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弘扬文明新风 对高额彩礼说“不”

0
分享至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组织作用,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关爱,加大对婚托婚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部分地区彩礼过高、红白喜事随礼攀比负担重等话题也成为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一些地方婚嫁彩礼年年攀升,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的现象愈演愈烈。这些行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影响了社会风气,不仅阻碍许多适婚青年追求幸福婚姻,更演变成突出的社会问题。自2021年起,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五年聚焦治理高额彩礼问题。2022年文件要求“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2023年提出“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2024年则指出“鼓励各地利用乡村综合性服务场所,为农民婚丧嫁娶等提供普惠性社会服务,降低农村人情负担”。

高额彩礼现象成因复杂,涉及传统观念、碍于面子、性别比例失衡、经济因素等。治理这一问题,为婚姻“减负”、给幸福“加分”,需多方协同、综合施策。

治理高额彩礼问题,需要积极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树立健康文明的婚恋观念,共建新风尚。要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多层次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同时,借助报纸、电视、村村响广播等媒介,广泛宣传,让文明婚恋新风吹入千家万户。要让大家明白,爱情才是婚姻基石,幸福生活靠夫妻共创,而非彩礼堆砌。男婚女嫁若将婚姻货币化、感情物质化,易给婚后生活留隐患。应倡导适婚青年择偶重人品、感情,轻物质钱财,树立正确爱情观、婚嫁观,抵制陋俗,自立自强。双方父母也应着眼子女长远幸福,尊重家庭实际,抵制高价彩礼,倡导低价或零彩礼婚俗。各地要利用“2·14”“5·20”、七夕等节点,将文明婚恋观融入实践活动,引导群众践行简约、适度、文明的婚俗新风。党员干部、青年工作者、公职人员等要发挥率先垂范作用,引领青年破陈规、树新风,做文明新婚俗倡导者、践行者。

要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以制度约束行为。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我管理、教育、监督的行为规范,也是推动乡村治理、建设文明乡风的有效手段。随着社会发展,村规民约需与时俱进,各地应充分听取民意,立足实际修订,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内容纳入,针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等突出问题,提出抵制约束条款,结合实际落实彩礼限高、酒宴限桌、随礼限额。要加强农村红白理事会建设,完善议事规则与奖惩机制,增强村规民约可操作性。

要从法律层面保障群众权益,净化婚恋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明确了“高额彩礼”危害及法律后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打击婚托婚骗等违法行为。各地应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法律法规政策,倡导群众遵纪守法,践行文明规范。

治理高额彩礼,既要有“约束”,也要有“关爱”,增强青年婚恋能力。党委政府应重视青年婚恋问题,纳入人口吸纳、人才留用和社会治理工作范畴,凝聚解决合力。共青团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组建青年婚恋工作智库志愿者团队,开展集体年休假、文体兴趣团队、组团参与志愿活动等项目。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将婚恋服务作为民生事业,建立“公益红娘”队伍,开展公益相亲活动,为单身青年牵线。顺应青年网络化趋势,建立微信联谊群,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婚恋交友服务,打造公益平台。婚姻登记机构拓展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和颁证服务,延伸服务内容,免费开展结婚登记颁证、家庭辅导、婚俗宣传等便民服务,派驻人员为婚姻当事人提供辅导,举办新婚沙龙,为新人宣传移风易俗知识,为离婚夫妇提供情感疏导等服务,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抵制高价彩礼 弘扬婚俗新风”是家庭与新人的责任,更是社会文明标志。让我们携手,从自身做起,推进移风易俗,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婚嫁文明新风,常抓不懈,让文明之风吹遍每个角落。

End

时间:2025-03-28

来源:文明邵阳

一审:李 忻

二审:王喜嫔

终审:张海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大祥融媒 incentive-icons
大祥融媒
关注大祥融媒,了解大祥动态
3476文章数 2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