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老人生病,“女儿伺候”和“儿媳伺候”有区别吗?真不一样!

0
分享至

在养老院走廊的最里头啊,有个老人哆哆嗦嗦地拉着女儿的手,说:“你哥要是在这儿就好了。”

就这么一句话,这里头的矛盾可太明显了,也能看出咱中国家庭在赡养老人的时候,经常会碰到的那种伦理上的难处。

老人生病了,自己照顾不了自己了,这时候,自己的亲生女儿和法律上算是家里一份子的儿媳,到底谁该在病床前多操心呢?

这个关于亲情和责任的事儿啊,可不单单是谁该干啥这么简单了。

一、情感和责任对不上号

人类学研究发现啊,女的在给家里老人养老这方面,干的实事儿得占百分之七十往上呢。

为啥会有这种分工呢?这得说到以前农耕的时候了,那时候就是男主外,女主内,这种传统的家庭模式影响可深远了。

但是到了现代社会,女儿和儿媳都在老人跟前尽孝的时候,这情感和责任的事儿就乱套了。

就拿北京某三甲医院来说吧,有个75岁的张玉兰老太太,她女儿搀着她去做康复理疗呢。

每次护士来换药的时候啊,老太太就会突然紧紧抓着她女儿的手说:“你哥哥要能来就好了。”

你说这听着好像挺矛盾的吧,老太太心里头其实就是认准了儿子才该承担养老的活儿,女儿呢,就像是临时来帮忙的。

这就是老年人心里的那种想法,他们一直就觉得儿子才是一家子里担事儿的主儿,女儿就是个帮手的角色。

这种想法在心理学上就叫“角色期待冲突”。

老年人普遍都觉得儿子才是家里担责任的人,女儿就是个辅助的。

就因为这个,儿媳在照顾老人的时候啊,得承受双倍的压力,既要干那些实际的照顾活儿,又得面对老人心里可能对自己的疏远。

二、代际关系在现代的转变

在以前的农耕社会啊,儿媳刚嫁进夫家的时候,她可不是一下子就成家里正式成员了,得经过几十年的共同生活才行。

但是现在社会变化太快了,代际关系变化得也大,以前那种儿媳变成家里人的方式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深圳有个在科技公司上班的李女士,在照顾公公的时候就觉得特尴尬。

她和公婆一块儿才生活了三年,她老公又老出差,就她一个人照顾公公,每天给公公喂饭的时候啊,总觉得自己就像在照顾一个陌生人似的。

这种情况可不是个别的,现在不都是领了证就把婚结了,不非得长时间一块儿生活了,那婆媳之间本来感情就淡。

不过呢,女儿在赡养老人这方面却在慢慢发生变化。

有个养老机构的数据表明,有百分之七十那种身体不太好的老头儿老太太,主要是女儿在照顾呢。

为啥呢?这就是女的自己赚钱多了,对养老的想法也变了啊。

女儿不靠娘家活着了,照顾自己的爸妈就更上心了。

三、照料老人的难事儿该怎么解决

在天津有个社区的“家庭养老互助小组”,王女士在这个小组里啊,正在给大家传授护理的小窍门呢。

这个小组是由8个家庭组成的,他们轮流照顾那些身体不好的老人,这样就解决了失能老人没人好好照顾的大难题。

这告诉我们,要想解决养老的问题,得整个社会大家一块儿来想办法。

建立一种灵活的照料机制特别重要和紧急。

日本的做法就值得咱们学学,他们有个“时间银行”的制度,就是鼓励家庭成员把自己的照顾时间存起来,以后可以找别人来换服务。

这样的制度既能减轻单个家庭成员的压力,又能让社区里的人互相帮助。

还有啊,让代际之间的感情重新连接起来也很关键。

有个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就说呢,可以搞一个家庭会议制度,定期的时候大家都坐一块儿说说养老的事儿,怎么安排的,让每个人都说说自己心里的想法。

这样的开放式的聊天,能让因为对角色期待不一样产生的矛盾小点儿,也能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彼此。

现在老龄化社会来得是越来越快了,养老这事儿已经不是个人想怎么弄就怎么弄的了。

等哪一天啊,病床前尽孝的女儿和儿媳,不再被人简单地用那种老眼光去看待了,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在制度的保障下把自己的那份责任尽到,咱们才能真的建立起那种充满温暖的、让老人能舒心的养老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意犹未尽!《我的后半生》的36集大结局,是我看过最感动的大结局

意犹未尽!《我的后半生》的36集大结局,是我看过最感动的大结局

时光琉影8
2025-04-13 20:35:00
他又赢了!斯诺克世锦赛:赵心童10:4晋级 下轮对手+比赛时间确定

他又赢了!斯诺克世锦赛:赵心童10:4晋级 下轮对手+比赛时间确定

红原体育
2025-04-14 03:56:52
“外研社”英语教材被指隐匿中外合编信息,专家呼吁清理违规教材

“外研社”英语教材被指隐匿中外合编信息,专家呼吁清理违规教材

秒懂资讯
2025-04-11 22:10:27
大结局:艾斯和新欢回了老家,刘丽娜沈青和好,沈卓然搬进养老院

大结局:艾斯和新欢回了老家,刘丽娜沈青和好,沈卓然搬进养老院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04-14 00:39:53
刘震云:凡是让你顾全大局的,你肯定不在大局里;凡是让你不惜..

刘震云:凡是让你顾全大局的,你肯定不在大局里;凡是让你不惜..

清风拂心
2025-01-13 14:30:03
不能二次加热的4种食物!提醒:吃不完或倒掉,千万别乱节俭

不能二次加热的4种食物!提醒:吃不完或倒掉,千万别乱节俭

今日养生之道
2025-04-01 14:19:33
澳门新赌王,与何家四太梁安琪传绯闻后,最终却娶外国模特

澳门新赌王,与何家四太梁安琪传绯闻后,最终却娶外国模特

吐不满的痰娱
2025-04-11 23:51:12
小安切洛蒂谈姆巴佩因踩踏染红:他多次被犯规,导致他做出这样的反应

小安切洛蒂谈姆巴佩因踩踏染红:他多次被犯规,导致他做出这样的反应

雷速体育
2025-04-14 02:09:13
中央气象台:广东的沙尘其实不能叫沙尘暴!何时结束?最新预报→

中央气象台:广东的沙尘其实不能叫沙尘暴!何时结束?最新预报→

珠江时报
2025-04-13 20:38:18
罗素:社会高度内卷的下场是年轻人放弃生育

罗素:社会高度内卷的下场是年轻人放弃生育

卖书狂魔熊猫君
2025-04-06 18:35:12
离婚3年后,佟丽娅和陈思诚高调官宣:果然,我们都被她骗了!

离婚3年后,佟丽娅和陈思诚高调官宣:果然,我们都被她骗了!

贵圈小王爷
2025-04-12 16:02:15
四川女篮崩盘!杨毅:詹姆斯+浓眉+奥尼尔输广东是我所见最大冷门

四川女篮崩盘!杨毅:詹姆斯+浓眉+奥尼尔输广东是我所见最大冷门

大嘴爵爷侃球
2025-04-14 01:40:21
日本世博会首日涌入14万人直接傻眼!建筑坍塌、毛坯场馆、天价餐食,厕所还没纸…

日本世博会首日涌入14万人直接傻眼!建筑坍塌、毛坯场馆、天价餐食,厕所还没纸…

东京新青年
2025-04-13 18:08:01
阿尔卡拉斯始于逆转、冠于逆转!穆塞蒂始于逆转、亚于被逆转

阿尔卡拉斯始于逆转、冠于逆转!穆塞蒂始于逆转、亚于被逆转

kio鱼
2025-04-14 00:35:42
打得很差!李梦生死局三分7中0仅得9分9助 失误多达7次

打得很差!李梦生死局三分7中0仅得9分9助 失误多达7次

直播吧
2025-04-13 21:33:18
有意思了,湖人队勒布朗·詹姆斯和卢卡·东契奇季后赛前遭警告

有意思了,湖人队勒布朗·詹姆斯和卢卡·东契奇季后赛前遭警告

好火子
2025-04-14 03:00:48
4月12日俄乌:美特使提出停火新计划,乌克兰获得创纪录军事援

4月12日俄乌:美特使提出停火新计划,乌克兰获得创纪录军事援

山河路口
2025-04-12 18:45:23
主力来了!贝林厄姆、维尼修斯登场,居勒尔、罗德里戈被换下

主力来了!贝林厄姆、维尼修斯登场,居勒尔、罗德里戈被换下

直播吧
2025-04-13 23:40:11
遇海港就“洗牌”,知名媒体人怒批津门虎缺乏公平竞赛精神

遇海港就“洗牌”,知名媒体人怒批津门虎缺乏公平竞赛精神

墨羽怪谈
2025-04-14 02:16:44
NBA战报:三双哈登关键失误后道歉,伦纳德为快船季后赛勇士

NBA战报:三双哈登关键失误后道歉,伦纳德为快船季后赛勇士

智凌纵横
2025-04-13 14:54:13
2025-04-14 05:11:00
生活不过如此呀 incentive-icons
生活不过如此呀
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4538文章数 192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在中国,到底哪些人在吃“伟哥”?

头条要闻

特朗普"180度大转弯" 首次"对中国商品实施重大豁免"

体育要闻

那个抱起全红婵的英国女孩

娱乐要闻

倪虹洁给陈德容上了一课,赢得漂亮!

财经要闻

美方豁免部分产品对等关税 商务部回应

科技要闻

特朗普政府豁免消费电子等产品的对等关税

汽车要闻

审美和深层次豪华 阿维塔06都办到了

态度原创

手机
家居
亲子
健康
房产

手机要闻

小米 15 Pro 手机徕卡水印不支持后期关闭问题已优化

家居要闻

浪漫与优雅 不被定义的现代法式

亲子要闻

“拒绝上学门诊”一号难求,家长也别逼孩子

在中国,到底哪些人在吃“伟哥”?

房产要闻

教育理想落地!9年制华师附与未来方洲正式签约,定义“未来教育”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