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温持续攀升,地球上的冰川和冰架正在不断消融。温度的微小变化都会极大地影响冰川的质量损失。2000-2019年,全球冰川的物质损失量(即冰川冰的融水量)整体表现为(48±16)~(57.6±13) Gt/(10 a)的加速趋势。预计到2100年,冰川的质量将减少26±6%(+1.5°C)到41±11%(+4°C),这将导致全球49±9至83±7%的冰川消失。也就是说,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在本世纪末可能也将有近一半的冰川消失。加拿大西部和美国、南亚、斯堪的纳维亚、北亚、中欧、低纬度、高加索和中东和新西兰预计将失去60-100%的冰川质量。
(图源:Global glacier change in the 21st century:Every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matters
在碳排放量持续增加的背景下,仅靠减缓似乎不足以应对日益严重的冰川消融问题。为此,科学家们正试图通过各类技术干预手段来拯救正在加速消融的冰川,包括使用微小的玻璃珠使冰更具反射性,通过人工云来增强降雪,以及用保护膜和土工布包裹冰川。然而,冰川并不是冻结的冰,它和海洋、森林一样,孕育着无数鲜活的生命。冰川主要的生物组成是微生物,可以适应极端寒冷、稀缺营养的环境条件,在夏季强烈的阳光和冬季被雪覆盖的黑暗之间繁衍生息。它们甚至能够积累和存储重金属和其他环境污染物,减缓这些污染物向下游的释放,在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些技术干预措施是否会影响冰下生物的生存呢?
Interventions that aim to save glaciers must also protect their secret life
研究人员测试了在北极湖的冰面上撒布基于硅酸盐制成空心玻璃微球的效果,发现这种干预措施通过增加表面反射率而延迟冰川融化,但阻挡阳光可能会对冰面上的藻类和蓝细菌造成伤害。用反光的土工布(例如聚丙烯)包裹冰川,每年可以减少50-70%的冰融化,但它也会阻挡阳光和营养物质,还会向环境中释放微塑料并最终流向下游生态系统,进入食物链。而另一种将一层由棉花或木浆制成的醋酸纤维素薄膜铺在冰面上,能够散射阳光,从而减少冰川融化,但大面积使用成效以及其长期可持续性和生态影响尚未可知。
由此可见,这些干预措施似乎没有充分考虑到冰封下的生物群落。而这种忽视可能会对人类和生态系统构成不可预测的后果。因此,建议在相关干预措施实施之前,要开展负责任的研究,科学评估其对于冰川生态系统及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莫让这场生态拯救变成另一种形式的生态灾难。
参考文献
1丁永建,张世强,陈仁升,等.气候变化对冰冻圈水文影响研究综述[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5, 21 (1): 1-21.
2Rounce, D. R., Hock, R., Maussion, F., Hugonnet, R., Kochtitzky, W., Huss, M., ... & McNabb, R. W.. Global glacier change in the 21st century: Every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matters.Science, 2023,379(6627):78-83.
3 Tom J. Battin, Albert van Wijngaarden, Birgit Sattler,et al..Interventions that aim to save glaciers must also protect their secret life.Nature,2025,639 : 861-863.
文/蓝天
审/ZYP
排版/ange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