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这里是新洞察,我是太守。
李嘉诚的事儿越来越诡异了。
从他“卖港”的事情爆料出来开始,围绕他的舆论挞伐就没有停止。
除非李嘉诚这段时间没看过一眼报纸,否则,以他的老练和敏感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情。
权威报刊三次怒斥,人民群众瞋目切齿,甚至相关机构都已经发话要采取措施。
但奇怪的是,从事发到现在已经快一个月了,李嘉诚一句话都没说过,一个态都没表过。
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一样。
李嘉诚到底是怎么想的?
答案我们暂时都不知道。
但草蛇灰线,风起萍末,任何事情都总有些蛛丝马迹值得品味。
他已经快一百岁了。
这个岁数,这世间还有什么是值得他留恋的,又有什么是能让他害怕的呢?
难道指望让他顾虑自己的前途吗?
人的一生,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快一百岁的李嘉诚,还会在乎声讨和审查吗?
他一定想好了自己的路。
他有两个儿子。
他曾经说过,大儿子“善守”,便让他继承家业守好李氏家业。
二儿子“善攻”,就给他钱,支持他去攻城略地创业去。
这种“攻守”兼顾的安排,确实有其高明之处。而且,事实证明他两个儿子也都有攻有守,这些年各有斩获。
但问题在于大儿子守的家业植根于西方,也受制于西方。
他们自己公开的数据显示,李家传统资产的85%都集中于欧美,只有10%在大陆。
所以,“卖港”这事儿,美国人说想要,李嘉诚几乎不敢怠慢,半分钟都不敢耽搁。
毕竟,蛋蛋被人捏在手里的人,哪儿有什么资格谈感受呢?
如果真是祖宗托梦训斥过他,在这么大的压力之下,他早就果断跪在祖宗牌位前痛哭流涕,捶胸顿足,抽自己耳光,忏悔自己犯浑卖国了。
但现在的事实是:
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长和放风“不会改变计划,还是会按照既定方案”卖港的。
即便是国家已经出手明确说要“审查”,李嘉诚也没有改变口风。
只是放风说:
暂缓。
有些东西,签还是要签的。
毕竟,就算他“从心所欲,不逾矩”什么都不怕了,他也得为自己的大儿子着想啊。
如果这次拒绝了美国人,那恐怕以后大儿子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他还有一张牌,就是二儿子。
前几天他二儿子李泽楷还在京城参加了高级别会议。
谈笑风生,游刃有余。
在我们新洞动察往期的文章中已经聊过,这些年来二儿子的事业向东发展,植根祖国。
他控股东南亚最大数字银行SeaMoney、投资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园、与华为共建东盟5G智慧港口系统。
这种“脱虚向实”的转型,与北京“新质生产力”战略形成奇妙了的同频共振。
有了这层关系,李应该不会太担心二儿子未来因自己“卖港”而受到波及。
两个儿子,两个篮子,两个方向,两重胜算。
这种思路,很符合李嘉诚“超级中间人”的自我定位。
发迹于香港殖民时期的李嘉诚,早已经习惯了扮演“超级中间人”两边吃红利的角色。
既通过香港国际化的地位抢占内地改革开放,积极吸引外资发展经济的政策红利,又利用自己熟悉中国内地,深谙内地经营之道,持有内地大量资产的契机获得港英政府的礼遇。
这种“成功”经历,让尝尽了“超级中间人”好处的李嘉诚将自己误认为是一个“独立”的超级商业帝国。
以至于在重大事务中,他很喜欢摆出和国家对等的沟通姿态:
我是一个商人!
有好处我就留下,没有好处就走!
古人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既然这样,现在老李肯定是担心大儿子的生意不保,却又不担心二儿子以后创业捞金。
再加上他又一直是这种“商人”的心态。
那么,不妨胡乱猜一下,“卖港”的合同他到底会不会签呢?
或许,他早已经做好了决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