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郑州市初三毕业生人数依旧呈现上涨趋势,公办高中在经历上一年大幅度扩招班额后,招生计划上将很难再有大的变动。因此在选择目标高中学校时,就要提前做好准备,一模考试前后可以说是一个黄金时间节点。
一模考后探校活动
一模考试后如何选择目标高中,各高中学校的班型怎样、录取分数线都有多高.....为此牛家长针对郑州九年级一模考试前后各类问题,开展一场家长进校活动。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探校活动启动中,家长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即可完成预约报名↓↓↓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
扫码探校 | 报名
家长可同时预约下方牛家长官方直播间,有老师在线进行详细解答↓↓↓
语文试卷分析
数学试卷分析
本次数学“2025 郑州中招第一次适应性测试”题型结构和去年一致,难度相较去年有所提升,特别在某些题目上面,有明显的难度区分。试卷整体由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组成,其中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3分,共 30分。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5 分。解答题共8小题,共75 分。总分为120分。近两年的一检考试卷的难度和灵活度会略高于前几年的质检考试,这样的变化真正凸显了对学生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知识能力的重视,而不再是简单地依赖机械性的刷题来取得高分。这种变化要求学生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选择题
选择题--相对简单,考查的题目比较常见,基本符合基础题目考查难度,前8题延续了传统基础题定位,考查核心概念,简单类型,容易得分。
第1题考查正负数的实际意义;第2题考查三视图的基本概念,需理解对称结构的特点;第3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规范书写,易错点在于误用有效数字或指数形式;第4题考查幂运算规则,需区分幂的加法与乘法:第5题考查等腰三角形性质+平行线内错角,关键点在于利用平行线的角度关系;第6题考查
频数分布与比例估算;第7题考查圆中弦、弧关系的逻辑判断;第8题考查函数图象分析;第9题考查圆的切线;第10题需分析二次函数对称性与单调性的综合应用。
二、填空题
填空题--除了前面几道题,最后一题会相对难度比较大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几何动态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第 11 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条件:第12题考查概率的计算:第 13 题考查相似的判定与性质:第14题考查因式分解,属于基础题;第 15 题考查几何最值问题,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转移线段长度;
三、 解答题
解答题--整体的风格和难度与去年会比较类似。毕竟大的改变就是出现了“综合实践”的类项题。
第 16 题考查实数的运算与分数化简;第17题需要对已有的数据进行整理,去给出最佳的方案:第18 题考查基本的尺规作图;第 19 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需要利用k的几何意义转化面积的关系:第 20题的考查是圆的综合问题,第问需要学生自己从多个条件中进行挑选,证明的路线也会相应发生改变;第 21题需要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问题,涉及到不等式,;第22 题以实际操作题为背景,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几何想象能力,是近几年的一个命题方向和趋势:第 23题在旋转问题中嵌入相似三角形存在性判断,需要学生有更好的一个动态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四、试卷总结
总体来说,这次考试的变化动向反映了一个趋势,考试整体和实际联系会更加紧密,比如这题的综合实际类问题的出现。这一变化要求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而不仅仅是机械地重复刷题。展望未来,中考卷的难度和变化性预计会进一步提升,其中基础知识的稳固掌握和灵活运用将成为成功的关键只有不断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能在实际中灵活运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五、试卷分值占比
英语试卷分析
一、题型设置:
完全对标中考,包含听力、阅读、完形、语篇填空、补全对话、书面表达六大模块,强化语言运用能力考查。其中新增五选五还原短文(阅读D篇)与跨学科科普文(如物理透镜原理),体现中考改革趋势。
二、考点分布 :
基础层:词汇辨析(如完形第41-45题)、简单语法(语篇填空第一节)占比60%,侧重教材核心知识点。
能力层:信息整合(阅读B篇事件排序)、逻辑推理(补全对话)占比25%,需结合上下文分析。
素养层:高阶思维(阅读D篇逻辑衔接)、跨学科应用(阅读C篇物理知识)占比15%,区分度显著。
三、核心考点:
听力 生活场景覆盖全面(问路、活动安排等),建议强化数字、意图推断类训练(如第7题“下一步行动”),与中考真题同源。
阅读 - A篇(科技发明):细节定位与功能判断,对应中考说明文高频考点。 - B篇(校园故事):事件排序与主旨提炼,符合记叙文命题趋势。 - C篇(物理知识):学科融合题型,需关注原理与实例对应关系。 - D篇(五选五):逻辑连接词分析是解题关键,与中考新题型高度契合。 3. 写作 建议信格式规范(如开头结尾用语)、建议的合理性(如“制定规则”“志愿者活动”)是评分重点,需强化连接词与拓展句训练。
四、创新点与备考启示 :
跨学科融合。语篇填空(科技发展)与阅读C篇(物理)体现学科交叉,建议补充“AI”“sustainability”等前沿词汇积累。
价值观引导。 阅读B篇(校园欺凌)、D篇(减压生活)传递积极情感,需在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培养。
五、备考策略 :
基础夯实:每日精听真题对话,整理完形高频词(如“magical”“convenient”)。
能力提升:科技文细节定位训练、故事文事件链梳理、还原短文逻辑词分类记忆。
写作突破:每周1篇应用文练习,重点打磨建议信的结构框架与具体措施。
总结:本试卷难度梯度合理,既覆盖基础语言技能,又融入跨学科与价值观教育,高度契合中考命题方向。后面备考注意针对性强化阅读逻辑分析与写作拓展能力,同时注重听力细节抓取与语法应用。
历史试卷分析
一、难度评估
选择题:整体难度适中,以基础知识为主,部分题目需要结合材料分析。其中,T3、T8、T11易错,需要学生读题时注意时间及人物。
非选择题:难度较高,注重综合能力,以及学生的灵活与创新能力:
二、开放与灵活度
1.选择题:部分题目设计巧妙,如:
第4题通过孔子称谓变化反映儒家地位变迁,需横向联系各时期思想政策;
第20题结合纪念币设计推断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科学成就。
2.非选择题:
第21题:中国古代史
第(1)问——展厅排序:学生需掌握时间线及文物与时代的关联;考察学生时空观念(历史核心素养之一)的能力。
第(2)问——推荐文物:开放性强,学生需自主选择并论证;注意细节,分值分配上,举例(1分),理由(2分)
第22题:中国近代史
第(2)问——浮雕的比较,学生需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历史事件的共性,考察学生比较类答题方法。
第23题:中国现代史
第(1)问需跨领域整合知识点;
第(2)问设问比较创新,灵活度较高。题干是对常规问法(直接问:取得成就的原因及经验)的一种新情境创设,只不过多加了历史基本素养能力的考察,即史论结合。
第24题:世界近代史
大国崛起(以英国为例),该题难度较高。问法常规:变化类、因素类、经验教训类,但是综合能力较强。即英国崛起的大事记+答题方法的综合。
第25题:世界现代史
国际新闻与历史趋势:结合新闻写短文,要求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对逻辑和表达能力要求较高。
三、 备考建议
通过本次历史一检试题释放的信号,有以下备考建议:
①继续强化、巩固基础:强化重要时间节点(如甲午战争、洋务运动)、概念(如经济重心南移、三大改造)及人物事件关联。
②提升材料解析能力:
一方面:多练习从文字、表格、图片中提取关键信息,如第23题表格需快速定位核心成就;24题图片中在对数据的快速解读与史实的结合中找变化、因素、经验等。
另一方面:掌握不同类型的答题方法,如本次试卷中体现的比较类、经验教训类、变化类、因素类、举例说明类。以及未体现但中招要求学生掌握的原因条件类、影响意义类、联系类。
③加强综合论述训练:针对非选择题,尤其是小论文写作,注重史论结合与逻辑表达。
四、总结
本次试卷整体设计科学,既考查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又强调分析、综合与创新能力。学生在备考中需平衡记忆与理解,注重历史思维的培养,方能在灵活题与易错题中脱颖而出。
物理试卷分析
化学试卷分析
郑州一模考试化学学科依旧延续了近两年的风格,相比于中考来说难度偏低。
首先是选择题的第4题,属于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实验的一道选择题,而本实验在近几年的中考当中均没有进行考察,属于冷门考点。而这一次在一模考试当中出现,家长和孩子们可以重视起来,在这个模块儿多进行一些复习。因为一模考试和中考的考试会有一些延续性,即一模考试考过的题型在中考当中有时会出现。
然后是选择题的第6题,4D选项,因为九年级化学教材今年刚刚改版,添加了一些科学家为化学学科做出的贡献,化学史在中考当中属于考试热点,新添加的部分大家要重点关注。
2025年一模考试第11题
2022年二模考试第20题
其次是本次考试的选择题第11题,本题难度不大,属于书本上的生活当中海水如何提取食盐流程图,但是这道题在往年的二模考试当中出现过。
2023年一模考试综合应用计算
2025年一模考试综合应用计算
所以,二模考试想要考好的同学们可以关注一下近几年的一模考试题,二模考试题和中考题,他们之间是有关联性的。
2022年一模压轴极值
2023年一模压轴极值
2025年一模压轴极值
然后是选择压轴,第14题属于压轴选择最常考的金属极值题型,但是比普通的极值题难度要稍微大一些,预计今年中考化学的出题风格会延续去年的风格,即常规题难度下调,压轴选择和填空题的难度上升,考的更灵活一些和综合一些,包括计算量也会变大。所以中考志在冲击满分的同学们,需要在选择压轴和填空压轴上面加大训练强度,特别注意一下差量法的训练,去年中考刚考查过。
最后是25题综合应用题,本题难度不大,但是出题模式比较新颖,强调化学学科的本质,以实验为基础,考察科学实验流程。这是今年中考化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即出题更加灵活,更加偏向于实验探究思维以及语言描述能力。所以呢,孩子们在平时做题的过程当中,可以多多关注一下跟灵活性实验有关系的题型,本模块在中考当中容易丢分。
备战中考的孩子们可以多关注一下一模考试出现的冷门考题,近几年的一模二模中考题,选择填空压轴题,灵活实验探究题,以及马上给大家发的解析与检测上面的题为重点去备战中考。
道法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评价
1. 结构合理:
选择题(34分)与非选择题(36分)分值比例均衡,覆盖知识面广。
非选择题题型多样,包括案例分析、观点辨析、国际治理方案设计、国防教育策划等,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
2. 知识点覆盖全面:
选择题涉及国际合作(如“一带一路”)、中国现代化道路、粮食安全、政府治理理念、网络民主、爱国主义、法治案例、退休政策、环境保护、民族团结、隐私保护、公平竞争、宪法宣传、消费者权益、社会保障等核心内容,符合中考考纲要求。
非选择题结合时事热点(如荒漠化治理、抗日战争纪念),体现学科的时代性。
3. 命题特点:
紧扣社会热点:如延迟退休政策、外卖骑手社保问题、商家虚假宣传等,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
注重价值引领:通过爱国主义古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题目,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强调法治意识:多题涉及法律案例(如隐私保护条例、商家侵权等),培养学生法治思维。
二、亮点
1.情境化命题:如第18题“粉笔大王”创业案例、第19题压岁钱亲子冲突,贴近学生生活,增强题目代入感。
2.跨学科融合:第20题结合国际治理与生态保护,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地理、政治知识的能力。
3.创新题型:第21题短视频设计,结合历史与国防教育,形式新颖,激发学生创造力。
三、典型题目点评
1. 第8题(破门亮灯事件):
通过执法案例考查法治精神,选项D“侵犯商户权益,悖离法治精神”直指核心,符合“依法行政”知识点,答案明确且具教育意义。
2.第14题(宪法宣传周活动):
结合“非遗+法治”等创新形式,既弘扬传统文化又普及法律知识,体现学科融合思维,答案D“维护宪法权威”紧扣主题。
3. 第20题(荒漠化治理):
要求概括中国经验,参考答案从立法、技术、产业等角度切入,逻辑清晰,但可补充“国际合作”(如“南南合作”)作为拓展点。
总的来看,本试卷整体质量较高,紧扣中考要求,注重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综合考查。建议教师在备考中结合此类模拟题,强化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和时政敏感度。
此外,扫描以上二维码可获得①郑州市2025年小初高招生最新信息;还有②丰富的学习资料分享,以及③本地家长心得交流,④全程全科老师答疑解惑!
声明:本微信公众平台“牛家长”所发表内容注明来源的,版权归原出处所有(无法查证版权的或未注明出处的均来源于网络搜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平台:牛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