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早年间,华为和伟创力之间的合作可以说是相当紧密的。华为将不少重要的生产任务交给了伟创力,而伟创力也靠着这些订单赚得盆满钵满。
可谁也没想到,2019年的时候,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借口,把华为列入了所谓的“实体清单”,禁止任何美国企业与华为进行商业往来。
伟创力也因此受到了直接影响,态度来了个大转变,直接停止了与华为的合作关系,并且还扣押了华为价值7亿元人民币的物资,这一举动一度让华为的生产交付出现了问题,损失不小。
如今,失去了华为这个重要客户后,伟创力的业绩一落千丈,曾经的辉煌早已不复存在,不少人感叹这就是背叛应有的代价。
那么,伟创力和华为是如何从合作伙伴走向分裂,又是怎样一步步滑向衰败的呢?
华为和伟创力携手共进
进入21世纪后,华为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任正非带着最初的几个员工,从代理香港电信设备的小公司起步,逐渐成长为全球通信行业的佼佼者。
千万别小瞧任正非,他学的是土木工程,但脑子灵活、韧劲十足。他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虽然一开始并不想在土木工程领域深耕,但在偶然接触到电子行业后,果断转型。
从90年代初自主研发出程控交换机BH03,到后来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华为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寻找一个可靠的代工厂成了当务之急。
差不多同一时期,美国的伟创力也在迅速崛起。这家公司起源于硅谷的一个小车库,几位创始人一眼就看中了电子制造服务(EMS)的巨大潜力。
他们通过为其他企业提供代工服务,结合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模式和严格的成本管理,在70年代崭露头角。
1981年,伟创力在新加坡设立了首个海外工厂,这不仅标志着公司国际市场的扩展,也为后续全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服务逐步优化,伟创力逐渐壮大,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还在全球EMS行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7年,伟创力斥资36亿美元收购了Solectron,这次战略性收购进一步增强了伟创力在全球EMS行业的影响力,强化了其技术研发、生产能力以及客户服务方面的综合优势。
通过这次收购,伟创力不仅扩大了业务规模,还获得了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和更加完善的技术平台。
到了2015年,伟创力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持续扩大,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并体现新的发展战略,正式更名为Flex,标志着公司从传统代工制造商转型为提供全方位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企业,迈向多元化、创新性强的服务模式。
与此同时,华为计划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而伟创力则拥有显著的制造优势,双方一拍即合,展开了一系列合作。伟创力主动接触华为,看中了华为的巨大潜力,华为也非常乐意与这家全球领先的EMS巨头合作。
起初,伟创力主要承担华为部分产品的组装和生产任务,而华为则提供核心技术支持及部分专利共享。这种合作模式在初期运行得非常顺利,两家公司通过紧密协作,共同分享了市场红利,实现了可观收益。
随着合作深入,为了更好地服务华为,伟创力决定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在深圳和珠海分别建设了新的生产工厂。
这些工厂为华为提供了稳定、优质的生产保障,成为华为手机、通信设备等核心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
凭借在中国的生产能力和资源优势,华为能够更高效地满足全球市场的产品需求,从而提升了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华为的产品销量不错,伟创力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稳固了其在EMS行业的地位。那段时间,华为和伟创力相互成就,在科技产业的道路上共同前行。
然而,原本互利共赢的合作却出现了一段意想不到的插曲。
伟创力背叛华为
2019年5月,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列入“实体名单”,禁止美国企业与华为做生意。这一消息彻底打乱了全球科技产业的节奏,也改变了华为和伟创力的合作关系。
面对美国政府的禁令,伟创力必须做出选择:是继续履行与华为的合同,还是听从美国政府的要求断绝合作?
经过权衡,伟创力选择了后者。随着禁令的下达,伟创力立刻停止了与华为的合作,不再生产华为的产品。更过分的是,伟创力还扣押了华为大约价值7亿人民币的物资,包括芯片、电路板、半成品设备等。
这一行为让华为措手不及,毕竟这些物资都已经支付过款项,合同也明确签署。即便伟创力态度突然转变,也应该退还货物,而不是无端扣押。
为了拿回物资,华为紧急派出了十几辆货车前往珠海工厂提货,却被伟创力的保安拦下,大门紧闭,根本无法进入。无奈之下,货车只能空手而归。
眼见协商无果,华为又派人前往美国与伟创力高层谈判,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然而,伟创力态度强硬,表示会严格遵守美国政府的禁令,拒绝了华为的退货请求。
尽管华为代表出示了双方签订的合同和相关法律依据,伟创力依然置若罔闻,最终导致双方谈判破裂。
无奈之下,华为只能通过第三方辗转拿回了约4亿人民币的物资,但仍有一部分价值3亿人民币的物资不知所踪。值得注意的是,伟创力的背叛不仅延误了华为的生产和交付,还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背叛的下场
令人意外的是,伟创力竟然试图将责任推卸给华为,声称自己的行为完全是“遵循市场情况和客户需求”。然而,这样的说辞显然站不住脚,因为合同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伟创力的背信弃义激怒了华为,8月初,华为正式向伟创力发出了律师函,要求赔偿所有损失,包括丢失的物资、停产造成的损失以及供应商成本,总金额高达数亿元。
面对华为的强硬态度和舆论压力,伟创力再也无法保持之前的强硬姿态,没有正面回应赔偿要求,反而声称自己是“依法行事”,甚至指责华为故意抹黑。
无论伟创力如何辩解,都无法掩盖其违背商业道德的事实。随着事件发酵,伟创力的股价一路下跌,市场信任度大幅降低。
伟创力背叛华为的行为使其声誉扫地,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华为直接将伟创力从供应商名单中移除,转而与国内的比亚迪电子、立讯精密合作,成功填补了供应链的空缺。
对于伟创力而言,失去华为这个大客户等于切断了财路。数据显示,华为之前每年为其贡献约25亿美元收入,占伟创力总营收的5%左右。失去华为后,伟创力的打击显而易见。
2019年下半年,伟创力在中国工厂的订单量急剧下滑,尤其是珠海工厂,许多生产线处于闲置状态,业绩惨淡。为降低成本,伟创力不得不裁员。
随后发生的事情大家也都清楚,伟创力在中国市场逐渐失去竞争力,昔日的辉煌一去不返。
与伟创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为面对美国制裁和伟创力的背叛,并未低头,而是加大研发投入,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几年间,华为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处理器和5G产品。
为了重建供应链,华为减少了对国外企业的依赖,积极与国内供应商合作,同时也为国内供应商提供了快速发展机会,填补了伟创力留下的市场空白,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内科技产业中的地位。
结语
如今,诚信已成为企业在市场中立足的根本。如果一家企业失去了诚信,注定会走向衰败!
文章信源
锋潮评测2019-08-12:华为反击并索赔,这作死公司,终于正式道歉
贝壳财经2019-07-25:价值7亿!伟创力曾扣押华为物料设备 或被列不可靠清单
环球时报2019-07-25:美国公司在中国对华为执法,私自扣押华为7亿余元物资,拒不归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