美元增至2032年的666.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0.1%。
第五、宏观环境为保险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支持。全球经济在温和复苏中保持韧性,未来几年,仍将维持在3%左右的中速增长轨道之内。2024年,我国经济筑底企稳,全年GDP增长5%。随着更多消费激励政策推出,中国经济预计保持平稳增长。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确立之年。随着科技创新成为引领和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以及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认知创新相结合,保险行业的资源配置和全要素生产率将不断提升。
保险产品具备周期与消费的双重属性,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和保险意识的增强,尤其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保险需求的增加,消费者对寿险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
行业景气度向上将带动中国人寿的估值进一步提升。
2025年3月27日,在中国人寿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首次以董事长身份亮相的蔡希良介绍公司业绩情况时表示:2024年,中国人寿的净利润突破千亿元大关,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蔡希良还表示,目前,中国人寿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寿险公司,希望公司不自满、不止步、不松懈,继续对标国际先进,在多项指标已跻身全球保险公司前列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中国人寿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要点提炼:
在资产规模方面,中国人寿总资产规模6.77万亿元,同比增长16.7%;
在投资收益方面,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达3082.51亿元,同比大增150%;
在多元化业务布局与生态协同方面,中国人寿业务覆盖保险、投资、银行三大板块,通过“保险+医养”“保险+科技”等模式,构建从健康管理到财富传承的生态闭环,提升客户粘性;
在数字化转型与科技创新方面,中国人寿推动智能核保、快速理赔等技术应用,核保效率提升26%,并参与国家数据标准制定,手机APP等线上平台覆盖超8亿客户,提升服务便捷度;
在品牌价值方面,连续22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2024年排名第59位),品牌价值超5000亿元,客户覆盖超8亿人,分支机构达2万多家,形成庞大的服务网络,同时,2024年人身保险服务质量指数达95.48分,位居行业榜首,理赔时效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社会责任方面,中国人寿投资实体经济规模超4.62万亿元,支持绿色转型、普惠保险(覆盖2.7亿农村人口)及灾害赔付(如北京暴雨赔付1.7亿元),ESG评级提升至A级,同时,发挥“社会稳定器”功能,助力共同富裕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中国人寿提出未来五年发展定位,聚焦“做强核心主业、培育新增长极、打造新上市平台”,强化保险保障与财富管理双驱动力,推动价值创造能力跃升;
在国际化布局与长期资本管理方面,中国人寿在港澳、东南亚、欧美等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加速国际化进程。鸿鹄基金二期获批后,进一步扩大对新兴产业投资,践行“耐心资本”理念。
可见,中国人寿的全球市值神话源于规模优势、生态布局、科技赋能、品牌影响力综合作用。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强化核心能力、响应国家战略,其在行业中的头雁效应日益凸显。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AI燕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