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返回首页
正文内容

南京“假名校”分校泛滥,谁在“骗”家长钱?

教育资源是二手房市场的硬通货,有名校加持的学区房更是抢手。

之前南京某楼盘销售对我说:“名校签约比地铁规划更能刺激成交,带看量暴涨300%不稀奇。”

2025年,南京将有多所名校分校正式开学,包括英二外中央商务区分校、明道学校研创园分校、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滨江校区(中小学幼儿园)等。

江北研创园、中央商务区、燕子矶等多个板块喜迎名校,名校教育集团将进一步扩大!

图片
明道学校研创园分校航拍图(拍摄于2025.1)

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家长发现许多分校的本校师资非常少,甚至有的学校仅派1名德育主任,教师社招比例达80%有家长吐槽:“花5万/平买的‘学区房’,结果师资还不如老小区门口的老牌中学。”

从2014年鼓楼成立7大名校集团开始,名校办分校成为推动南京教育资源平衡的重要举措,也无形中成为房价的推手之一,但名校分校真的能解决教育出现的短板吗?

南京一批名校分校落地!含金量如何?

一般来说,名校分校分三种:

一是“直属分校”。这类分校属于同行政区,由本部直接管理和派遣老师教学,分校和本部属于统一集团,教学管理等保持一致,直属分校通常由同一个校长管理,教学和管理考核都在一个系统内,这类分校的教学质量相对有保障。

像现如今河西龙江一带的名校分校大多建立于2000年后,很多都是名校直属办学。

进南京择校家长群

获取更多考试升学信息

图片

南师附小铁北分校实景图

二是“托管办学”。这类分校属于同行政区,通过名校托管办学后,薄弱学校将与名校统一管理制度,统一调配老师,统一质量管理,统一考核评价。以玄武区和秦淮区为主,托管的学校都是本区内学校。

像南京红山小学就是北京东路小学托管办学的分校,但两校师生只是定期举行交流活动,这也是一种合作办学模式。本校能给分校配送多少师资,取决于两校具体的合作细节,双方要按协议来。

三是“合作办学”。这类学校一般不属于同行政区,虽然在管理和教学方面一定程度上更加自主,即分校有自己的校长和管理体系,教学实践中名校本部会在教育资源与师资力量上给予合作办学的分校一定的帮助,但是教学质量、升学率还要经过时间的检验。

合作办学的具体操作也有很多种,一种是区和区之间的合作,比如鼓楼区和雨花台区合作,引入金地自在城力小分校,一种是市与区之间的合作,比如金中和南师附中属于市教育部门管理,建邺、栖霞区的相关政府部门要出面与市教育局协商,将名校资源引入河西和仙林。此外还有一个区整体引入各区的名校合作办学,比如江宁区政府与北小、力小、游小、南京晓庄学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引入四家名校。

同样是合作办学,但就含金量而言,这些学校与学校之间也是差距巨大。

比如在前期刚成立时,位于板桥新城的金地自在城小学(力小分校)每年都会有两名本部优秀教师过来任教,一年换一轮。

而近几年大获成功的金中仙林(金陵中学分校),金陵中学本校则是派出了当时包括副校长、教导处主任在内的十余人“名校团队”。

图片

金中仙林实景图

名校本部的师资投入非常重要,前期师资投入力度越大,学校培育期就越短,办学质量提升就越快。

那么刚刚确立的几大名校分校含金量如何呢?至少从目前透露的来看:

明道学校研创园分校、育英二外中央商务区分校合作主体分别为明道学校、育英二外,这两所学校都是江北新区知名的民办学校,学生成绩相当不错,同为江北新区相信会有不错的教育资源导入。

图片
育英二外中央商务区分校地块航拍图(拍摄于2025.1)

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滨江校区其实与现有的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一样,未来师资有多少来自本部不好说,但由于前期有成功的合作经验也非常值得期待。

图片

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滨江校区(摄于2024.8)

当然具体消息还需要官方发布,大家静静等待。大家在选择学校时有三个衡量维度:

  • 查师资档案:要求公示本部教师姓名、任教科目及年限;

  • 查办学协议:警惕“合作期满即摘牌”陷阱(如南京某名校分校合约仅签5年);

  • 查升学轨迹:重点考察首届毕业生去向,谨防“画饼式宣传”。

除了这三个维度,其它的所谓重新招聘优秀青年教师、采用相同管理模式等都比较虚。

2025年,南京近9成学校成名校分校!

2021年3月,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根据原有数据,重点有四(最新数据以官方为准)

1、到2025年,主城六区90%以上的学校都将归纳在集团化办学中,其他区覆盖率在50%以上;原则上新开办义务教育学校统一纳入集团化管理;

2、严格集团化审批管理,跨区跨市办学有限定,集团化成员校挂什么牌子都有明确的规定;

3、适度控制办学规模,纳入集团化办学管理的学校总数原则上不超过10所,鼓励二次孵化。

4、每年集团教师区内交流比例原则上不低于集团内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数的15%,区外跟岗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数的5%,骨干教师流动比例不低于交流教师总数的20%。

图片

也就是说,到2025年,主城六区9成以上的学校都将归纳在集团化办学之下,尤其是新建学校极有可能一出场就拥有闪亮的校名,成为名校分校的概率非常高。

这份意见也提出,原则上新开办的义务教育学校统一纳入集团化管理,新建学校举办为名校分校、名园分园,是优质和薄弱教育资源的重新组合。

这就是为什么南京有越来越多的名校分校出现,是为了教育均衡化。

名校资源正在被稀释!有的新学校正在考成名校

过去几年,南京名校分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有遍地名校的态势,不过对已蜕变成学区房的新名校而言,稀释作用也同步显现,都是名校分校可能就等于没有名校分校。

坊间对南京小学的评价,总是以南外为定价神器;学校好不好,就看南外的录取数量,但很多新南京人,并没有南外情结。

在南京一定要上南外吗?

上了南外一只脚就迈入985了?

孩子上南外全是学校功劳吗?

那各种冲外辅导机构不也遍地开花。

“我既要舒适的生活,我也要孩子的未来。南京老牌名校那一套,我买不起,我也不想够。”

所以说,名校房带来了优质生源的聚集,背后,是无数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氛围。

这个社会运行的规则,永远是不均衡发展才能实现增长。吃大锅饭,是没有动力的。

当名校分校成为新城的标配,我们既要看到教育平权带来的希望,也需警惕资本裹挟下的虚假繁荣。

或许真正的教育公平,不在于把“南师附中”、“南外”等名校的牌子挂满南京,而在于让每所普通学校都能长出独特的生命力——这,才是“名校办分校”浪潮应有的终极答案。

文章来源:南京校园通讯、365楼市等网络

升学考试、择校政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