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起
全国公立医疗机构
取消门诊预交金!
国家卫生健康委
财政部、国家医保局等6部门
日前联合印发
《关于规范公立医疗机构
预交金管理工作的通知》
取消门诊预交金
自3月31日起,公立医疗机构要 全面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 ,12月31日前完成存量门诊预交金的资金清算、退款。
公立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存量门诊预交金退费 受理、审核、确认、退款 等全流程的监管。
探索推进“诊间结算”、“一次就诊一次付费”等便民措施, 优化门诊收费流程 。
对急诊、急诊留观、门诊手术、急诊手术等情形,以及老年人等确有门急诊预交资金需求的群体,在 患者自愿 的前提下,公立医疗机构可保留门诊预交金,并报属地卫生健康(中医药、疾控)行政部门备案。
降低住院预交金额度
各地要指导公立医疗机构根据住院患者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结算类型等因素,参考同病种前3年度实际发生的次均住院费用和个人自付费用,合理确定住院预交金额度,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同保障类别个人自付平均水平。
自6月30日起,公立医疗机构要按照本通知相关要求收取住院预交金,并对常见病种预交金收取额度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
提高住院费用结算效率
各地要指导公立医疗机构优化住院预交金交纳、住院费用结算流程。原则上,公立医疗机构要在患者出院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住院费用结算,逐步实现24小时内结算。
要积极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推行“一站式结算”、“床旁结算”、“线上结算”等便民措施。
鼓励探索多元化“先诊疗后付费”就医新模式
各地对脱贫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易返贫致贫人口等已出台“先诊疗后付费”等相关政策的,要及时做好就诊患者的身份识别和个性化管理服务,督促指导公立医疗机构落实到位。
鼓励有条件的公立医疗机构,结合个人征信体系等信用工具,逐步探索面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的就诊患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便民方式和信用就医结算方式。
此通知适用于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军队主办的医疗卫生机构,非公立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来 源:新华 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