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已死,自由贸易几乎已死。”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的这句悲观预言,如今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在过去,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迅速,且全球分工明确,以荷兰为代表的欧洲负责提供光刻机等先进制造设备,以台积电、三星为代表的亚洲负责芯片制造,而美国则在芯片设计领域一马当先,各司其职,合作共赢。
然而,中美芯片战开启后,芯片产业则陷入了混乱,在美的霸权干扰之下,很多企业被迫选边战队,比如ASML公司、台积电、三星等等,其中台积电在美施压下,就不得不选择了赴美建厂,以加大在美投资,增加其本土就业等作为交换条件,换取台积电的相对“自由”。
近日,台积电宣布将追加1000亿美元在美投资,使总金额飙升至1650亿美元,成为美国史上最大外资项目。但明眼人都知道,台积电并非自愿,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举,毕竟不加大投资,台积电就将面临更高的关税,甚至更可怕的打压。面对如此压力,台积电只能妥协,但张忠谋的叹息却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半导体行业的自由时代已经结束了。
台积电的困境,是美国重塑全球半导体行业秩序的一个缩影。在拜登发布了芯片法案后,就有很多企业面临“二选一”的决定,要么未来十年不允许在中国大陆扩建先进产能,要么就放弃美订单,以台积电来说,美订单占其营收约65%,你说怎么选?确实挺无奈的!
更致命的是,美正试图将台积电“美积电化”。赴美建厂除了投资外,按照规则,台积电需向美方提交技术路线图、客户名单,甚至需要分享超额利润。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根据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的专利条款的要求,如果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有啥制程创新成果,那么这个专利将会被美优先获取。很显然,如外界传言一样,美将台积电吃干抹净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说,从台积电的经历,中国半导体企业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哪有什么所谓的“盟友”?自己有才是真的有,中国自主替代才是实现独立自主的唯一方式。
回看过去几年,如比尔盖茨所言,美国封锁反而加速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突破。根据SIA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成熟制程芯片产能占比已达33%,而2024年这一数值已经超过35%了。要知道,2015年这一数值,咱们只有19%左右,短短8年翻了几乎一倍。再加上华为的麒麟芯片、中芯国际的7nm试产等,都证明中国正走出一条“去美化”道路。
张忠谋的悲观预言,折射出半导体行业的残酷现实——技术已沦为大国博弈的武器。但历史证明,封锁从来挡不住中国的创新步伐。只要我们坚持深耕,持续投入,不断创新,相信属于中国芯片产业的新时代正在来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