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是人之常情,人们都会追求美好的事物,但凡事总要有个度,追星追到上报纸头条,成为反面教材,甚至影响到了明星本人的生活,那就是不可取的了。
2007年,一则名为“追星引发68岁老人投海自杀”的新闻同时登上社会版和娱乐版头条。
而“杨丽娟”这个名字,也自此成为疯狂追星的代名词,被人们口口相传,成为大众审视追星现象的一个极端样本。
杨丽娟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杨勤冀38岁才有了她,可能正因为是老来得女,杨勤冀对杨丽娟是无限的溺爱。
即使是杨丽娟因为不想念书提出辍学,杨勤冀也欣然同意,这样的溺爱为之后悲剧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不读书,也没什么特别的爱好,百无聊赖的杨丽娟有一天在街上看到了刘德华的海报,顿时惊为天人,从此追星就成了她的生活。
她开始疯狂收集刘德华相关的物件,卡片、报纸、海报、CD,除了吃饭睡觉,她每天就守在电视机前等着有刘德华的节目播出。
刘德华时常出现在杨丽娟的梦中,久而久之,她开始认定刘德华就是她的“真命天子”,她甚至放出狠话:“今生非刘德华不嫁”。
面对女儿日渐疯狂的行为和思想,作为父亲的杨勤冀不仅没有阻止女儿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还觉得女儿这是有了追求,自己应该全力支持。
全家人思想的扭曲,导致了后面行为的走偏,杨勤冀开始用自己全部的积蓄和每月的工资全力帮助女儿追星。
他们开始四处打听刘德华在香港的住址,杨丽娟多次参加香港的旅游团,只为能亲眼见到刘德华,屡屡碰壁的结果非但没让她认清现实,反倒愈演愈烈,事情慢慢走向了无法挽回的方向。
由于全家人的收入都不太理想,支撑不起杨丽娟疯狂追星的行为,杨勤冀甚至不惜卖掉了家里仅有的一处房子,一家人只能挤在月租四百元的小出租屋里,生活变得异常窘迫不堪。
那时候他们已经因为女儿追星欠得到处是债,生活陷入了绝境,但杨丽娟还是不死心,甚至以跳楼相威胁,逼父母继续帮她追星。
杨勤冀为了满足女儿,居然想到了卖掉自己的一颗肾,还把这个极端的想法透露给媒体,想着通过媒体的力量扩大影响,让刘德华认识女儿。
大家一方面感慨杨勤冀的父爱“深沉”,另一方面也纷纷指责杨丽娟的疯狂行为太离谱,可杨丽娟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疯狂追星的行为有多荒唐。
2007年,在一家媒体的帮助下,杨丽娟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刘德华,然而,这短短10秒钟的见面,远远无法满足杨丽娟的期待。
第二天,绝望的杨勤冀留下七页遗书,跳海自杀,遗书中满是对刘德华的指责,他希望用自己的死,换取刘德华与女儿单独见面的机会。
这场悲剧的发生,也给本来毫不知情的刘德华造成了影响,他得知了事情的全貌之后,想到人命关天,一度崩溃到需要请心理医生,但他也不知该如何回应,见过了娱乐圈大风大浪的他,也对此深感无奈。
本以为这样的悲剧发生能让这场闹剧结束,但得知父亲去世后,杨丽娟不仅没有丝毫反思,还再次提出要见刘德华,固执地认为父亲不能白白死去。
她的这个要求被刘德华拒绝后,舆论彻底一边倒地指责她,大家都觉得她太自私、太不懂事,从那以后,杨丽娟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中。
如今,杨丽娟已经47岁,因为早年辍学,没有学历,她只能在超市做导购员,每个月拿着2000多元的微薄工资。
在后来的采访中,杨丽娟满脸懊悔,坦诚地说:“我当时太糊涂了,完全忽略了家人的感受,让他们为我背负了太多,经济上被我拖垮,精神上也饱受折磨。”
能看出来,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她终于清醒了,深刻认识到自己曾经的行为给家人带来了多么沉重的伤害。
杨丽娟的故事,就像一个警示灯,提醒着人们在追星的道路上,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要让疯狂和幻想毁掉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同时,也给为人父母者敲响警钟,要正确引导孩子,不能一味地溺爱,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希望每个人都能从杨丽娟的经历中吸取教训,珍惜眼前实实在在的生活,用心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真实幸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