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你累死也养不出自觉的孩子?从你回家的第一件事开始就错了

0
分享至

作者:主创团·枫子



前段时间回家时,听说了村里一个男孩的故事。

这个男孩曾先后参加两次高考,上了两次大学。

据说,男孩从小成绩优异,自觉自律。

别人孩子走街串巷玩闹时,他在家里做作业;

别人孩子玩手机、看电视时,他在练口语、看名著;

别人孩子抱怨作业太多时,他还要额外做家里买的卷子、练习册。

第一次高考时,男孩就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985名校,成了父母的骄傲。

可进入大学后,男孩竟开始肆无忌惮地打游戏,经常旷课,最终因为学分不够,被学校勒令退学。

步入社会后,没有学历的男孩在工作上屡次受挫,他这时才意识到,没有文凭,没有一技之长,自己在社会的大潮中是如此渺小、如此无力。

所以,吃了很多苦头后,他有了重返大学的想法,也就有了第二次上大学的经历。

听完,很多人唏嘘不已,觉得他白白浪费了好多时间,走了好多弯路。

但男孩却说:

“我其实挺感谢这些经历的,因为在之前,父母管着,我总觉得是在给父母读书,所以内心非常反感,才会在大学报复性玩乐。

但现在,我热爱学习,因为我知道我为什么学,有目标、有动力、有成就感。”





为什么我要提到这件事呢?

是因为我发现,很多父母都常犯这样一个错误:

把“他觉”错当成“自觉”。

因为学习就好比拉车,本来是孩子自己的事。但父母嫌孩子慢,在后面不断催促、责骂、鞭策,甚至直接上手推。

结果,孩子是跑起来了,但却没了自主,也没了体验和乐趣,孩子只是如同提线木偶一样,被逼着前行。

就像《妈妈的悔过书》的作者李柳南,为了让两个孩子自觉学习,她每天回家第一件事永远是把手放到电视上,根据发烫程度来估计孩子看了多久电视。

要是发现孩子偷看电视,李柳南准会大发脾气,“六点前把作业写完,没写完就不能吃晚餐。”

平时,她挂在嘴边的话,永远是:

作业做了吗?日记写了吗?书念完了吗?考试考得好吗?

但凡孩子们有一丝松懈,她就会不断批评、抱怨。孩子们若是考差了,她更是如临大敌,不断给孩子们加压加码。

在她的强势管控下,两个孩子成绩一度名列前茅,有望考重点大学。

可当一切都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时,两个孩子却突然让她大失所望:

马上要高考的哥哥突然提出退学,只想呆在家里玩游戏、摆烂。

高二的妹妹也开始厌学,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发了疯地撕毁衣服和书籍。

很长一段时间里,李柳南一直不明白,两个乖巧听话、自觉努力的孩子,为何突然连学校也不愿意去了?

直到学习了家庭教育后,她才恍然大悟,两个孩子一直以来拥有的都是妈妈主导式的学习。

孩子表面上的“自觉”,实际上是压抑,他们每天就像被黑暗笼罩,焦虑、压抑、喘不过气。

但迫于她的专制、高压,只能选择“乖乖听话”,努力学习,从而逃避被批评打骂。

然而,这种逼迫出的“自觉”就像被不断挤压的弹簧,本质上是一种消耗。

当压力超过临界点,消耗达到极限,孩子就会摆烂,自我放弃。

所以,拼尽全力、费尽心思,最终却落得父母疲惫、孩子痛苦,这样做真的有必要吗?





还记得谷爱凌吗?

她在坚持滑雪训练的同时,学业也一点没有落下。

从家开往雪场,飞往赛场,谷爱凌总是见缝插针地学习、写作业。

为了提升成绩,她每年从美国飞回北京,在海淀黄庄补奥数,听不懂,就从低年级学起;学不好,就一道道题慢慢攻破。

妈妈看她这么辛苦,总是担忧地劝她要多休息,要慢慢来,谷爱凌却说:

“累是身体上的感受,而辛苦是脑子里的概念。虽然累,但是乐在其中,我觉得这是每个人在为自己的爱好付出时都会有的感受。”

这种刻在骨子里,由内而外的自觉自律,才是真的自觉。

父母与其不断地说教、督促,用鞭子赶着孩子学习,不如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让孩子由内而外地改变,从被动选择变为主动选择。

正如作家圣埃克苏佩里说的:

“如果你想让人们造一艘船,不是雇人去收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教育专家刘称莲就是这样培养女儿自觉自律的习惯。

当发现女儿对昆虫产生兴趣时,她没有阻止,而是借此激发女儿的好奇心和内心的热情。

她带着女儿,拿着放大镜去观察蚂蚁搬家轨迹,还陪女儿在雨后收集蜗牛壳制作标本,甚至特意驱车前往郊外寻找蝉蜕。

这些鲜活体验让女儿自发研读《昆虫记》,主动整理出二十余种昆虫的习性手账。

当女儿数学考砸时,她没有指责,也没有一味补数学,而是巧妙地将抽象公式融入生活:

超市购物时让女儿计算优惠折扣,烘焙蛋糕时探讨分数运算,还通过丈量窗帘尺寸理解几何概念。

最令人称道的是,她还为女儿设计“家庭实验室”,用醋泡鸡蛋观察钙质反应,用蔬菜制作酸碱指示剂,让枯燥的化学知识变成神奇的魔法游戏。

这种将学习转化为内在渴望的教育智慧,最终让女儿爱上学习,并考上了北京大学。

有句话说得好:内驱力就是火种,点燃后自会燎原;也是灯塔,照亮后无需牵引。

当孩子眼中闪烁“我想要”的光芒,教育便完成了从“推着走”到“向前跑”的蜕变。

这样的自觉,才是扎根心底、持续终生的力量。





那么,我们在养育的过程中,该如何教育,才能培养出自觉上进的孩子呢?

家长们不妨试试这“一不二放三给四定”原则。

一、不破坏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孩子天真地问东问西的时候,家长正在忙着其他事情,给孩子的回应很敷衍;

紧盯成绩,一旦考砸了,就给孩子加压加码;

盲目卷学习,一定要做多少习题,不写完不让玩耍;

太焦虑,孩子某个方面慢了点,就如临大敌,对孩子各种指责抱怨……

这些看似“为你好”的举动,都是扼杀内驱力的慢性毒药。

教育专家李玫瑾一针见血:“孩子的内驱力不是被培养的,而是被保护出来的。”

所谓保护,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如园丁守护幼苗——不剪去好奇的枝桠,不浇灭探索的火苗,不堵塞试错的土壤。

在孩子需要时,及时出现,提供支持,这就是对孩子内驱力的最好保护。

二、放权,培养自主感

放权,其实就是围绕着最核心的一点展开——

让孩子明白,要为自己而学习。

所以,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要事无巨细地干涉和提醒,而要让他自己负责。

比如孩子这次忘了写某一科的作业,得到教训后,下次就会想办法抄下来,避免忘记。

当孩子沉迷游戏耽误复习,不妨把制定规则权交给他:“周末如何平衡学习与娱乐,由你设计方案。”

当我们学会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并拥有包容错误的胸怀,孩子才会发挥主人翁意识,对学习负起责任,更多地去思考,收获属于自己的宝贵经验。

三、给正面反馈,提供成就感

拿游戏举例,游戏生产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游戏中设置各种反馈。

比如,打死一只小怪有奖励,即便游戏失败,也会有各种激励,不断刺激孩子上瘾。

对应到学习,如果孩子总是受挫,被批评,被催促,孩子自然学不下去。

试着给孩子正面反馈,才能真正地助力孩子。

比如,看见孩子每一个小进步:

“你今天一放学回家就开始写作业,比之前更自觉了,有进步。”

用放大镜看优点,用显微镜看错误:

“这今天默写虽然还是错了几个,但是字写得更好了,妈妈知道你已经在努力了。”

当孩子建立了对学习的良好感受,他会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进步。

四、定目标

学习是一件长期的事情,没有目标的孩子容易迷失方向,遇到困难就懈怠放弃。

有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孩子才会更有努力的动力。

综艺《超级育儿师》中,男孩张俊尧天天在家玩游戏,还和爸妈吵架。

育儿师兰海便帮助张俊尧做了一次目标管理计划。

当张俊尧清晰地看到,距离自己想要考上的理想高中还差多少分,要做什么努力才可以赶上时,居然主动提出了不再玩游戏。

社会心理学博士海蒂曾说过:

“一个人最强的动机和最大的满足感来自自己选择的目标。”

父母可以先帮孩子找到人生的“大目标”,再拆解成一个个更容易实现的小目标

每天阅读几页书,下次考试提高几分,一学期要有怎样的进步……

确立了目标,努力的信念便会扎进孩子的身体里,敦促着孩子锲而不舍,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实现。



唤醒内驱力不简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偷懒,会贪玩,也会犯错。

但请相信,只要我们走在正确的路上,保持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去引导,去看见,我们终将点燃孩子心中的那把火。

共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10岁女儿被同学欺负,我才意识到,养出一个高能量的孩子有多重要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胡歌被曝迎二胎,儿子是在2月份出生的,一家人去九华山还愿

胡歌被曝迎二胎,儿子是在2月份出生的,一家人去九华山还愿

柠檬有娱乐
2025-04-03 09:28:12
“清明吃3样,一年日子旺”,4月4日清明记得吃,鲜美营养正当季

“清明吃3样,一年日子旺”,4月4日清明记得吃,鲜美营养正当季

江江食研社
2025-04-02 13:30:11
瞒不住了!谢爸回应前妻状况,谢浩男姑父评论区发飙:她不是三!

瞒不住了!谢爸回应前妻状况,谢浩男姑父评论区发飙:她不是三!

阿凫爱吐槽
2025-04-02 16:03:23
梅州客家1-2不敌上海海港,赛后主帅里斯蒂奇的一句话尽显无奈!

梅州客家1-2不敌上海海港,赛后主帅里斯蒂奇的一句话尽显无奈!

田先生篮球
2025-04-03 00:03:04
油车还有未来吗?网友:分析得太到位了

油车还有未来吗?网友:分析得太到位了

滑稽斑马呀
2025-03-29 08:00:07
钓鱼岛山羊是日本人放的,渔民:3.9平方公里钓鱼岛有数百只山羊

钓鱼岛山羊是日本人放的,渔民:3.9平方公里钓鱼岛有数百只山羊

百态人间
2025-03-28 16:25:32
局势失控,美国拦也拦不住!大陆话音刚落,台湾出现75名勇士

局势失控,美国拦也拦不住!大陆话音刚落,台湾出现75名勇士

上观韬略
2025-03-31 17:56:10
特朗普动武倒计时,中国帮伊朗说了句公道话,劝美国“悬崖勒马”

特朗普动武倒计时,中国帮伊朗说了句公道话,劝美国“悬崖勒马”

任紀煙
2025-04-03 14:57:16
今天才知道,“绿叶白菜”和“黄叶白菜”区别这么大,别再买错了

今天才知道,“绿叶白菜”和“黄叶白菜”区别这么大,别再买错了

美食格物
2025-04-02 13:39:06
南海撞机王伟成功跳伞,10万人都找不到他?直到20多年后才明白

南海撞机王伟成功跳伞,10万人都找不到他?直到20多年后才明白

阿绐聊社会
2025-04-03 10:25:41
研究发现:喝酸奶或能延缓衰老,降低患癌概率!但前提是你得喝对了……

研究发现:喝酸奶或能延缓衰老,降低患癌概率!但前提是你得喝对了……

一刻talks丨硬科技趣思想
2025-04-02 20:57:24
慎用!这9类药物可能诱发阿尔茨海默病

慎用!这9类药物可能诱发阿尔茨海默病

四川食药监
2025-04-01 17:54:15
当年说出“不是你撞的,干嘛去扶”的法官,18年后,他过得怎样?

当年说出“不是你撞的,干嘛去扶”的法官,18年后,他过得怎样?

大佬日志
2024-03-26 08:00:10
大陆发兵围台后,赖清德害怕了,拿出12国国旗,却被这一幕吓到

大陆发兵围台后,赖清德害怕了,拿出12国国旗,却被这一幕吓到

猎火照狼山
2025-04-02 12:23:54
大妈强拆不锈钢盲道后续!已被刑拘,更多细节被扒,网友发现疑点

大妈强拆不锈钢盲道后续!已被刑拘,更多细节被扒,网友发现疑点

素衣读史
2025-04-02 16:00:03
美媒:若中国不偿还百年前的债务,美国也将不承认欠华8600亿美元

美媒:若中国不偿还百年前的债务,美国也将不承认欠华8600亿美元

文史达观
2025-03-18 12:54:58
《哪吒2》终于不再是冠军,它被张艺兴新片打败,暂居第二

《哪吒2》终于不再是冠军,它被张艺兴新片打败,暂居第二

体育官已上任
2025-04-02 09:24:15
66岁大爷爱上卖淫女,因用力过猛女子不断求饶,结果还是悲剧了

66岁大爷爱上卖淫女,因用力过猛女子不断求饶,结果还是悲剧了

石辰搞笑日常
2025-04-01 06:19:15
特朗普对印度征收26%关税,明显高于日韩和欧盟,向朋友莫迪施压!特朗普曾多次批评印度高关税:关税之王

特朗普对印度征收26%关税,明显高于日韩和欧盟,向朋友莫迪施压!特朗普曾多次批评印度高关税:关税之王

和讯网
2025-04-03 12:39:47
李讷问父亲与谁关系最好,主席说出这四人:如果没他们不可能成功

李讷问父亲与谁关系最好,主席说出这四人:如果没他们不可能成功

红梦史说
2025-04-03 14:31:50
2025-04-03 15:47:00
新东方家庭教育 incentive-icons
新东方家庭教育
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5220文章数 2619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联盟工作部署推进会

头条要闻

龙应台罕见在美媒发文批赖清德:"和解"一词数次出现

体育要闻

被遗忘的皇马7号,打破了1135天进球荒

娱乐要闻

金赛纶家属反击:专业律师劝金秀贤认错

财经要闻

10%起步!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来了!

科技要闻

关税远超预期,苹果盘后重挫超7%

汽车要闻

全系800V+激光雷达 全新智己L6将于4月18日预售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旅游
房产
公开课

本地新闻

我在新昌当女主|大佛寺氛围感拉满 古偶顶流机位GET

手机要闻

全新OPPO Find X8系列发布会邀请函现身:主打夜景人像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房产要闻

多盘卖疯!海口楼市,开启热销潮!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