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返回首页
正文内容

易学图说1-3:太极图、天五图

1、 太极图

图片

解说:太极饱含无穷的象征意义。今日,我以阴阳二气融合为一,绘制其象,旨在阐明阴阳二仪的起源。

2、 太极生两仪图

图片

解说:

《易经》中提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即为一气。在天地尚未分化之前,元气浑然一体,当这股元气分化时,便称之为“两仪”。为何《易经》不直接提及天地,而是说两仪呢?这是因为两仪代表了阴阳二气的初始分离,而天地则是形象的显现。因此,阴阳二气的初始分离被称为“两仪”。如何证明这一点呢?

让我们简要探讨一下:气的上层是轻清的,下层则是重浊的。轻清且圆润的是天的象征;重浊且方正是地的象征。这是在上下未交融之时,仅区分了它们的象征。当阴阳二气交融时,天的轻清之气下降而生水,地的重浊之气上升而生火,这便是形态的起始。五行俱全后,便产生了动植物,正如“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所言。由此可知,两仪是天地的象征,而天地则是两仪的实体。现在,我们画天左旋,取天一、天三之位;画地右动,取地二、地四之位。之所以将它们分开并各置其位,是为了明确表示上下未交融时的象征。

3、 天五图

图片

解说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这四象代表了生成之数。至于天五,它居中并主导变化,其本质难以捉摸,勉强称之为“中和之气”,其存在似乎自然而然。它连接天地之气,成就五行之质,广泛而复杂,无所不包。三才之道既已完备,便隐退于深奥之处,静默无为,这正是所谓的“阴阳不测之谓神”。

尽管《易经》提到“四象生八卦”,但必须经过三、五的变易,具备七、八、九、六的成数,才能生成八卦并确定其位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