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云南深山藏3万多株无人知,村民曾砍来盖猪圈,专家10年繁育成功

0
分享至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在铁青树科植物中有一种“孤独”的植物,它没有兄弟姐妹,是独属独种的植物,非常稀有,为中国特有的孑遗物种。

它经历了地球上的生物大灭绝,幸存下来,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没有怎么关注过它,以至于它哪怕就在眼前,也没多少人能认出它来。



那么它是怎么走入大众的视野的呢?又如何摇身一变,成为了当地有名的“致富果”呢?

«【·从无人识到一朝扬名·】»

初次见到这种植物,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像大蒜,答案实际上它和大蒜没有半毛钱关系,除了名字之外,这种植物因外形而得名“蒜头果”。



它的分布比较狭窄,只在云南东部和广西西部的部分地方有分布,云南省的广南县是至今为止蒜头果野生树保存数量最多的地方,数量有3万多株。

但是当地的百姓一直都不认识蒜头果,更不知道它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还被列为易危等级的植物。



1972年,在《云南植物志》中首次对这一植物进行了描述,蒜头果正式出现在了人们眼前,一直到1980年它才正式被命名发表。

不过当地人对于蒜头果的用途却知道很多。



蒜头果是常绿乔木,质地坚硬,木材的纹理比较直,不容易翘裂,还不招虫,因此是一种十分好用的木材,村子里的人经常上山砍来盖猪圈。

一些质量更好的蒜头果树甚至可以拿来做房屋的横梁,除此之外,人们还用蒜头果木头来做床或者打其他家具。



除了做木材之外,蒜头果还能用来榨油,这也是当地村民的一大重要经济来源。

当地人在与蒜头果长期接触的过程中,也逐渐发现了它能榨油的事实,并且还研究出了一套利用率很高的榨油方法。



蒜头果的果实呈椭圆形,直径约2到4厘米,外壳坚硬,初生时为绿色,成熟后变为黄褐色或暗红色,果实内部含有种子。

蒜头果的种子含油量极高,能达到65%,每年的农历9月份,蒜头果成熟之后,当地人会将果实采摘下来,然后果皮剥掉,只留下籽粒浸泡在河水之中。



籽粒经过反复的冲刷,表面的粉层就会被冲洗掉,之后人们再将它们倒入石臼中捣碎晒干,蒸发掉多余的水分,再经过炒、蒸就可以开始榨油。

但是采用传统的木榨法一次并不能将其中的油都榨出来,初榨只能榨出30%左右的油,之后人们会将油渣再次重复晒干、炒热的步骤,进行二次榨油,这样的步骤重复三次就差不多可以将蒜头果种的油榨尽。



当地人长期以来食用这种油,多余的还会拿出去卖,也是当人的一项稳定收入,但是人们一直都不知道这油中有一个“宝”。

1997年,浙江的一位专家偶然从云南文山的的蒜头果油中发现了神经酸的存在。



神经酸是一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又名鲨鱼酸,最早是从鲨鱼大脑中发现的一种物种,它是人大脑所需的一种重要成分,但是人体不能合成,只能从体外摄取。

因为特殊的药用价值以及提取难度高、产量低,神经酸在市场上的价格并不低,每公斤的价格高达10万美元。



之后专家又进一步进行了检验,发现蒜头果种的神经酸含量很高,高达47%以上,专家还对比了其他含有神经酸的动物和植物,数据显示蒜头果中的神经酸含量较高,而这也让蒜头果开始变得备受瞩目。

蒜头果摇身一变,成为了当地的“致富果”,一些外地来的商人开始专门收购蒜头果,且价格不低。



«【·蒜头果的人工繁育·】»

山上的蒜头果成了抢手的东西,但是蒜头果本身的野生种群数量就很少,之前人们对蒜头果缺乏了解,导致过度砍伐森林,野生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急需要保护,于是人们就开始尝试进行人工繁育。

没想到的是专家们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才成功繁育出来,那么为何蒜头果的人工繁育如此困难呢?



蒜头果生长的环境算不上优渥,它们的自然分布区域十分狭窄,在云南主要生长在海拔300到1600米左右的地区,它们大多扎根在岩石中。

它的幼苗喜欢潮湿阴凉的环境,但是随着树木的增长,它们开始逐渐喜光,不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无法实现人工繁殖。



在自然条件下,蒜头果的种子同样难以繁殖,既怕晒,又怕雨淋,太阳一晒,温度过高,蒜头果就会油化,种子无法发芽,如果连续几天被雨水浸泡,种子又会发霉,同样无法发芽。

只有少数几个幸运的种子落在了石缝中,安然过上四五个月才有发芽的可能,但就算是发芽了也有可能会被其他小动物吃掉,依旧无法长大。



在人工繁育过程中,不管专家使用何种土壤培育,蒜头果就是不发芽,难倒了一众专家,最后还是有专家意外发现了蒜头果人工繁育的秘密,使用了河沙沉积催芽法才繁育成功。

但是这还只是第一步,想要扩大蒜头果的种群数量,就需要将这些人工繁育出来的幼苗移栽到野外,并且还要保证它们顺利存活下来。



于是科研人员将繁育出来的10万株幼苗移植到了野外,这些幼苗此前已经是生长了两年的小苗,但是到了野外环境中,它们却迟迟不发芽。

科研人员最初以为这些幼苗在适应环境,是假死,没想到做了切片实验之后发现这些幼苗是真的都死了。



第一次的野外回归以失败告终,10万株幼苗变成了干柴,但是科研人员并没有就此放弃,反而继续研究,希望能够破解蒜头果繁殖的奥秘。

在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之下,已经有一大片的蒜头果成功移植,形成了一片人工林。



而很多当地人也参与了蒜头果的种植,每年靠着卖蒜头果有了稳定的收入。

如今,蒜头果不仅成为珍贵的药用植物,还成为许多地区推动经济发展的“致富果”,为乡村振兴和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机遇。

参考:

云南网《蒜头果》,2021-4-9
人民网《神奇的蒜头果》,2021-5-31
人民资讯《从伐木到卖果再到育苗 云南广南县:守护蒜头果 铺就致富路》,2021-9-7
人民资讯《云南广南蒜头果:从濒危保护植物到“致富果”》,2021-8-1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抓50只就是重大案件,2019年安徽村民徒手抓56只,被逮个正着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陆配小微遭移民署强制带离!一路高呼:我爱家爱国,有错吗?

陆配小微遭移民署强制带离!一路高呼:我爱家爱国,有错吗?

八斗小先生
2025-04-01 15:05:11
大快人心!中国下令断供,当地民众愤怒高喊:先道歉再赔钱!

大快人心!中国下令断供,当地民众愤怒高喊:先道歉再赔钱!

蓝泾看一看
2025-04-01 10:13:27
大陆为何总是演习,迟迟不进攻台湾?看看金门岛战役就知道了!

大陆为何总是演习,迟迟不进攻台湾?看看金门岛战役就知道了!

飞杨电影
2025-03-11 00:32:06
不止是台岛!琉球那霸基地已乱套,日本E767预警机进去演习空域

不止是台岛!琉球那霸基地已乱套,日本E767预警机进去演习空域

头条爆料007
2025-04-02 11:59:42
生娃5天后,浙江一宝妈收到近13万元生育津贴

生娃5天后,浙江一宝妈收到近13万元生育津贴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4-02 00:01:47
马卡:马塞洛15岁儿子有望冲击厄德高皇马队史最年轻出场纪录

马卡:马塞洛15岁儿子有望冲击厄德高皇马队史最年轻出场纪录

直播吧
2025-04-01 16:36:14
尼日尔撕毁4亿美元合同驱逐我高管,中方暗藏后手,让其悔青肠子

尼日尔撕毁4亿美元合同驱逐我高管,中方暗藏后手,让其悔青肠子

睡前讲故事
2025-03-27 16:53:53
宿命对决?勇士升第5 约战第4湖人!湖媒兴奋喊话 后天或首轮预演

宿命对决?勇士升第5 约战第4湖人!湖媒兴奋喊话 后天或首轮预演

老王大话体育
2025-04-02 11:32:31
突发!美国核航母24小时内遭3次袭击,价值2亿元战机被击落!特朗普:胡塞武装损失惨重,“别打我们,我们就不会打你”

突发!美国核航母24小时内遭3次袭击,价值2亿元战机被击落!特朗普:胡塞武装损失惨重,“别打我们,我们就不会打你”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02 11:01:11
“逆向考研”第一批受害者来了,3年后自食其果,第一学历也没救

“逆向考研”第一批受害者来了,3年后自食其果,第一学历也没救

熙熙说教
2025-04-01 20:47:23
“庆功宴”变断头饭?俄军突袭端掉北约指挥部,暴露一大恐怖能力

“庆功宴”变断头饭?俄军突袭端掉北约指挥部,暴露一大恐怖能力

林子说事
2025-04-02 11:12:38
广东男子生财路:低价买凶宅,改造后再出售,200套净赚5000万

广东男子生财路:低价买凶宅,改造后再出售,200套净赚5000万

诡谲怪谈
2025-03-25 16:22:55
顶不住了!谢岳霸气维护郑琴,浩男火速晒亲妈合影,一家口碑崩塌

顶不住了!谢岳霸气维护郑琴,浩男火速晒亲妈合影,一家口碑崩塌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04-02 11:40:30
三连败!莫兰特空砍26+5+6,恭喜哈登,快船有望西部第五

三连败!莫兰特空砍26+5+6,恭喜哈登,快船有望西部第五

巴叔GO聊体育
2025-04-01 16:43:34
于东来怒斥永辉高管,赚600万为何不发下去,网友:这是亲爹啊…

于东来怒斥永辉高管,赚600万为何不发下去,网友:这是亲爹啊…

火山诗话
2025-04-02 06:33:29
拼多多年薪突破100万

拼多多年薪突破100万

蚂蚁大喇叭
2025-04-01 14:19:22
北京土著能穷到什么地步?

北京土著能穷到什么地步?

读史
2025-04-01 12:39:59
杨思敏的胸,是被捏爆?

杨思敏的胸,是被捏爆?

文刀万
2025-03-28 13:22:44
重磅!解散"国资委",移动归公安,其他越南运营商归军队和财政!

重磅!解散"国资委",移动归公安,其他越南运营商归军队和财政!

风到腰弯
2025-04-02 09:09:03
杭州富豪为瘫痪女儿招婿,穷小伙咬牙接受,新婚当晚他却傻眼了

杭州富豪为瘫痪女儿招婿,穷小伙咬牙接受,新婚当晚他却傻眼了

牛魔王与芭蕉扇
2025-03-10 11:10:01
2025-04-02 12:56:49
万象硬核本尊 incentive-icons
万象硬核本尊
科学永无止境 它是永恒之谜。
624文章数 1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大陆抵近台岛军演当日 台湾股市上涨584.27点

体育要闻

杀人犯儿子?他已成东詹最可靠护法

娱乐要闻

《浪姐6》三公结果曝光!全场喊黑幕

财经要闻

"家装第一股"东易日盛资金链断裂真相

科技要闻

对智能驾驶的宣传,不能再含糊其辞了

汽车要闻

小米SU7爆燃事故 雷军: 会用行动回答大家的问题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健康
教育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旅游要闻

油菜花开 这些赏花方式请查收

嚼槟榔+吸烟+HPV感染=口腔癌?

教育要闻

新高考专业推荐,理科男生和女生适合哪些专业?

军事要闻

视频直击:东部战区远火实弹射击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