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文青
近期,随着我国政策不断出台以及生物医药产业升级,多家跨国药企宣布将进一步加大在华投资。
北京时间3月29日,跨国药企辉瑞正式启用在中国的第三家研发中心。辉瑞研发高级副总裁、中国和日本新药开发负责人麦科博(Michael Corbo)表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加深,将会产生越来越多对于创新药物和疫苗的需求。辉瑞设立的新研发中心将致力于加速推动创新药物的全球同步研发,惠及包括广大中国患者在内的全球患者。
在此之前,另一大跨国药企阿斯利康宣布将在中国投资25亿美元,用于新建全球战略研发中心,以及拓展生物科技创新合作与本地化生产。即将新建的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将是阿斯利康在华第二个、全球第六个战略研发中心。
对此,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Pascal Soriot)回应称,合作是新药研发成功的关键,中国开放的环境将催生更多合作机遇。目前,中国供应链是阿斯利康全球业务的重要稳定支柱,依托其高质量、高性价比及高效产能,阿斯利康将中国制造的药品送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一时间,阿斯利康还公布了多项研发合作,合作对象包括和铂医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铂医药”)、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生物科技企业。其中,阿斯利康拟以1.05亿美元战略入股和铂医药,并与和铂医药共同研发针对免疫性疾病、肿瘤及其他多种疾病的新一代多特异性抗体疗法,该交易研发及商业里程碑付款总金额最高将达45.75亿美元。
此外,第一三共、武田制药等跨国药企也在近期公布加码中国市场意向。礼来制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戴文睿提到,2024年,礼来制药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实现了9%的增长。近期,礼来制药多个重大投资项目在中国落地,企业对今后在中国市场实现更强劲的增长抱有很高期望。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鼓励外资扩大再投资,并通过简化审批流程、优化医保谈判机制等措施,加速释放政策红利。同时,中国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产业升级也为跨国药企提供了技术合作协同创新机遇。此外,老龄化加剧、慢性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等,驱动国际医疗刚性需求增长,将为跨国药企在华发展提供充足的增长空间。
广州艾媒数聚信息咨询股份有限公司CEO张毅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还谈到,中国的人才和研发环境对于跨国药企而言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整体上,无论是数字化医疗体系,还是创新产业集群,都将为跨国药企在华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编辑 才山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