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望德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发现,要把小椅子搬到位于教学楼二层的“露天电影院”总是很费劲。有没有更轻松的办法?有学生提出:可以从二楼用绳子直接把椅子吊上去。一番尝试后,小朋友们还是觉得很费力。这时,旗杆上的一个小装置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滑轮。除了旗杆,还有哪些物品上有滑轮?如何制作一个滑轮?如何利用滑轮吊起重物?一场“轱辘转”里的探索开始了……
在3月28日举行的2024年“科技杯”培育科学家精神的教育创新实践大赛之“课程故事汇”决赛上,望德幼儿园教师林淑婷讲述了关于这次探索的故事。本次比赛由徐汇区教育局主办,以“科学启迪智慧,文化传承精神”为主题,旨在整体推动徐汇区科学教育的创新实践,进一步提升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素养。
据介绍,本次比赛分为“课程故事汇”和“创新实践方案”两类比赛项目。在“课程故事汇”项目中,参赛教师需要分享如何在园本课程中激发幼儿科学兴趣、提高幼儿科学素养、培育幼儿科学精神。在“创新实践方案”项目中,参赛教师须展示如何整合家庭、幼儿园、社会的共育资源,为幼儿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提升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徐汇区广大幼儿教师踊跃参与此次比赛,经过入围赛比拼,两类项目共有42支参赛队伍晋级决赛。
此次举行的“课程故事汇”决赛现场精彩纷呈,台上选手分享探索故事,台下的教师观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经验。许多参赛教师从幼儿提出的真实问题出发,“大手牵小手”踏上动手又动脑的探索之旅——
台风天,大雨滂沱,有小朋友提出:“这么大的雨,可是幼儿园里怎么没有积水呢?”一场关于“雨水去哪里了”的探索在徐汇区印象幼儿园开启了,神秘又重要的“排水系统”让孩子们着了迷!
徐汇区汇霖幼儿园里有个小山坡,是孩子们的游玩好去处,他们特别喜欢从小山坡上滑下来。有孩子提出:“为什么滑草滑不快呢?”小伙伴们探讨后发现,原来是小山坡不够“平滑”,而且滑草的姿势也很有讲究!他们尝试着用不同的材料改造小山坡,调整姿势以达到更快的速度。孩子的探索不止于此,他们还想在幼儿园里再造一座更高的“山”!轮胎山、跳垫山、格子山……孩子们用不同器物“造山”,从此校园里有了新地标——“双子山”。
比赛中,不少教师感言,要启迪孩子的科学家精神,放手让孩子成为探索的主人很重要。
在制作黏土定格动画的过程中,徐汇区龙山幼儿园的孩子们遇到了不少困难:为什么黏土小人站不稳?为什么不同角色的配音“打架”了?为什么画面不连贯?……教师孙宇坦言,她几次克制住了直接告诉孩子解决方法的冲动,放手让孩子们尝试自己应对困难。“后退一步”之后,孩子们的成长让她惊喜:“他们的合作行为变多了,语言表达更丰富了,探究兴趣更浓郁了,艺术表现更出彩了。”
据悉,作为此次比赛的承办方,徐汇区科技幼儿园组织决赛入围选手开展赛前培训指导,特别邀请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宋娴,带来“馆校合作、共同赋能”专题讲座,助力选手深入理解馆校合作在幼儿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加深对科学家精神内涵的体悟。
比赛现场,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梁斌谈到,、徐汇区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后顺势立项了教育科研重大项目“‘育见科学+’——基于科学家精神培育的区域课程改革创新实践”,“科技杯”大赛也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深化科学教育课程改革是徐汇区的重要任务,区域将持续探索培育学生科学家精神的新方法、新路径,鼓励更多教师积极投身教育创新实践,打造具有徐汇特色的科学教育品牌。
文字、摄影:袁曼舒
编辑:芮德贵
校对:曹铒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