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浪财经报道,不久前,尼日尔军政府驱逐了3位中国石油高管,要求他们48小时内离境。同时,尼日尔旅游部以“歧视性经营”为由,吊销了中资阳光国际酒店的营业执照,该酒店主要接待中石油等公司的员工。目前情况尚未非常明了。有中国学者分析,事情的根源是尼日尔军政府希望中石油继续在财政上帮助军政府,他们实质上是在进行勒索,且手法激进、恶劣。
花了22年,砸了上百亿美元,我国又是出钱又是出力,帮助尼日尔开采石油,没想到最后换来的却是被驱逐出境、查封账户的不公对待。而尼日尔之所以会做出如此白眼狼的行为,竟然只是为了赖掉区区4亿美元的贷款,竟然选择“硬刚”中石油,在非洲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农夫与蛇”。他们自以为小算盘打的很精明,其实就是在自损式挣扎罢了!在中国面前玩“黑吃黑”那一套,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尼日尔工人(资料图)
尼日尔石油部长奥马鲁率先站出来,打破了事件发生后的沉默。他表情凝重,语气坚定地指出,中国企业在当地存在严重的薪资不公平现象。据他透露,去年在尼日尔工作的中国员工平均年薪高达 8600 多美元,而从事相同工作的尼日尔本地员工,平均月薪却仅仅只有 1200 美元。如此巨大的数字落差,瞬间在公众舆论场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让不少人开始对中国企业在当地的运营模式产生深深的怀疑。
据最新报道,尼日尔石油部长等3名部长共同举行新闻发布会,强调尼政府的目的是同中石油全面评估调整合作,并非要终止尼日尔同中石油的技术合作,也不会取消同中石油的合同,还说合作中出现分歧-在所难免-,双方应-互商互谅-,尼政府愿通过对话与沟通解决问题。
得益于尼中友好合作,尼政府将进一步推动国家发展建设,促进资源收入公平分配,让尼人民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来自中国和尼日尔的工人在石油输油管线施工现场(资料图)
2023年尼日尔政变后,军政府高调驱逐法国驻军,引入俄罗斯瓦格纳集团,试图在美俄博弈中左右逢源。然而,俄罗斯无力填补经济缺口,尼日尔便将矛头转向中国:一方面煽动“资源主权觉醒”旗号,要求原油分成比例翻倍至30%;另一方面以“外籍员工工资是本地人6倍”为由煽动民粹,掩盖其财政破产的真相。
普京在讲话中说,“瓦格纳集团”的绝大多数战士和指挥官“都是献身于人民和国家的俄罗斯爱国者”。他们“在战场上勇气证明了他们的爱国精神”。普京感谢“瓦格纳集团”成员在“最后一刻”停了下来,他表示这些人“将有机会通过与国防部或其他执法机构签署合同,来继续为俄罗斯服务,也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普京还说,那些想去白俄罗斯的人也都可以自由前往。
2011年11月建成投产的尼日尔炼油厂(资料图)
这一事件并非孤立现象,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企业往往面临着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薪资差异问题。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劳动力成本也各不相同。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达、生活成本高,企业为员工提供的薪资水平相对较高;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相对充裕,薪资水平则普遍较低。然而,当这种差异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引发员工的不满和抵触情绪。
实际上,作为全球同样的贸易大国,美国也早就面临了这种威胁,并且找打了相应的应对办法,那就是成立类似雇佣军的私人安保公司,比如著名的黑水公司。所以,是否可以参照黑水公司来创建一个中国的红水公司?当然,红水公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中国诸多的海外利益,为海外的中国企业和人员提供最为直接、专业的安保服务,从而弥补仅依靠外交途径和当地政府保护的局限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