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事件为真实事件稍加改编,但并非新闻,情节全来源官方媒体
为了内容通顺,部分对话是根据内容延伸,并非真实记录,请须知。
在弥漫着紧张与焦灼气息的警局办公室里,灯光昏黄且闪烁不定,四周墙壁上张贴的通缉令被照得影影绰绰。“他一定跑了!” 年轻警员小王将手中的文件狠狠摔在桌上,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愤怒与挫败。
老警员老张揉了揉布满血丝的双眼,重重叹了口气:“跑到哪去?天都翻过来了,咱们地毯式搜索,大街小巷、废弃仓库都找遍了,还没找到他的人影。”
一旁的小李满脸无奈,摊开双手:“谁知道呢,那家伙鬼精鬼精的,说不定已经飞出国了。”
几名警员低声议论着,脸上写满了疲惫,每个人的制服都皱巴巴的,领口处还沾着汗渍。
可还没等讨论出结果,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声突然尖锐地响起,好似一把利刃,划破了略显沉闷的空气。负责记录的警员小赵下意识地打了个激灵,迅速接起电话。
听筒里的声音断断续续传来,听了几秒后,小赵的脸色陡然大变,握着电话的手不住颤抖:“什么?!尸体在哪?” 刹那间,办公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小赵身上,空气仿佛瞬间凝固,只听见墙上的挂钟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 。
悉尼的清晨,约瑟夫・班克斯爵士公园一片寂静。
晨跑的约翰本想借着清新的空气舒展筋骨,却在公园小道边的草丛中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
他好奇地靠近,看到草丛里堆着一个塑料包裹,大小像是装衣物的那种。
他皱着眉,用脚轻轻踢了踢,却被一股更浓烈的恶臭熏得后退两步。
“这什么东西?”约翰随手扯了根树枝,小心翼翼地拨开塑料袋。
可刚撩开一角,他整个人都僵住了,脚下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他捂着嘴,满脸惊恐地跑远了。
“报警!快报警!这里有尸体!”他的声音划破了清晨的宁静。
很快,警车呼啸而至,现场被警戒线围了起来。
法医检查后确认,塑料包裹里的尸块属于一名33岁的华裔女子。
警方随即展开调查,很快确认了死者的身份——李卓君。
李卓君,从中国移民到澳大利亚已有20年,住在悉尼的博塔尼区,生活一向低调。
邻居们对她的印象都不错,觉得她是个温和善良的女人,几乎没听过什么争吵的声音。
然而,她的丈夫陈介宝却在案发后失踪,成为警方追查的重点对象。
“丈夫失踪,妻子被碎尸,嫌疑最大的肯定是他。”
新南威尔士州凶杀组的丹尼・多赫提侦探皱着眉头,对手下下达了指令:“搜!无论他躲到哪儿,都得把人给我找出来。”
警方调取了附近监控,却发现陈介宝的行踪有些诡异。
他案发后曾出现在昆士兰州,随后行迹全无。
有人猜测,他可能用假身份离开了澳大利亚。
丹尼一面派人加大对机场、车站等区域的排查力度,一面继续对案发现场附近展开搜寻。
“这人跑得够快的。”
一名警员皱眉看着追踪记录,忍不住嘀咕:“怕不是已经出了国吧。”
“再快也没用,早晚得抓回来。”丹尼冷着脸,心里却有些焦躁。
案件的压力一天比一天大,死者是碎尸,凶手却踪影全无,所有证据又全指向失踪的丈夫陈介宝。
案情似乎简单,却又处处透着古怪。
转眼到了12月17日,距离发现李卓君尸体已经过去了一周。
这天,警局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打电话的人说:“我早上在小溪里发现了一具尸体,像是个男人,你们要过来看看。”
丹尼赶到现场时,发现尸体已经高度腐烂,散发着阵阵恶臭。
尸体的位置就在距离发现李卓君尸体不到10米的小溪中,经过比对,死者正是失踪多日的陈介宝!
警察们面面相觑,原本直指陈介宝的线索瞬间被打乱。
夫妻二人双双死亡,而且都在机场附近被抛尸,这显然不是一起普通的家庭矛盾。
“夫妻俩是在家里被害的,尸体后来被抛到这里。”丹尼沉思着,
“而且应该是至少两个人动的手。”
然而,这一推测仅仅揭开了冰山一角,案件背后的真相依然扑朔迷离。
随着案件的深入,警方对李卓君和陈介宝的住处进行了第三次全面搜查。
虽然屋内没有大规模打斗的痕迹,
但警员们依然仔细排查每个角落,试图找到更多蛛丝马迹。
“这里好像没什么特别的……”一名警员从厨房出来,摇了摇头。
“再找找,有什么可疑物品都别放过。”丹尼一边嘱咐,一边亲自检查卧室。
半小时后,一个被遗忘在储藏室角落的纸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纸箱外表看似普通,大小和微波炉差不多,用透明胶带封得严严实实。
可当一名警员将它拖出来时,
却发现箱子一角渗出了几道红褐色的污渍,看上去格外刺眼。
“这是什么?”丹尼皱着眉头,走了过去。
警员用小刀割开胶带,动作谨慎,周围的气氛也随之紧张起来。
箱盖掀开的那一刻,现场所有人都愣住了,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