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呼和浩特生育重奖10万,头孩和二孩,该是“关键先生”?

0
分享至

“生不生?生几个?”这可能是当下太多小夫妻纠结的问题之一。从“计划生育”到“全面放开三孩”,再到各地花样百出的生育补贴政策,生育话题的热度从未消退。现在越来越多的生育奖励或者扶持政策出台,“生的越多,奖的越多”的逻辑,能解决了生育率问题?


最近的呼和浩特的三孩补贴政策,引发全民围观,金额太“炸裂”了!生育一孩补贴1万元,二孩补贴5万元,三孩及以上补贴10万元,创造了新的奖励记录。但是德先生也有些怀疑,真的戳中了普通家庭的痛点吗?让他们决心养孩子了?生育奖励会不会带来了更多的社会隐忧?

一、生孩少,养宠物多!生育率下降的背后真相:

德先生看到了最新数据,2023年,中国出生人口跌破900万大关,总和生育率(TFR)仅为1.09,创下历史新低。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 95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虽然有所反弹,但是还是太让人忧虑了。背后是:


1.普通家庭越来越大的“生育焦虑”

生育率下降的背后,是普通家庭的“生育焦虑”的三座大山,担心房子问题、教育问题、自己和孩子未来就业问题。这让很多年轻人对生育望而却步,尤其是中等收入家庭,他们既不像富裕家庭那样“不差钱”,也不像低收入家庭那样“敢生敢养”,反而成了生育意愿最低的群体。

2. 富裕家庭愈发自由的“生育竞赛”

对于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生育三孩甚至更多,不仅没有经济压力,反而能获得高额补贴。例如,浙江温州的一个家庭,已生育五男四女,仍计划再生三个,凑足“十二生肖”。这样的家庭,将生育视为一种“家庭荣耀”,而补贴政策只是锦上添花。

3. 低收入家庭改变命运的“逆向选择”

对于经济条件差的家庭,生育三孩及以上,意味着获得更多补贴,却可能将育儿责任转嫁给社会。这种“逆向选择”,不仅无法提升生育质量,还可能加剧社会负担。


二、为何头孩和二孩,才应该是生育的“主角”?

生育奖励的逻辑,应该是“让更多家庭愿意生”,而不是“让少数家庭多生”。普通家庭通常最多生育两个孩子,而三孩及以上的生育决策,更多是经济条件极好或极差家庭的选择。因此,生育奖励应更倾向于头孩和二孩,才能真正激发普通家庭的生育意愿。

“破冰者”头孩: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生育头孩是最大的心理和经济门槛。降低头孩的育儿成本,可以让他们更愿意迈出第一步。

“延续者”二宝:头孩的育儿经验和经济压力,直接影响二孩的生育决策。通过补贴二孩,可以鼓励家庭“再接再厉”。

“锦上添花”的三孩和多孩:仔细观察周边家庭,但凡生育三孩及以上的家庭,更多的是富裕家庭或者特别经济条件差的家庭。他们真的在于扶持政策吗?出现了两极化的理解,但是背后都是社会资源再分配的不同,而普通家庭在再分配中都是失去者,高补贴,反而可能引发“逆向选择”。

三、倾斜普通家庭,头孩和二孩的社会“边际效应”更高

根据《中国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的数据,头孩的生育意愿对生育率的影响最大。超过70%的家庭表示,如果头孩的育儿成本降低,他们愿意生育第二个孩子。而三孩及以上的生育意愿,仅占不到10%。这表明,头孩和二孩的“边际效应”更高,即每增加一单位投入,带来的生育率提升更显著。

此外,研究显示,头孩的生育补贴对妈妈们的职业发展的影响更小。女性在生育头孩后,往往面临职业中断的风险,而二孩的生育决策则更多取决于家庭经济状况,但是生育三孩之后,妈妈们的职业生涯基本中断。那么多补贴头孩和二孩,可以在不加剧性别不平等的可能前提下,有效提升生育率。

要持续打破低收入家庭的“生育依赖”,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多生育可以多补贴,但是可能也会将育儿责任转嫁给社会。同样也会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例如,公立学校的学位紧张,托育服务的供不应求,都可能成为社会问题。

四、针对性出招,应让生育奖励更“接地气”

  1. 提高头孩和二孩的补贴力度:将更多资源倾斜到头孩和二孩,例如一次性发放更高额的补贴,或提供长期的育儿津贴。这可以降低普通家庭的育儿成本,激发他们的生育意愿。
  2. 完善育儿配套措施:除了经济补贴,还应加大对托育服务、教育资源、医疗保障的投入。例如,提供免费的公立托育服务,或延长产假和育儿假。
  3. 避免“阶梯式”奖励的陷阱:三孩及以上的补贴应适度,避免引发“逆向选择”。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教育补贴等间接方式,鼓励多孩家庭,而非直接发放高额现金补贴。

“生的越多,奖的越多”的逻辑,看似简单直接,却可能引发社会分化与资源错配。正如一位经济学家所言:“生育率下降的背后,是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只有消除这种不确定感,才能真正解决生育问题。” 生育奖励的逻辑,或许正是从这里开始。让头孩和二孩成为“主角”,别让三孩“抢了风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谁在个人信息泄露贩卖?如何彻底根冶?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7岁刘涛被偶遇,穿一身西装走路英姿飒爽,网友:我能喊老公吗?

47岁刘涛被偶遇,穿一身西装走路英姿飒爽,网友:我能喊老公吗?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5-04-01 17:32:52
什琴斯尼:在巴萨当门将太爽了 若特狮回归立刻当主力我也没怨言

什琴斯尼:在巴萨当门将太爽了 若特狮回归立刻当主力我也没怨言

直播吧
2025-04-03 18:29:16
CBA最新消息!邹阳或离开福建,王薪凯离队,顾全合同到期

CBA最新消息!邹阳或离开福建,王薪凯离队,顾全合同到期

体坛瞎白话
2025-04-03 07:55:06
风向在变,王毅刚下专机,克宫接见另1位访俄贵客,普京安排特殊

风向在变,王毅刚下专机,克宫接见另1位访俄贵客,普京安排特殊

热点网友
2025-04-02 14:21:53
刚刚!25%关税让美国中产集体破防,价格暴涨15%,穷人成唯一输家

刚刚!25%关税让美国中产集体破防,价格暴涨15%,穷人成唯一输家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5-04-03 05:23:51
大S生前计划曝光,一直在谋划如何拿捏汪小菲,网友:这招太狠了

大S生前计划曝光,一直在谋划如何拿捏汪小菲,网友:这招太狠了

老鹈爱说事
2025-04-02 18:12:39
乌军炸断俄军逃生通道,合围3000名俄军,俄:将完全炸毁乌克兰

乌军炸断俄军逃生通道,合围3000名俄军,俄:将完全炸毁乌克兰

宥沐侃军
2025-02-25 20:13:23
马龙:为球队今天的努力感到骄傲 很多未进轮换的球员得到了机会

马龙:为球队今天的努力感到骄傲 很多未进轮换的球员得到了机会

直播吧
2025-04-03 19:46:07
小米SU7,给雷总闯了祸

小米SU7,给雷总闯了祸

光子星球
2025-04-01 21:37:17
空姐被乘客咬伤后续!咬人者正面照被扒,警方介入,争执原因曝光

空姐被乘客咬伤后续!咬人者正面照被扒,警方介入,争执原因曝光

深析古今
2025-04-03 14:06:50
全球化坍缩,中企全球总部要不要搬回中国?

全球化坍缩,中企全球总部要不要搬回中国?

大猫财经Pro
2025-04-03 17:09:38
突发,福报厂,丁丁全员通知

突发,福报厂,丁丁全员通知

大厂往事爆料
2025-04-03 15:04:55
小米汽车进入创立以来最严峻的信任危机

小米汽车进入创立以来最严峻的信任危机

虎嗅APP
2025-04-02 05:11:06
堵爆了!下车暴走4小时才到!国内一地突然爆红,排队看懵

堵爆了!下车暴走4小时才到!国内一地突然爆红,排队看懵

鲁中晨报
2025-03-30 09:36:06
东部战区《进逼》海报,这词合适吗?

东部战区《进逼》海报,这词合适吗?

自有私论
2025-04-01 10:43:05
29岁小伙腹痛入院,5天后离世,凶手竟是……

29岁小伙腹痛入院,5天后离世,凶手竟是……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2025-02-15 20:08:56
大事发生!特朗普派人传话:不“打”可以,但中方必须满足一条件

大事发生!特朗普派人传话:不“打”可以,但中方必须满足一条件

蓝泾看一看
2025-04-02 14:35:08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下班后打牌打麻将,算违法违纪吗?明确规定来了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下班后打牌打麻将,算违法违纪吗?明确规定来了

锤不倒的拖油瓶
2025-04-03 06:21:26
医生直言:老年痴呆最早信号,不是忘事!而是频繁出现这3异常!

医生直言:老年痴呆最早信号,不是忘事!而是频繁出现这3异常!

今日养生之道
2025-03-24 16:59:30
金秀贤《山寨人生》停播,1800亿违约金砸来,14个品牌解约!

金秀贤《山寨人生》停播,1800亿违约金砸来,14个品牌解约!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04-03 11:05:27
2025-04-03 20:15:00
匀枫财技大兜底 incentive-icons
匀枫财技大兜底
敬天爱人,财富透视
4196文章数 415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全家版双手过腿挑战!

头条要闻

疑遭前员工诈骗 采购商从山姆采购的550万货物遭冒领

体育要闻

被遗忘的皇马7号,打破了1135天进球荒

娱乐要闻

甜馨签乐华出道惹争议 维护爸妈被质疑

财经要闻

了解下美"对等关税"税率算法 你会惊呆了

科技要闻

关税远超预期,苹果盘后重挫超7%

汽车要闻

全系800V+激光雷达 全新智己L6将于4月18日预售

态度原创

艺术
手机
教育
健康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手机要闻

三星又放大招,Galaxy Ring即将解锁手机无线充新姿势?

教育要闻

17岁高三女孩被北大提前录取,秘诀是看英文电影

在中国,到底哪些人在吃“伟哥”?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