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里是XX派出所,请您配合调查……”当这样的电话突然打来,无论是当事人还是家属,都可能陷入慌乱。职务侵占罪作为常见的企业人员犯罪,近年来呈现高发趋势。许多普通职场人因法律意识淡薄、处理方式不当,导致案件走向恶化。作为专业刑事律师,我深知在侦查阶段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最终结果。本文将用最直白的语言,告诉您如何正确应对调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公安机关如何调查职务侵占罪?
公安机关对职务侵占罪的调查分为三个阶段:
1. 立案审查
接到报案后,公安机关需在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若涉案金额达到“数额较大”(通常为3万元以上),且存在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单位财产的事实,案件将正式立案。反之,若证据不足或情节轻微,可能不予立案。
2. 侦查取证
立案后,警方将依法采取询问证人、调取监控、查封账目、传唤嫌疑人等措施。此时需注意:传唤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且需出具书面通知。若警方要求提供文件或电子数据,务必核对清单并留存复印件。
3. 移送起诉
侦查结束后,若证据充分,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二、配合调查的三大关键步骤
第一步:保持冷静
若您是被调查的当事人:接到传唤通知后,应立即联系律师陪同前往,避免因紧张而做出矛盾陈述。
若您是家属:切勿惊慌质问或试图“私了”,应第一时间了解涉案金额、具体行为等核心事实,并协助整理证据材料。
第二步:如实陈述
接受询问时,需如实回答,但对模糊问题(如“你觉得这算不算犯罪?”)可要求明确表述后再回答。
重点核实:是否实际占有财物?是否利用职务便利?钱款去向是否合理?这些是认定犯罪的关键。
第三步:主动举证,把握黄金时间
收集工资流水、业务合同、审批单据等材料,证明资金往来的正当性。
若存在经济纠纷或借贷关系,需提供书面协议、聊天记录等佐证。
对于电子数据(如微信记录、邮件),务必通过公证等方式固定证据。
三、家属必知的三大误区
误区1:“不认罪就能脱身”
实务中,部分当事人因害怕处罚而拒不配合,反而可能被认定为“态度恶劣”。若确实存在过错,可在律师指导下通过退赃、认罪认罚争取从宽处理。
误区2:“找关系私下解决”
职务侵占罪立案后即进入司法程序,任何私下承诺“撤案”的行为均涉嫌违法。专业律师可通过法律途径审查证据合法性,提出管辖权异议等有效辩护。
误区3:“等开庭再请律师”
侦查阶段的笔录直接影响定罪量刑。曾有当事人因在讯问时错误承认“非法占有目的”,导致后期辩护陷入被动。律师越早介入,越能规避法律风险。
四、律师能为您做什么?
1. 审查证据合法性
例如:警方调取财务数据是否出具合规手续?讯问过程是否存在诱供?物证提取程序是否规范?
2. 制定辩护策略
对于金额争议:通过审计报告拆分涉案款项性质,剔除正常业务支出部分。
对于主观故意争议:用考勤记录、工作邮件等证明“暂存待处理”的客观事实。
3. 搭建沟通桥梁
律师可依法向办案机关提交《不予立案法律意见书》《取保候审申请书》等文书,并就退赃、谅解等量刑情节进行协商,避免当事人直接沟通的风险。
【作者介绍】
杨有有律师,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刑事辩护方向法律硕士。杨有有律师具备完整的公检法实习工作经历,对刑事案件的办理具有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自参加律师工作以来,长期从事刑事辩护与代理、刑事控告等案件,参与办理了多件重大、疑难、复杂及具有影响力的案件,如北大牟某某虐待案、恒丰银行原董事长贪污案、百度公司管理层职务侵占案、某高校校长涉黑案、某法院院长贪污案、某国企虚假诉讼案以及十余件最高法的死刑复核案件,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